分享

诗词故事|这首诗一出,白居易甘拜下风

 wenxuefeng360 2020-04-27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让白居易甘拜下风】

刘禹锡,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唐穆宗长庆年间(821年至824年),诗人元稹、刘禹锡和韦楚客三人同到白居易家中聚会。

大家谈论起三国和晋代的兴亡史,很有感触,于是商议各赋一首有关金陵的怀古诗。

刘禹锡给自己斟了一满杯酒,慢慢地喝,酒饮完时,这首七律就写出来了。

白居易一看,惊叹道:“我们四个人一起去探骊龙,你一个人先得了龙珠,那我们要龙鳞龙爪有何用处?”白、元、韦三位诗人心服,于是搁笔不再写了。

刘禹锡此诗写的西晋王朝灭亡东吴的故事。本来四位诗人相约同写一个题材,没想一刘禹锡的诗一出来,便放其它三人叹服,弃笔不作。

【译文】

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

大火溶毁了百丈铁锁沉入江底,石头城上举起了降旗东吴灭亡。

人世间有多少叫人感伤的往事,西塞山依然背靠着滚滚的长江。

如今全国统一四海已成为一家,故垒已成废墟只有芦荻在飘摇。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所作。这一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长庆元年(821年)至二年(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