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节忆屈原:为什么屈原“千年不死”

 wenxuefeng360 2020-04-28

今天是端午节,两千多年前的屈原,面对着茫茫的汩罗江,吟唱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想到母国楚国的日益衰败,强敌环伺,绝望之下抱石投江自尽。

两千年来,屈原从未被遗忘,端午节成了纪念他的节日,学堂里时时吟诵着《离骚》,两千年了,“屈原不死”!

现代人每年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吟诵屈原的作品,以示对屈原的怀念,可屈原被人铭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屈原为什么可以两千年不死?

赤子之心,永生不灭

电视剧《琅琊榜》中,林殊在人生最艰难时,依然怀惴着一心为国的赤子之心,为了国家不惜牺牲生命的行为得到了所有人的尊敬。而屈原相比林殊有过之而无不及。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氏是楚国的贵族,战国时,昭、屈、景是楚国王族的三大姓。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王族三姓事务的官职。

屈原一度备受楚怀王信任,担任左徒一职。博学多识,见识广,他通晓治国之道,非常善于外交辞令。对内与楚怀王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各国使者,应对诸侯。楚怀王非常信任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这个时候应该是屈原生命中最光辉的时光,他用自己的光和热,来回报着楚国。屈原在楚国组织变法,他通过奖耕织、明法令、举贤能、禁朋党、明赏罚等一切列变法措施,意欲改革楚国弊政,成就楚国复兴的大业。

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屈原在楚怀王面前举足轻重,却被上官大夫嫉恨。上官大夫告诉楚怀王,“您这么信任他,让他制订法令,可屈原却时常夸耀自己的功劳,说:“没有我是不行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于是,楚怀王就疏远了屈原。

楚怀王疏远了屈原,可屈原却一直记着怀王和楚国。司马迁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犹离忧也。“司马迁认为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

楚怀王疏远了屈原,屈原的建议没有被怀王采纳,而楚国也在与强秦的战争中,损失惨重,丹阳之战,楚国折兵八万。楚国形势越来越不妙了,但屈原却从未放弃楚国,他一直梦想着能再次回到楚国,再次回到朝堂,为复兴楚国而努力。但楚怀王死后,儿子顷襄王继位,由于子兰的忌惮,屈原又一次被放逐了。

屈原被两次流放,可即使不被君王认可、重用,但他依然心心念念的记着楚国,记挂着楚怀王,关心楚国的国事生灵。贾谊在《吊屈原赋》中曾这样评论屈原,”九州大地哪里没有可辅佐的君主呢,为什么非要留恋楚国呢?'【贾谊《吊屈原赋》: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

是啊,在那个战国时代,凭着屈原的才能,哪里找不到可以辅佐的君主呢?楚王不重用,何不去他国呢?可正是因为屈原心系母国,至死也不愿离它而去,最后,眼见楚国衰败,不忍见楚国将亡,于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而死。屈原对故国的不舍、对复兴楚国的一片赤诚赢得了后世的尊重。于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又多了一项内容,纪念屈原。

屈原在将死之时,《史记 》中记载他与渔父的对话,其中关于清浊、梦觉的辩论,是中国文学中最经典的表述之一 。而这也是屈原作品《渔父》中所表达的。最经典的那句,莫过于,渔父问屈原为何被逐,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于是对屈原说:那你为什么不顺应时世,随波逐流呢?屈原却回答,宁愿葬身鱼腹,也不愿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这种高洁的品质和赤子之心使屈原的形象大放异彩,是屈原千年不死的原因。

《渔父》

【屈原】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楚辞骚体,光耀后世

高尚的品格是屈原为后世铭记的原因,而不凡的才华亦给后世文学艺术创造了新的生命力。

创立“楚辞文体”,即骚体,创立新的诗歌样式。《楚辞》中,大量的五言句,七言句在此之前是没有的,参见《诗经》多为四言句。屈原创造骚体,这是四言诗向五、七言转化的契机。可以说,楚辞是最早打破四言句式的诗歌作品,在它参差不齐的各种句式中,包括了五、七言诗的胚模,给后人以无穷的启发。

创立“楚辞”,开浪漫主义先河。屈原不被楚王信任,他将满腹情感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出来。《离骚》中大量运用神话传说,把日月风云,都调集到诗篇中来,使辞彩非常绚灿。通过比兴手法把君王信谗、奸佞当道、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这种浪漫主义手法,对后世诗人影响颇深。李白就是突出的例子,李白的诗篇,也是大量罗致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日月风云等入诗,构成一幅幅雄奇壮丽的图画。

《离骚》(节选)

【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 岂惟纫夫蕙茞!

彼尧、 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 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 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 反信谗而齌怒。

历史上,人并不能永生,但是思想却可以延续他的精神,进而延长个体的生命力,屈原亦是如此。高尚的爱国情怀、一心为国的赤子之心和不凡的艺术成就在现代依然有价值,依然有借鉴意义,这是屈原在两千年后依然被人不断纪念、歌颂的原因。人的生命有限,但高尚的人格与普世的思想是延长人“生命”的丹药,而这也是屈原“千年不死”的真正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