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是什么?主要有这12条!

 传统文化管窥 2020-04-28

“君子”和“小人”,是孔子提出的一对人格类型概念,对后世中国人的做人方式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在《论语》中,有很多谈论“君子”和“小人”的话,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

那么,孔子界定和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是什么呢?或者说,在孔子看来,具备哪些素质的人算是“君子”,反之则算是“小人”呢?



综观《论语》里记载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以及相关儒家经典,可以总结出12条主要的标准:

1.仁

这是君子必须具备的素质,必须坚决、持久地保持,有时甚至要不惜牺牲生命去维护(“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仁”的核心内涵即“爱人”,要以爱心对待所有人;同时还包括:孝悌、恭、宽、信、敏、惠等素质。

具备这些素质的君子,自然愿意“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不仅自己要站得住,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不仅自己要腾达,也要让别人腾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与他人发生误解或矛盾时,首先会反省自己言行的不足(“君子求诸己”),而不像小人,只会把过错都推到别人身上(“小人求诸人”)。



2.义

做人必然要涉及“义”和“利”的问题,在孔子看来,从一个人处理“义”和“利”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是君子还是小人:君子优先考虑“义”,小人优先考虑“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当然,并不是说君子就不能考虑“利”,而是要在讲“义”的前提下谋“利”,不能见利不见义,更不能唯利是图。

因此,也只有君子才会以道义来团结人,而小人则会为了一时的私利而互相勾结(“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礼

在孔子看来,与小人常常“无礼”或虚情假意地守礼相反,君子的立身之本在于“礼”

“礼”在养成君子人格的过程中作用巨大,身为君子者,也须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4.智

身为君子者,须通过努力学习来获取高超的才能和智慧。

君子的才能往往是多方面的,能胜任多方面的工作,而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君子不器”)。

君子也能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处理自己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并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做到“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而小人正相反,只是“半桶水”,就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自大自负,感觉良好,不知天高地厚。

5.信

君子说话算话,掷地有声;小人出尔反尔,言而无信。

当然,孔子将“信”放在了“义”之下,“信”要服从“义”,“义”是更高的原则,在“信”和“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提倡人们牺牲“信”而成就“义”。



6.“忠”与“恕”

“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对别人真心诚意,竭心尽力。

“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小人则很少考虑别人,只图自己快活,甚至采取“己所不欲,强施于人”的不道德的待人方式。

7.勇

君子要果敢、刚毅,不能软弱无能。

8.中庸

君子既能固守中正之道,又敢于打破常规,根据情况的变化而把事情做得恰到好处



9.文质彬彬

孔子认为,一个人若朴实多过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若文采胜过朴实,又有虚浮之嫌。只有文采和朴实互相协调的人,才可称得上君子。

君子要文质彬彬,既文雅,又朴实。

10.和而不同

孔子认为,在与他人交往、相处时,君子能做到“和而不同”,而小人却是“同而不和”

君子尊重人,以“和”待人,但却不会为了一味求同而放弃自己的个性,放弃独立的人格。小人则相反。



11.谦虚

尽管孔子没有明确提出“谦虚”,但子曾经曰过:“君子泰而不骄”。孔子非常推崇的《周易》中也说:“谦谦君子”。谦虚实际上被孔子视为了君子的必备素质之一。

12.自强

《周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一生“知其不可而为之”,“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谓践行“自强”的绝佳榜样。


    完


新浪微博 : @中华神秘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