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隍庙楹联浅赏

 杏坛归客 2020-04-30
                            

彭一万

城隍信仰是中国最普遍的民俗信仰之一,全中国城隍庙数以千计,城隍楹联数以万计。所以说,城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近年来,我游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海峡两岸,对各地的城隍庙有所涉猎,除了欣赏其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外,对其楹联也注意学习和抄录,深感楹联是城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学形式,因为注入了城隍信仰思想,便增添了令人一唱三叹、回味无穷的魅力。现参阅地方志书及有关资料,列举其中一小部分,谈谈我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山西长治县“天下都城隍庙”

非此庙,何来汉家光武帝;
唯斯神,敢称天下都城隍。

山西省长治县“天下都城隍庙”可能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城隍庙,位于长治县城东南“天紫岭”山坡上。据说,天紫岭上原来有一座小小的“山神庙”。相传,当年王莽篡位,刘秀被追杀,逃到了天紫岭。这时,他已口干舌燥,筋疲力尽,无力再逃。眼看追兵将至,刘秀无奈,急忙钻进山神庙。山神庙早已破旧不堪,当门一个大蜘蛛网屏蔽得密密麻麻,刘秀惊慌失措地闯进去,那蜘蛛网被戳了一个大窟窿。他进庙回头一看,蜘蛛网已被他戳破,不禁想道:“瞬时王莽贼军到来,见蜘蛛网已破,必定料我在此,岂能活命?”他噗通一声跪在神台前祷告:“山神爷显灵,若能将蜘蛛网弥合,救我一命,他日刘秀重登龙位,定封你为‘天下都城隍’。”言毕看时,那蜘蛛网已被一只大蜘蛛很快补好了,而且将门屏蔽得更加严实。不一会儿,杀气腾腾的王莽带着人马到来,四下见不到刘秀的踪影,便想进庙内搜查。他一见蜘蛛网罩门,又没有丝毫破损痕迹,便急急忙忙向别处追去了,使刘秀躲过了这场大难。
后来,刘秀登基,重修了破庙,并亲书匾额,封此处为“天下都城隍”。

北京都城隍庙


保障功隆,俎豆千秋修祀典;
邦畿地重,灵威万国仰神明。
——康熙皇帝题

灵巩天垣,和会九州风雷协;
报崇国纪,盈宁亿祀社方安。
——雍正皇帝题

北京城隍庙始建于元至元四年(一二六七),名为“佑圣王灵应庙”。元天历二年(一三二九)加封大都城隍神为“护国保宁王”。明代时,朱元璋对城隍十分崇拜,大规模封赏各地城隍,京都的城隍封为王。明代永乐年间重修此庙,改名为“大威灵祠”。后来多次重修,又改名为“都城隍庙”。
城隍神被视为玉皇大帝管理下界苍生的代表,其职责主要是在冥冥之中保佑百姓平安、健康,又要监察官员的功过是非。北京是帝王之都,天子便亲自为城隍庙题联,而且高屋建瓴,大处落笔,气势非凡。康熙称赞城隍护卫帝都具有丰功伟绩,值得千秋祭祀,列入国家礼典;帝都乃邦畿重地,城隍神灵更是威势强大、威名远扬。雍正表彰城隍护国安邦,巩固政权,让全国和谐发展,协调风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他希望城隍监察人们特别是官员们崇奉纪纲法度,报效国家,让民众富裕、安宁。

西安都城隍庙


阳世奸雄,违天害理皆由己;
阴司报应,古往今来放过谁。

此联点明城隍阴阳皆管,既要护城佑民,又要主掌冥籍。
西安都城隍庙奉祀汉代名将纪信。《汉书·高帝纪》记载,汉高祖三年(前二零四年)楚汉荥阳大战,项羽兵围荥阳,城将破时,纪信为救汉王刘邦,请求代刘邦出城诈降。于是,采用陈平的计策,纪信连夜带两千多名女子出荥阳城东门,立即遭到楚兵围攻。纪信坐在刘邦的黄屋左纛王车上,大声喊道:“粮食已尽,汉王降楚!”楚军士兵信以为真,欢呼雀跃,都跑到东门来看热闹。刘邦则乘机带着几十骑人马从西门逃出。纪信被带到楚王军帐,项羽问道:“汉王安在?”纪信回答说,早已逃走了。项羽怒不可遏,当即把纪信烧死。刘邦做了皇帝,大封功臣时却把纪信忘了。后世多有文人为纪信鸣不平,于是就把纪信作为神明供奉。可见,除了泛城隍神以外,还有特定的人物被奉为城隍神。
宋代诗人王禹写诗歌颂纪信:纪信生降为沛公,草荒孤垒想英风。汉家青史缘何事,却道萧何第一功。
西安都城隍庙建于明初,由朱元璋次子朱樉主持修建,规模宏大,在全国各地城隍庙中,罕有其匹。二零零一年,西安都城隍庙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其为中心,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

西安市户县城隍庙


鼓铸斯民,以正直端其表率;
钧陶大化,从幽冥树之风声。

户县城隍庙创建于明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城隍神是户县人纪信。此联作者是清代户县庠生张玉德。“鼓铸”本指熔铸金属以铸器械或钱币,联中指培育(人民);“钧陶大化”指对人生的教化。全联的意思是:要用正直的人物作为培育人的表率,造就人才、进行教化要从阴间(我们可以理解为从小)就要树立好的风气。显然,这对联在歌颂纪信。户县至今还传承着“迎城隍爷纪信”的风俗。

南京金陵城隍庙


非关我铁面无私,但看你享富贵、欺君王、重妻奴、轻父母、近势力、压善良,白日做事,黑夜包羞,便教你来做神明,种种罪名难放过;
只要你回头是岸,依着我行孝悌、矢忠诚、戒淫邪、减杀业、安本分、学吃亏,一片好心,满腔春意,试看我权司阴骘,重重福报不须求。
——陈光宇题
人心竟如此!
天理究如何?

对联点明城隍祛凶除恶、扬善褒良的神圣职责,天理昭昭,人心必须向善!
明初,中国三大城隍庙分别在北京、南京和西安。

无锡市古三皇街城隍庙


慎勿以善小而不为,慎勿以恶小而偶为,刻刻留神,积久终邀福报;
过出于无心则可恕,过出于有心则难恕,时时在念,此生庶免阴诛。

浙江省城隍庙


我鉴在兹,夑此阴,理此阳,直同日焰当头照;
尔形何遁!存一善,匿一恶,早若潮声到耳闻。

此庙也是中国著名的城隍庙之一,位于杭州西湖东南吴山上,所以吴山又被称为“城隍山”。

温州城隍庙


世长势短,倚势难继后世;
仁少人多,做人必须存仁。

上海城隍庙


做个好人,心在身安魂梦稳;
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

刻薄成家,难免子孙浪费;
奸淫造孽,焉能妻女清贞。

祸福分明,此地难通线索;
善恶立判,须知天道无私。

天道无私,做善降祥,预知吉凶祸福;
神明有应,修功解厄,分辨邪正忠奸。

上海城隍庙目前在我国影响最大,香火最为兴旺。庙内所供奉的城隍爷是宋代文人秦少游的七世孙秦裕伯。他生前为人正直,热心为百姓办事,政绩突出,深受百姓爱戴。他于元末弃官,寓居上海侍奉老母。朱元璋曾多次召其入宫为官,均被其婉言谢绝。他死于洪武六年(一三七三年),朱元璋闻讯后十分惋惜,于是封他为上海县的城隍,希望秦裕伯“生不为我臣,死而卫吾土。”

芜湖城隍庙


欺己即欺天,亏心事难逃监察;
有因必有果,到头时不爽毫厘。

天畀尔以仁,尔把良心丧去;
帝敕予之法,予凭公道治来。

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上有余殃,殃尽必昌;
作恶必亡,作恶不亡,祖上有余德,德尽必亡。

淫人妻女,占人民房,欺凌鳏寡孤独,这般凶徒,任你烧香也无益;
孝于父母,友于兄弟,和睦乡亲邻里,若个善士,见我不拜又何妨?

据清代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所载,芜湖城隍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二三九)。这是中国最早的城隍庙之一。
联语强调,信仰自由,关键是自身的修行和良好的实践。

广州城隍庙


瞻镜彻毫厘,鬼蜮神奸到此自然泥首;
心田但方寸,天堂地狱莫走错了路头。

有无“天堂”、“地狱”,全在于心念的善恶,这与佛教的“万法唯心”理念是一致的。

事人事鬼悉本诚心,入庙当知孔训;
敬孝敬忠不离神道,同胞勿狃欧风。

清末民初,崇洋尚欧之风泛滥,联语指出:真正诚心,必须懂得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切勿一味媚外,这点至今尚有警世作用。

汕头蓬州三都城隍庙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此联宣扬天人合一、爱国爱民的思想。

四川丰都城隍庙


泪酸血咸手辣口甜,莫道世间无苦海;
金黄银白眼红心黑,须知头上有青天。

丰都被称为“鬼城”,此联五味杂陈、五彩缤纷,指明天堂、地狱全由个人选择。

陕西三原城隍庙


存上等心,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在高处立,着平处坐,向阔处行。

三原城隍庙建于明洪武八年(一三七五),城隍神是唐代名将、三原人李靖。此庙为宫殿式建筑,总建筑面积达一万三千多平方米,有“殚土木之功,穷造型之巧”的美誉。此联告诫人们,要懂得放下身段,谦卑虚心,站得高,看得远,向正大光明处走去。

陕西渭南城隍庙


天地君亲师恩泽法界;
仁义礼智信道贯古今。

此联具有儒、释、道三结合味道。

福建都城隍庙


殿耸冶山昭盛世;
神居闽海佑生灵。

威镇都城惩腐恶;
雄居左海保平安。

结什么仇,造什么孽,害什么全家性命,为饶你颠倒是非,半世竟夸权在手;
占尽了利,沽尽了名,丧尽了天理良心,且看他荣华富贵,一朝终有雨淋头。

冤债不吃亏,借几分还几分,到这里限定日期,按数偿来,转眼便消因果簿;
危途休害怕,得一步进一步,尽任他安排陷阱,凭天走去,到头已过生死关。

长乐城隍庙


一生守分无骄谄;
万事由天不忮求。

幽明第一关,关节不到;
阴阳无二理,理属难逃。

长乐是福州市管辖下的一个县级市,是中国联话开山之祖梁章鉅的故乡,有“楹联之乡”的美誉。长乐城隍庙始建于唐末,历代重修、扩建,规模宏伟。

厦门城隍庙


厦于斯诚迎八方客;
门到此虔倾一片心。

举念奸邪任你祈求无益;
存心正直见我不拜何妨。

做好人心正身安梦魂稳;
行善事天知地鉴神鬼钦。

厦门城隍庙原址在古城西路,即在厦门古城内,因此,可以断定,此庙可能建于厦门城建造年间,即明代初年。一九三零年修建马路时拆除大部分,其余部分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改建为邮电局;七十年代,民间人士在南华路另建城隍庙。

后溪城隍庙


情比水兮,借临海而沛德泽;
祖可师也,主霞城以普恩光。

霞彩临门,八蜡配天赫擢;
海澄启宇,六龙随地封迁。

集美后溪霞城城隍庙建于清康熙元年(一六六二)。一八二一年同安人陈金绒奉请该庙城隍爷金身赴台,于一八五九年在台北大稻埕建霞海城隍庙。一九九一年,陈氏第六代孙陈国汀及胞妹陈文文在台湾筹资,来厦门集美后溪镇重建霞城城隍庙。

马巷城隍庙


显戮冥诛,任其巧诈,百端总难漏网;
佑贤辅德,鉴尔真诚,一点那不善旌。

乾隆建厅署,数度沧桑,汗青永志;
马巷始城隍,几经风雨,盛世重光。

临鹭江、枕太武,襟山带水,灵钟圣地;
迄嘉庆、迁卧龙,护邑庥民,威震闽疆。

马巷城隍庙于清乾隆四十年(一七七五)六月马巷设厅后始建,清嘉庆十二年(一八零七)迁建于三乡卧龙边,一九八九年重修。

金门后浦城隍庙


造物最忌者是巧,任他巧计千般,徒做恶人未必便宜得去;
神明惟恪之以诚,只此诚心一点,广行善事自然感应能通。

泉州城隍庙


是是非非地;
冥冥晓晓天。

安溪城隍庙


看彼世人诡谲肝肠,莫怪此公吐舌;
睹斯色相黑混面目,真令我辈惊心。

永春城隍庙


古事见今朝,今朝过后皆古事;
虚华伴实景,实景瞬间尽虚华。

此联阐述古与今、虚与实的辩证关系,颇有哲理意味。

石狮城隍庙


人而作恶须当改;
神本无私不用求。

漳州镇海城隍庙


城卫昔时见惠;
隍灵今日闻人。

云霄城隍庙


己心可欺,任汝眼前糊涂做去;
神鉴难瞒,看尔背后报应频来。

此联作者秋嘉禾,是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祖父,清光绪年间曾两度出任漳州府云霄厅同知之职。他写此联,为整顿地方吏治,淳化民风而借助于神灵,颇费心思。

台北市霞海城隍庙


卵翼万家,稻里无双生佛;
权衡两界,尘寰又一阎罗。

(卵翼:护佑;生佛:生活之佛;无双生佛:生佛不二,真心一体。)
清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同安总兵施琅奉命建造霞城(在今集美后溪)时,在南门(临海门)建城隍庙。清道光元年(一八二一)同安人陈金绒奉该庙城隍金身渡台,并于清咸丰八年(一八五九)在台北大稻埕建霞海城隍庙。

台南府城隍庙


动静阴阳两故化;
聪明正道一而神。

这是台湾最早的城隍联。台南府城隍庙由郑成功的军师陈永华创建,是台湾第一座城隍庙。


问你平生所干何事?图人财,害人命,奸淫人妇女,败坏人伦常,摸摸心头惊不惊?想从前千百诡计奸谋,哪一条孰非自作?
来我这里有冤必报!减尔算,荡尔产,殄灭尔子孙,降罚尔祸灾,睁睁眼睛怕不怕?看今日多少凶锋恶焰,有几个到此能逃!

此联作于道光年间,配有古匾额“尔来了”。

凤邑旧城城隍庙


兴建城隍,配天赫恇,善恶正邪,皆行立判;
隆昌尊神,随地广被,是非曲直,总会先知。

屏东都城隍庙


城池巩固,神灵赫擢忠奸判;
隍壁辉煌,威德森严善恶分。

新竹都城隍庙


威声镇闽台两省;
灵显传禹甸九州。

宜兰城隍庙


阴理阳理,阴阳统归天理;
善心恶心,善恶出自人心。

澎湖马公城隍庙


当日肆无忌,灭理坏伦,君何干去?
今朝悔已迟,披枷带锁,尔自惹来。

修正辖澎瀛,无分人鬼;
勤劳临海国,不二阴阳。

上述几副楹联,都在劝告人们,待人处事必须端正态度,决不能心藏污垢;要想避免犯罪,就必须预先考虑罪报的恐怖,一旦犯罪,就要彻底洗心革面。

城隍庙大算盘对联


在一些城隍庙的门内上方,高悬着一个大算盘,上书“千算万算不由人算”、“人算不如天算”、“自问心”、“善恶难瞒”等字样,警告世人不要太精于算计,有的还有警世对联,相映成趣。这个算盘并非用来算钱,而是城隍神用来计算人一生的是非功过,作为赏善罚恶的标准,这是城隍庙的一大特色。

世事何须多计较;
神天自有大乘除。

善恶权由人自作;
是非算定法难容。

几何代数留今古;
乘法归除定是非。

阳律欺瞒能幸免;
阴司清算总难逃。

你的算计非凡,得一步进一步,谁知满盘皆是错;
我却糊涂不过,有几件记几件,从来结帐总无差。


城隍庙楹联特点

一、阐述城隍的神职、神格、神性,描绘其神功、神力、神威。神职指其职务,神格指其规格、等级,神性指其品性正直、无私、至诚、公道;神功指其显示的功能,如因果报应等,神力指其神通广大,神威指其威势、威力。

二、专门警示世人,要存感恩之心、敬畏之念。是城隍楹联的核心内涵。有些楹联令人望而生畏、胆战心惊,激发人们扪心自问,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三、注意所在地的自然特色,如台南、澎湖的“海国”,澎湖的“澎瀛”,金门的“浯岛”,福州的“殿耸冶山”、“神居闽海”、“雄居左海”,杭州的“潮声”(指钱塘江潮),台北市霞海城隍庙的“稻里”(指大稻埕)等。

四、注意所在地的人文特色,如北京的“灵威万国”、“和会九州岛”,广州的“欧风”,新竹的“威声镇闽台两省”等。

五、类型繁多,有抒情,有描绘,有叙事,有论理;有佳联妙对,有谚联俗对,各出机杼,各臻其妙,雅俗共赏。

六、文辞口语化、草根化,具有感染力。


.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