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梅与牛 2020-05-01

本文来自于2017年4月19日我在'一块听听'上的《如何用GTD战胜焦虑和拖延》网络直播的逐字稿。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搞定III: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

假设你手头有这样一些事项需要处理,你会如何安排?

1)一位同事发来短信,邀请你明天晚上一起出去喝酒

2)自己有一天突发奇想,想要学学韩语,看韩剧时更有感觉

3)财务科发来了一封邮件,说公司的纳税信息发生了变化,以后出差时开具发票时要留意

4)想在一个国际会议上发表一篇论文,论文全文的截止日期为5月31日,还有不到50天,当前只有些零散的素材

5)提交了一个直播申请,对方发来邮件,还要你把身份证的扫描件发过去

6)昨天带着一位下属参加了项目进展汇报,领导提了一大堆要求,要把会议纪尽快整理出来

7)新生大学在4月25日20:00有写作课,上次朋友聚会没听成,这次可不想再错过了

8)最近媳妇从淘宝上刷工行信用卡买了几样东西,要在25日前还款,否则个人信用可能会受影响

9)听许多人说《穷查理宝典》这本书不错,准备好好读读

10)北京的有位朋友对比特币很精通,以后出差去北京时一定要当面跟他聊聊

不知道大家在繁忙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当你正在做着手边的一项事情时,头脑里却不断地蹦出来其它的事务,让你烦心不已,焦虑不安;有些事情拖延了一年也没有完成,甚至是还没有真正开始。'

2011年之前的我经常就是上面这样一种状态,在2011年7月,我无意中接触到了Getting Things Done(国内翻译为搞定,简称GTD),通过5年多的践行,在自我管理方面有了一些认识,想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这次分享共分四个部分,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GTD,我为什么对它感兴趣?第二部分介绍GTD中的五步流程,如何让做事更有效率,第三部分介绍GTD的6个高度,如何通过不断地反思或回顾,去做正确的事,第四部分介绍一下我的GTD执行效果与体会。

第一部分:什么是GTD

我从小在胜利油田的一个小村子里长大,没见过什么世面,家里穷也没读过几本课外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结婚、生子,一切在平平淡淡中度过。

我是1993年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当时特别喜欢计算机编程,工作性质也与计算机密切相关,所以当时也算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在2011年的7月的某一天,一晃竟然参加工作18年了,马上就40岁了,古人云'四十不惑',而我一直还在迷迷糊糊中度日。那一天在网上闲逛,遇到了GTD这本书。当时我正在用Microsoft Outlook管理邮件、联系人、任务和日程等,但发现有些事项在Outlook中躺了一年也没有动手,每天要看着这些未完成事项让人很有挫败感,看到GTD的介绍很动心。没想到正是这本书,才有了之后的一系列改变。我感觉GTD这本书是我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本书。

那么什么是GTD呢?

维基百科上是这样描述GTD的: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行为管理这个词容易有歧义,我现在感觉GTD应该是一种用于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的系统方法。市面上关于时间管理方面的方法和工具非常多,估计很多人已经试过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方法,不再相信GTD能够改变他的现状。

当一个人参加工作之后,特别是组建了家庭,有了孩子之后,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都会增大,遇到要处理的事情会非常多。当一大堆事情涌来后,如果没有有效的系统加以妥善处理,则会时刻处于焦虑之中。如今的信息严重过载,让这种焦虑感更加严重。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信息严重过载的时代

各种时间管理的书都告诉我们,任务要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四个象限,还有要将任务分为高、中、低三种优先级,但当一个任务来了之后,我们的大脑会本能地处理紧急的事情,根本不会去判断其重要性,当一件事从你的大脑中挥之不去时,你又如何能够把它划分为高、中、低三个优先级?

我在2016年陆续订阅了《得到APP》中的几个栏目,这些栏目的主持人吴军、李笑来、万维钢、刘润等等,无一不是时间管理的高手,几天前刚看到五分钟商学院的作者刘润的最新一期的文章(让大脑用来思考,而不是用来记事),原来他用GTD已经有10多年了。而一个不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平常的生活就会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更可怕的是,他会认为混乱是一种常态,时间长了之后就习惯了这种混乱状态。

当事情较多时,脑子会很大,非常非常大,一直处于焦虑状态。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当正在做着手边的一件事时,头脑中不时跳出来的是另外一件事。因为当一件事没有安排妥当时,大脑就会不断地打断你、提醒你,说到这,估计有些人会有同感,引用李笑来常说的一句话,'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如果你正在听直播,是不是脑子里想起另一件事?如果是这样,说明那件事没有安排妥当。

而经过GTD的实践之后,所有的事情有效地收集,该放在日程表中放在日程表,该委托其他人的委托他人,该抛弃的抛弃,该等待的等待,该日后处理的以后再说,所以GTD高手能够有效地处理这种复杂的局面,其实是能够提前将混乱消灭于无形,传说中GTD黑带高手能够达到心静如水(Mind as Water)的状态。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心静如水的状态

GTD系统中最为有效的一个理论在于:GTD讲究将一切事务收集起来,记录下来,只要事情被记下来之后,大脑就会平静许多。一些人可能认为这与常见的Todo List没有什么分别,但GTD又提供了规范化的五步流程,收集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明确意义、组织整理、深思(也叫回顾)、行动等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比较明确的指导方法。将步骤分解之后,每一步只关心那一步的事情,既不会对手头事务产生干扰,也利于将复杂的事情逐步细化分解,最后找出大块的时间处理重要的事务,把碎片的时间用于处理其它杂务,把类似的事情成批解决。节省下来的时间,去享受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

如果用一张图概括GTD的主要内容,我觉得可以用《搞定3》这本书中的一张图。《搞定》这个系列书共有三本,建议GTD新手把《搞定1》和《搞定3》放在一起阅读,我在该图中加了章节号,这样它就是《搞定3》的一份可视化索引目录。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搞定III》的章节目录

我把这张图称为GTD的两个维度,即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

  • 水平维度:介绍五步流程,对各项事务有掌控感,做事更有效率,不焦虑
  • 垂直维度:从六个高度去回顾与反思,不断迭代、不断修正,把握视角,去做正确的事,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的主要内容,由于GTD的内容确实挺多的(实际上,刚接触一项新事物时,哪个不是挺复杂的?),这里只介绍一个概况,具体的细节只有实践了之后才能体会到它的强大。

第二部分:水平维度的掌控流程,正确地做事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GTD组织整理图

谈到水平维度的五步流程,最有名的应该是这张GTD总体流程图(组织整理图),网上虽然有一些修改版本,但这里仍引用原书中的经典版本。GTD初学者要把它设为电脑壁纸,打印出来贴在办公桌上、墙上,随时参考。建议您在回听本次分享时,最好也把该图打印出来放在一旁参考。

第一步:收集

强烈建议GTD初学者从这一步开始实践!这一步方法最简单,好操作,很见效。单只学会这一部分,也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原文作者推荐专门准备2天的时间来进行全面收集工作,回想我在2011年时初次尝试时,大概是这样的:

原文作者推荐准备几个实物收集篮和一叠便签纸,我是搞IT的,电子资料居多,就打印了一叠A4纸,每页上只有4个方框,找了一天下午开始了一次全面收集,先把办公桌面收集一遍,然后就把整个桌面当作收集篮了。(也就是说,把待收集的东西都堆在桌子上)

一些较厚的文档或材料,就在A4纸的一个方框内记下几行字,桌面、桌下小抽屉、右侧抽屉、光盘盒、右侧桌子、右侧桌子上的文件盒、背后的柜子,一阵子忙碌,收拾出来了好多垃圾(用碎纸机碎掉了3筐纸),扔掉了一堆N年前保留的材料(一些老掉牙技术的笔记、一些陈旧项目的会议记录、一些成果报告、一些荣誉证书的外皮等等),在收集身后的柜子时发现自己好像进入到了一种收拾东西的状态,(这种情况原文作者也提到了)这种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很长时间没有向收集篮内放入东西。

意识到这点后我抓紧让自己从收拾东西的状态中脱离,总共4个柜子,弄了2个柜子后,发现另外2个柜子中没有什么对我下步工作或生活有启发的内容,就加快了收集的速度。

所有这些以实物形式存在的东西收集完成后,按照书上给的检查表又快速回忆了一些事项,全部收集起来。在收集过程中,发现这些事情确实跳跃性非常强,一会儿是工作上的事,一会儿是生活中的小事,还想起来要帮媳妇刻录一张音乐CD放在车上听,最后终于在下午6点前完成了收集过程,总共用了不到4个小时,中间同事有过短暂的干扰,我快速把事情记在收集篮中,继续我的收集过程。

发现养成这种习惯确实不错,可以让自己在打断后能够快速回到原来的状态,经过这不到4小时的收集再加上后续几天中零星的收集,竟然得到了160多个动作Action,后来发现有些实际是项目Project。

如果担心还有什么忘了收集的,可以看看《搞定3》书中提供的更为全面的长达2页的参考列表。用2天时间做完这一过程,会有种大脑被清空的感觉,再找点时间把家里也收集一遍,会更彻底。因为GTD主张用一个系统把工作、生活、兴趣、朋友、健康等事务一并管理起来,不留死角。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GTD流程的第一步是捕捉(收集),来一次全面捕捉或收集只是开始,以后则要把这种捕捉变为日常的一种习惯。如果你看到一个人在闲聊的过程中不经意地掏出一个小本子,写了几笔之后又放入口袋,他很可能是一名GTDer(实践GTD的人)。

具体的收集工具有:小本子及笔,邮箱、云盘、OmniFocus等软件(这个软件我简单展开一句,OmniFocus这软件只认苹果系统,价格也不低,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GTD工具软件)、U盘、实体的收集筐等等,这里不再展开。初学者不要使用过多的收集工具,用一款实体的小本子,再加上一款手机GTD软件配合起来即可。关键是要马上开始实践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第二步:明确意义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这一部分的内容对应着流程图的右上角部分。GTD强调在收集的时候不做判断,如实记录下来即可,把这些组织整理的事情放在后面的步骤中去做,从而减轻注意力的损耗。

在'明确意义'这一步中,需要回答这样两个问题:

  • 这是什么?
  • 需要采取行动吗?

可能有人觉得这两个问题有点傻,但如果一个人有明确的价值观、处事原则,有些事情从这一步就会被筛选掉。

本次分享的标题叫'如何用GTD战胜焦虑和拖延',焦虑说明事件没有安排妥当,拖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意义没有明确。

如果这件事不符合自己的目标,可能就需要丢弃;有些虽然暂时不符合长远目标,但可能会在其它方面得到收获,当前还无法采取行动,就需要放到'将来/也许'行动提示清单中;有些内容明显只是一堆参考资料,无法采取某个具体的行动,直接给它取个有意义的文件名,把它放在电脑中某个位置中,方便将来需要时能够快速检索到。(这里提一句,配合everything这款免费小软件,让你效率提升许多)

对于需要采取行动的事项,则进入到下一步流程中。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Everything:用于提升效率的小软件,强烈推荐

第三步:组织整理

这一步中首先要区分项目(Project)和行动(Action)这两个概念,GTD中的项目是指需要完成多个行动后才能达到目标的一组事务,而行动(Action)相对来说就是一般不超过几个小时的简单任务。

这一部分的内容较为复杂,又分为5个小点: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第1小点、项目分解:请看到流程图的左侧的一个分支,有一个箭头,写着'需要多步骤行动的任务'。重要的项目都非常有挑战,通常需要消耗几天、几周甚至更久的注意力才能完成,当直接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我们的大脑就会畏惧,反应在行动上就会拖延,所以需要将一个大项目拆分为多个具体的事情,这里作者推荐采用'合乎自然的项目规划法',这个过程有点类似头脑风暴,也有明确的操作方法,这里时间关系,不能展开了。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分解过后的行动都输入到GTD系统中进行管理。一个项目通常会拆分为多个行动,但务必要在众多的事情中找到Next Action,即下一步行动。Next Action是GTD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术语,当把事情整理得足够清楚时,Next Action很容易找到,但遇到一个有挑战的项目时,要做的事情一大堆,这时必须找到Next Action做为突破口,许多人在做项目时有拖延症,实际上就是这个Next Action没找到、没去做。有时Next Action只是打一个电话询问,发个邮件求助,召开一个内部讨论会,事情启动了,后面的事情就可以逐步推进了。

关于行动的执行,S.M.A.R.T.原则在这里同样适用。但GTD中又分为了几种情况,让你方便处理。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第2小点、两分钟原则:如果一件事在两分钟内能够解决,马上就给办了。当然两分钟是一种近似,你换成5分钟或再长点也没关系,这只是一种原则而已。

第3小点、委派别人:管理者更需要这个功能,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把事情委派Defer给别人后,需要把Action的上下文(Context)设置为'等待'状态,(插一句这个Context对于Action较多的人适用,今天不能展开太多)这件事有那么一段时间不会出现在你的清单上,不让你心烦。如果需要定期了解进度,可以再设置一个截止时间,在那个截止时间到来的时候,GTD系统会弹出提示,你就去过问一下那件事情的进度。这个等待清单在每周回顾的时候也是一项主要的内容。

第4小点、日程表:如果一件事情有严格的时间要求,比如参加某个会议,在某个时间之前提交材料等等,则把它放在日程表里,这个功能估计大家都会用,而且会滥用。

如果没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就不要把Action设置到日程表中,这是GTD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如果某个任务确实非常非常重要,你也可以强迫自己把它放进日程表来强制执行,但要慎用。有些GTD软件(比如OmniFocus)支持重复任务,在想养成某个习惯时,可以设置一些循环任务来提醒自己每天坚持下去。

第5小点、下一步行动提示清单:不满足2分钟原则、无法交给别人去做、也没有截止时间要求的事情,这些都是待办任务了。如果这里事情还很多,GTD中又给出了上下文Context概念。我不喜欢这个翻译,感觉'情境'这个翻译更准确一些。

也就是说,一些事情只在某种情境(Context)下,才能够去做。比如:你只有出差时才能去与某位朋友面谈,这样可以让你从一堆事务中快速找出一件可以执行的Action。GTD新手可以先不用管Context,以后根据情况再设置,一般7个就够了,别超过10个。

第四步:回顾(反思)

前三步(捕捉、明确意义、组织整理)在流程图都出现过,这个步骤在两个维度中有,在组织整理的流程图中并没有,却是GTD中的重要一环。回顾的频率最好是每周,每周把自己的系统更新一下,划掉已经完成的Action,分解比较大的项目,把突发的事情也安排妥当,还有精力的话再看看'将来/也许'清单,可能某件事情已经具备启动条件了。

有些GTD新手会忽略'回顾'这一步(因为感觉太麻烦,前两天听了得到APP上的直播,发现GTD中回顾这个步骤实际上就是复盘),长期下去一段时间后,GTD系统内的信息得不到更新,从而内心不再信任自己的GTD系统,焦虑的心情又会重新燃起,所以只有每周回顾,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跟上最新的变化。回顾也有具体的操作办法,可以列出一个检查表来,逐个进行思考,这里不再展开叙述了。

第五步:行动

计划得再完美、再好看也是花架子,还是要去做,Just Do it!保持专注力,对照着Next Action清单一件一件地去完成,如果专注力不够,可以与'番茄工作法'配合使用。

我们用一个例子来回顾一下这些处理流程,直播开始前,我留了一个思考题,现在来看一下如何用GTD处理这10件事。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对于第1条,一位同事请你明天晚上出去喝酒,如果仅仅是胡吃海喝,可以马上拒绝,丢弃。

我现在对于这种事情的判断原则:如果一次交流之后双方都能够获得成长,那就值得做。

对于第2条,想学学韩语。

可能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可以放在'将来/也许'清单中。这种事项,在月度回顾或季度回顾时会重新评估,看看是不是变成一项必须去做的事,或者具备了启动的条件。

对于第3条财务科发来了一封邮件,说公司的纳税信息发生了变化,以后出差时开具发票时要留意。

这条无法采取行动,是典型的参考资料,记在手机的备忘录里或OmniFocus时。这类APP软件很多,关键的是你得固定使用一种软件,比如:evernote,有道云笔记,omnifocus,或qq邮箱等。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对于第4条,想在一个国际会议上发表一篇论文,论文全文的截止日期为5月31日。这种是明显的项目,需要专门找出时间来把这个项目分解,(自然式计划模式),搜集素材,设定主题,写作(摘要、前言、技术点)、摘要的翻译、试验、投稿,分解之后,一定要找到Next Action,不同人的拖延习惯是不同的,你自己意识到这一点后,你的下一步行动,可能就是把你最有感觉的那一小节写出来。打开电脑,关闭一切弹窗的提示、浏览器等,写下这一小节的标题,然后想到什么内容就把这些内容打出来。别想太完美,这样这一小节论文的初稿就有了,当一件事开始了之后,后面的事情就可以顺着做下去了。

第5条,提交了一个直播申请,对方发来邮件,还要你把身份证的扫描件发过去。这种事情2分钟可以搞定,马上办了就行了。

第6条,昨天带着一位下属参加了项目进展汇报,领导提了一大堆要求,要把会议纪尽快整理出来。这种事情当然委派给下属,如果这个纪要很复杂,需要好几天,然后把这件事设定为'等待'状态,在某一天的时候你去过问一下。

第7条,新生大学在4月25日20:00有写作课,上次朋友聚会没听成,这次可不想再错过了

这种是明确地有时间要求的事项,在这个事项加在日程表上,截止时间19:50。

第8条,最近媳妇从淘宝上刷工行信用卡买了几样东西,要在25日前还款,否则个人信用可能会受影响。

这种也是日程表的事项,我的信用卡已经设置了自动还款,但仍得确认一下。很多GTD软件都支持'重复任务'这种功能,比如在OmniFocus中可以设置为每月重复。

第9条,听许多人说《穷查理宝典》这本书不错,准备好好读读

如果你习惯于看电子书,直接从amazon一键下单,把这本书放入'读书清单'中。

第10条,北京的有位朋友对比特币很精通,以后出差去北京时一定要当面跟他聊聊

这种事情你想面谈,所以只有出差到北京时才可以执行的动作,把上下文标记为'外出'。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第三部分:垂直维度的把握视角,做正确的事

在实践GTD的前1、2年里,我并没有过多地关注于这个垂直维度,也就是说一直在尝试着把事情做得更有条理、更有效率,仍走了一些弯路。人需要在某个阶段,从一堆事务中跳离出来,从内心审视一下自己,从更高的视角上去俯视自己所做的一切,可能有些事情就会放下吧。

GTD中用飞机的高度来类比,把事情共分为6个高度: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GTD的6个高度

1、下一步行动:这是最低的一层,相当于跑道,纵轴与横轴上相交的那个步骤,所有的项目都要落实在许许多多的行动上,要落实到每天的事务中,需要熟练地应用GTD流程,对所有事务收集、整理、执行、回顾、记录,这些都是GTD的基础,当把这些事情处理好后,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2、项目:一万英尺,中国人对英尺这个单位没感觉,相当于3048米的高度。再重复说明一下,需要一个行动以上才能完成的事情,在GTD中都称为项目Project,这里的项目有点不同于工作中常说的项目,有些项目可以较大,比如写一篇学术论文,也可以很小,比如说组织一次小型讨论,有些项目长达1年,有些项目可能1天就可完成。

在每周回顾时,就要逐个检查这些项目的执行情况。

3、责任范围(关注层面):二万英尺,6000米高空,每个人在社会上的不同角色所对应的不同责任,比如我自己吧,身为孩子的父亲,身为单位的工作人员,身为妻子的丈夫,身为父母的子女……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可能人与其它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生中要承担这些责任吧。

4、目标:三万英尺,9000米高空,我百度了一下飞机的正常飞行高度,短航线的飞机一般在6000米至9600米飞行,长航线的飞机一般在8000米至12600米飞行。看来这个9000米高空,就是飞机的正常航行时的高度吧。这个高度主要思考一到两年的目标。在年初时可以设定此目标,并不断地在周回顾和月回顾中分解,落实到每周、每日中,而且随时调整,有些目标在不适应于最新的变化时,就需要大胆地调整。

5、愿景:四万英尺,12000米高空,考虑3到5年的目标。想理解这么高的高度,真不容易,我实际上也没有达到,也一直在追寻。想活在未来,就需要不断地实践和反思。

6、原则:五万英尺,15000米高空,据说有些公务机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15000米,在这个高度上思考的是人生的意义及价值观。当李笑来在新生大学里推荐《原则》这本书时,我恍然大悟,原来正是这些原则构成了我们各种行动的指南。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选择和决策的过程,当从人生高度明确了这些原则之后,做一些事情时就会很容易地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GTD作者推荐可以在月度回顾、年度回顾时,对这些高度进行反思和调整。每年重点对三万英尺的目标层进行反思,当生活或工作发生一些重大变化时,需要进行更高层的反思和调整。我们的行动处于的高度越高,它就越要紧。

什么事才是最正确的事?我也没有答案。人总是一个矛盾体,有些事情不去做,怎么能够知道是对还是错?所以像苍蝇般乱撞的过程还是要有的,关键的是要能够快速试错,找准方向,再像蜜蜂般去努力实践。正像GTD的英文Getting Things Done的意思一样,先得把它做完,把它搞定。

我对冥想还没有体验,可能冥想会锻炼人们从更高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日常行为吧,希望有冥想经验的朋友可以给我留言。

通过前面的介绍,你已经知道了在水平维度上,有5步流程可以让做事更有效率,在垂直维度上,有6个高度,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去做正确的事。

第四部分:我的GTD执行效果与体会

有些人听了我的GTD介绍,可能有点想跃跃欲试了,李笑来专门有一篇文章讲了'践行'的重要性,有人说了一万遍,还在问这个问题'学这个东西真的有用吗',与其这样,还不如赶快行动。关于如何开始GTD,这个话题的内容也挺多的,贴一个链接:

从2011年7月开始践行GTD之后,每年我都会让自己去挑战一些事情,做不到每天进步一点点,但要每月都有所进步。

最大的收获是读书方面,之前说过,我在40岁以前,也不能说不读书,只是读得书太单一,全是IT方面的书,比如《C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敏捷开发》等等,其它专业的书籍鲜有涉及。

在实践GTD之后,开始从网上找些其它方面的书来看,比如管理类的、心理学方面的,以前不读书的时候也没啥感觉,但读完了几本书之后,发现自己以前是多么的封闭,很多事情早有人在书里写过,总结得全面且深刻,有些作者真是在把毕生的感悟写进了书里,而我们只需要买一本书,就可以学到他多年试错后总结的成果,真是太划算了。

我读书比较慢,从2012年算起,到现在读得比较完整的大概有近100本,其中包括10本英文小说。曾经每读完一本,就把笔记整理出来。李笑来说读书笔记作用不大,但对于以前从不写作的朋友来说仍是非常有用的。也正是这些读书笔记,让我开始有所输出,正是这些输出让我对书中的一些要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当然践行仍然是更重要的。

读的书越多,现在的我越发明白了打造多维度竞争力的重要性。

第二个收获是英语方面,曾在2015年用了半年多的时间阅读了10本英文原著,让英文水平有所提高。我学习英语的路相当曲折,本科之前没主动学过英语,成绩不好。工作后曾用SuperMemo背单词的傻办法坚持了5年多,背了8000多个词条,保证了英语水平没有丢掉。等看完这10本书之后,发现李笑来写了一本《人人都能用英语》,才明白要'用'才能学好。

如何用GTD(Getting Things Done)时间管理战胜焦虑和拖延

第三个收获是学了好几门编程语言,例如:Objective-C、Haskell、R、Go等,不仅学了Objective-C,还用它在苹果商店开发了一款AP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