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14

 温情海洋 2020-05-02

第一卷体道篇

A   第十四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捪之不得,名曰夷。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寻寻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B    现代汉语

     看不见事物,是因为事物微小;听不到事物,是因为事物稀少;摸不到事物,是因为事物太远,这是三种认识事物的感官能力,不能够强加歪曲,所以这三种感官能力合起来就是思想认识的方法。建立正确的思想认识的方法,在事物名属关系上,就不会混乱,在进一步分类研究上,就不会没有头绪,认知客观事物就要在没有经过主观意识界定的范畴中,认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所以说,只有在没有主观意识形态界定的基础上,认知事物,就不会因为主观界限而不能够认知事物的本来面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是处于未经过名属划分的似有还无的形态。在原始的形态下,似乎可以有名属界定,但却不能够真正划分名属关系。如果用这样的思想文化认知客观事物,就会明白解决事情的方法;以这样的思想文化认知,就会明白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就是社会大道的发展,进步和传承的原则。

C 各家注释

1河上公注:无色曰夷。言一无彩色,不可得而视之矣。无声曰希。言一无音声,不得听而闻之矣。无形曰微。言一无体,不可搏持而得之三者,夷、希、微也。不可致诘者,谓无色,无声,无形,口不能言,书不能传,受之以静,求之以神,不可诘问而能得也。圣人执古之道,生一以御万物,知今当有一也。

2王弼注: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虽今古不同,时移俗易,故莫不由乎此,以成其治者也。故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上古虽远,其道存焉,故虽在今,可以知古始也

3杜光庭注:非色非声,宣至道之妙,既视听之不得,乃混一以指,名虽皦昧难窥,随迎不睹,执之以理身理国,为成化之根源矣。

4林虞斋注:夷,平也。希微,不可见之意。三字初无分别,皆形容道之不可见、不可闻、不可得耳。搏,执也。三者,希、夷、微也。三者之名不可致诘,言不可分别也。故混而一者,言皆道也。此两句是老子自解上三句,老子自曰不可致诘,而解者犹以希、夷、微分别之。看其语脉不破,故有此拘泥耳。不皦,不明也。不昧,不暗也。上下,俯仰也。上下二字亦不可拘,但言此道不明不暗,上下求之,皆不可见耳。

5吕吉甫注:视者,无有也,故视之不见。虽不见也,然能玄能黄,不可名之以无色也,曰夷而已。听者,无有也,故听之不闻。虽不闻也,然能官能商,不可名之以无声也,曰希而已。搏者,无有也,故搏之不得。虽不得也,然能阴能阳,能柔能刚,能短能长,能圆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倞,能浮能况,能出能没,能甘能苦,能膻能香,不可名之以无形也,曰微而已。几物求之而不得者,或可以致诘而得之,此三者终不可致诘者也。不可以致诘,则环聪明,离形去智,而吾得之矣,则视也、听也、搏也混而为一矣。

6苏辙注:视之而见者,色也,所以见色者,不可见也。听之而闻者,声也。所以闻声者,不可闻也。搏之而得者,触也,所以得触者,不可得也。此三者,虽有智者莫能诘也,要必混而归於一,而后可尔。所谓一者,性也。三者,性之用也。人始有性而已,及其与物构,然后分裂四出,为视为听为触,日用而不知反其本,非复混而为一,则日远矣。若推而广之,则佛氏所谓六入皆然矣。

7《列子,天瑞篇》:故天地之道,非阴则阳;圣人之教,非仁则义;万物之宜,非柔则刚:此皆随所宜而不能出所位者也。故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有声者,有声声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尝终;形之所形者实矣,而形形者未尝有;声之所声者闻矣,而声声者未尝发;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尝显;味之所味者尝矣,而味味者未尝呈:皆无为之识也。

8邵若愚注:大道虚无无色,故视之不见,言其意夷远,故名曰夷。大道无声,故听之不闻,言其意希阔,故名曰希。大道无形,故搏之不得,言其意微小,故名日微。无色、无声、无形,此三者既不可致诘,细推也。故从混未分曰混而为一气而言之。其一在上,运日月风雨而不皦;见也。其一在下,厚载万物而不昧

9王夫之注:物有间;人不知其间;故合之,背之,而物皆为患。道无间,人强分其间;故执之,别之,而道仅为名。以无间乘有间,终日游,而患与名去。患与名去,斯“无物”矣。夫有物者,或轻,或重;或光,或尘;或作,或止;是谓无纪。一名为阴,一名为阳,而冲气死。一名为仁,一名为义,而太和死。道也者,生于未阴未阳,而死于仁义者与!

D本注

1本篇为体道篇之十四。阐明思想文化认知形成中的必要的感官能力,通过必要的感官能力,判断分析客观事物以及如何传承思想文化的本原认知。

2依据马王堆帛书本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捪之不得,名曰夷”,视而微,则明也;捪而夷,则解也。通行本则反,视而夷,搏而微,是不察人之感官,恰如手可以听,脚可以视,误也。捪明于摸之感官,而搏则力之形,非感官之类,后人误解,则远之又远

    “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寻寻兮不可名”,用“一者”而接续上文之大道,于此解读则明于道,先秦文体简洁的特点,显而易见;而用“寻寻”,动词状出寻觅之忙碌,而“绳绳”则有强加之义,背离思想文化认知之大道,故弃。“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以今御今,则明思想文化之途,非颠倒可用,今知今,则古知古,通于道,则传承于道与纪,后世学者误于文字之讹,而望文生义,则歪解老子,遂行道之末路。

3视,是三种感官能力,以此则为希,夷。字,追问之义,引申为强加歪曲,即是进入主观意识形态。

4一者,回归于自然大道之本原,混沌为一;其上不皦,是说进入事物的名属关系的界定不会混乱;其下不昧,是说在进一步分类研究应用,不会迷失方向,这里特别解读的是在《老子道德经》中,强,先,上,和弱,后,下等词,非汉代后汉语的解读,更非现代汉语之常用意义,先秦语言是汉语发展时期,通假,多义现象非常普遍,后世人等解读,常常以今之御今之有,背离道之本原,此一点,须精通不同时期的古代汉语不可。寻寻兮不可名,用“寻寻“写出认知混乱的样子,完全符合古代先秦汉语的状物特点,后世不明乱改文字,则贻笑大方。

5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今御今,则思想文化认知之行之用之法,正如针尖对麦芒,思想文化本质,在于行用之为,则明于思想文化大道,不明则掉入经学,理学的教育文字陷坑;以知古始,是谓道纪,以今御今,以古知古,思想文化大道的本原,是传承和发展的原则,背离,以今御今,以古知古就是违背思想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原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