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市育英学校校长:疫情下,写给学生和老师的话。

 滕训超 2020-05-02
                                              于会祥:北京市育英学校校长
写给高三学生:
                                       背起成长路上的“书包”
       在“18岁”这个“成人”的日子里,我非常高兴、非常愿意代表全校教职工,和大家说说心里话。
       咱们学校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同学们的年龄跨度从6岁到18岁。我对6岁的小同学的希望和要求是“好好吃饭、快快长大。自己的书包自己背。”
       现在我们18岁了,终于长大了;尽管高三的书包比小学一年级的重了很多,但是我们不会再简单地说“自己的书包自己背”,现在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人生成长路上的“书包”背起来?
       自己的路要自己走。我们育英学校的很多老校友,他们的父辈都是开国元勋。像毛泽东、刘少奇、陈毅等,他们都曾经是育英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在学校读书时都很自律,成人后也是靠自己的“本领”努力工作。周恩来总理曾对我们学校提出过“要艰苦朴素,不要特殊化”的要求,毛泽东主席给我们学校的题词是“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几十年过去了,领袖的要求、校友的努力,都已经沉淀为育英的文化;“育英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铭记育英的精神——祖国、真理、责任。
       每年我们高三的“成人礼”都会在“校友广场”举行,同学们都会走过铺着红地毯的“成人门”。今年的“疫情”,我们不能再举行这样隆重的成人仪式;但经历过这样谁也不愿意发生的“疫情”,相信同学们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面对未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之路,即将来临的高考只是需要我们背起的一个“小书包”。
       学校“成人门”上有两句名言:“贞心若松虚心若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是母校给18岁、即将奔向远方的高三学子的人生叮嘱。我也以此和大家共勉。

写给教师:
                                           慢慢走到别人的前面
       很多年来,我们就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协助者、指导者、对话者,可业已形成的经验让我们对这些观点并没有更深入的体会;但是,这一次突发的疫情,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学习样态:
       1.不是在我们熟悉的空间——教室;
       2.学生和老师不再是面对面;
       3.联结师生的是虚拟的网络、媒体;
       4.我们没办法直接掌控学生;
       5.学生的学习资源更宽泛......
       很多所谓的“先进理念”和“观点”,在这一次真实的疫情期间,全部到来了。我们开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一次网络技术的进步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我们很多中老年教师开起了“网络直播”(这也说明,学习力与年龄无关)。
       不管是小学老师的思考还是中学老师的感悟,道理都是相通的,特别是老师们提出的一些观点,非常有价值,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深刻启迪。这不仅是战“疫”的成果,也是重要的教科研成果。
       老师们可以抽时间回看自己的网络直播,听听自己的课,可能会有更深的感悟。做同样的工作,善于思考、勤于反思、勇于实践的人,会慢慢走在别人的前面。
       老师们的每一篇“感悟”我都非常认真地阅读了,因为阅读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有些老师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角度和深度远在我之上。我想,大家阅读完以后,也会学到很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