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改实操方略问答】55.如何做好自己的顶层设计?

 张福涛lu70kpm9 2020-05-02

如何做好自己的顶层设计?

每个学校都是各不相同的,他们的教育理念的设计也会各不相同,而且谁也不敢说,他们的设计就尽善尽美,无可挑剔。所以只要我们能考虑自己的校情实际,能充分考虑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对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理念进行重新的审视、修订、定位,都是可行的。我认为我们在学校教育理念的定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渐进性。好的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它只能来自于课改实践的积累、反思和灵感,它也是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不考虑这个问题,那么我们的课改必然会一叶障目,甚至走进死胡同。我想我们刚开始的学校不妨借鉴,甚至模仿别的学校,特别是校情与自己相近、相同的学校,然后再慢慢修定、完善,也未尝不可。

2.全局性。课改既然是对全新的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既然是整个教育体制机制的变革,那么我们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的设计时,就不能只关注课堂,只盯住教学方法的变革,而应该把它放在学校教育教学全局,通盘考虑,而不能仅仅把课改放在“改课”上。

3.目标性。学校课改理念的顶层设计,其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对学校教育目标的重新审视、修正和定位。过去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之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指向学生的成绩、分数,所以必然会片面提高他们的考试能力,忽视了他们的人格、素养和其他能力的培养和塑造。所以我们现在要更加重视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要把学生当人来看,当人来培养,培养他们作为人所要具备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4.系统性。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定位也具有系统性。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如教室、宿舍、饭堂、校园、雕塑、走廊、花草树木......;再如课堂、课间,集会、远足、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等;还如教学、德育、党团工勤妇、总务后勤、各种社团等。总之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它们的育人功能。

5.特色性。学校教育目标的顶层设计,切忌照抄照搬,简单套用。要充分考虑校情实际和学校特色,比如,你的学校是强校还是弱校,是农村学校、城区学校还是城中学校;你的学生最缺少的是什么、最害怕什么、最喜欢的是什么,教师的优势、劣势是什么,学校教育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等等。只有充分考虑到这方方面面,我们的定位才能准确。当然,我们无需面面俱到,我们可以突出其中的一点两点即可。

6.可操作性。学校教育目标的顶层设计,切忌高大空,它是可以实现的,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这一目标,最终其实主要要落实到课堂教学和学校的各种课程资源建设上。学校的一切资源,其实都是课程资源,都有待我们去开发、发现、建设和利用。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最终必须和学校的课程建设联系起来。这显然不是一下子能够完成的,所以我们不妨设计为一期目标、二期目标、三期目标......,最终目标,这样才能一步步得到落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