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踝关节(脚踝)激痛点注射治疗 踝部疼痛常常是因为小腿肌肉上的激痛点,经常踝部扭伤,特别是不是很重没有肿胀的情况下,小腿外侧腓骨肌上的激痛点会是主要原因。当你意外失足造成踝部外扭,这些肌肉就会因为过度拉伸而产生激痛点。如果用激痛点治疗法可以摆脱疼痛,它就不可能是韧带损伤。 理解和治疗激痛点的难度在于它们引起的是关联痛,也就是激痛点与疼痛部位不在一个区域。医生们常常只关注疼痛的部位,而忽视和治疗的是并非真正的病因——激痛点,它们通常离痛点很远。小腿上的11块肌肉占你脚踝、足部和脚趾疼痛的一半的原因。 激痛点注射治疗适应症 1. 关节炎 2. 踝关节炎 3. 创伤后小头骨软骨炎 鉴别诊断 1. 伸肌支持带部位的腱鞘炎 2. 中足关节炎 材料 1. 局部麻醉药: 5mL 2. 针: 0.6×30mm 操作 常见痛点 距下关节、跟腱、跟骨滑囊、跟骨前沿等。 1. 病人仰卧,膝盖45°弯曲,脚在治疗台面上平放。触诊脚踝中部和后部。向上触诊1-37.5px。在被动交换脚背和跖骨弯曲角度过程中,能触摸到一个凹陷。脚的主动移动阻止了关节线的触诊,该关节线由伸拇肌腱绷紧而显现。 2. 标记水平关节线。将病人大脚趾逆阻力抬起以确认伸拇肌腱。抬起病人脚的中部就可以容易地定位胫骨前肌肌腱。注射点定在两个容易触诊出的肌腱之间的水平关节线上。 3. 针不是垂直地刺入胫骨前沿,而是以20°倾角向上。这样可以更好的进入上踝关节。触诊关节囊之后,将针刺入关节线。无需增加压力注射局部麻醉药。在注射之前吸引是致命的错误。注射深度为50px。 每周重复一次 风险 1. 足背动脉可能会损伤,腓深神经可能会损伤或麻醉。该神经与伸姆长肌肌腱并排。 2. 严格观察:注射必须进入伸拇长肌肌腱中间。 关联疗法 1. 消炎支持绷带,例如:乌纳粘贴绷带 2. 动态整形脚踝支持,通过缓冲的脚后跟轴向缓冲 3. 电离子透入疗法 4. TENS治疗 注意事项 避免损伤肌腱和药物误入血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