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条是伤寒论第一次出现了小柴胡汤证之所以提到小柴胡汤,因为对后面一些病的运用特别多,现在的应用更广。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方七。(用前第五方。)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芍药 浅释1,太阳经证,十天以后,病人不愿意走动,喜欢躺下安静休息,这证明外表症已经解决,如果胸部和两肋疼,可以给病人用小柴胡汤。如果只是一个脉浮,没有别的症状,可以用麻黄汤。 浅释2,十日已去:十天以后,不是绝对的十天,表示病久。 脉浮细:脉上浮,并且幅度特别窄,所以说细。 外已解:表证已经消失了。 设:假设,假如。 脉但浮:别的症状没有,只有一个脉浮。 白芍 浅释3,这一条其实分成两段,第一段说病久以后脉只是浮细,没有紧促等,并且病人不喜欢活动,这证明表证已经解了,正气有一些虚弱,这样适当的补一点正气或者饮食调理,很快身体就复原了。 第二段:少阳经补胸肋,所以如果有胸肋痛是邪在少阳经,有这些症状,要给予入少阳经的药,就是小柴胡汤。而没有这些症状的时候,只是有一个脉浮,是表证尚在。直接就给予麻黄汤就行了,因为麻黄汤解太阳表证。 表证日久以后病人不愿活动,脉细浮,没有别的症状,这证明病邪没有传变,是痊愈了,这一点是要注意的。或是传变,或是不传变,或是还有表证等等,不见得表邪都传变,医者认真了解症状和脉象,做出正确的判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