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秀根 | 70年举目千“梨”,谁是你的百“梨”挑一?

 宏基果业 2020-05-03

梨是中国第三大果树,也是最具优势特色的果树之一。中国梨资源极为丰富,除西洋梨外,梨的其他栽培种均原产中国,我国生产上应用的前10个主栽品种均为中国品种;我国梨树栽培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已有3 000余年栽培历史;目前,中国梨栽培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梨树生产和科研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49年到2017年,梨树栽培面积由12.1万公顷增加到92.10万公顷,产量由35.2万吨增加到1641.0万吨,面积增加了7.6倍,产量增加了46.6倍;平均每公顷产量由4 033.5千克增加到17 817千克,增加了4.4倍,中国梨年产总量占世界的比例由改革开放前的14.3%增加到现在的67.8%。本文主要从遗传育种方面回顾发展历史、总结成果、展望未来。

不同选育技术培育的品种
引 种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先后从日本、意大利、英国、美国、德国、新西兰、比利时、韩国等国引进大量的种质资源。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我国从国外引进梨种质资源130多份,其中一些材料经过短时间的栽培试验,现已用于生产,产生了较大经济效益。如‘巴梨’‘红茄梨’‘幸水’‘新世纪’‘秋月’‘圆黄’‘黄金梨’等。

选 种

(1)芽变选种。我国通过梨芽变选种相继选出了70多个优良芽变品种(系),如‘红南果’‘早酥红’‘金秋梨’‘金花4号’等。这些芽变新品种在生产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早酥红

(2)实生选种。即为不知父本的杂交选种。通过此方法我国学者先后选育出了40多个新品种,有些在市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杭青’‘矮香’‘早生新水’等。

杂交育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约有41 个单位、100 多位专业研究人员从事梨杂交育种工作,现已选育出228个各具特色的新品种。其中一些品种已大面积栽培,给生产者带来可观的收益,为我国梨产业做出了极大贡献,其产业贡献率在50%以上。如‘早酥’‘黄花’‘翠冠’‘黄冠’‘红香酥’‘玉露香’‘中梨1号’‘翠玉’‘新梨7号’等。

中梨1号

红香酥

砧木育种

我国梨砧木育种虽然起步较晚,但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紧凑型矮化砧木中矮1、2、3、4、5号和矮化、嫁接亲和性好、易繁殖、抗逆性强的K系矮化砧木等。上述砧木的培育填补了我国没有梨矮化砧的空白。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梨科技工作者开发了与梨果实主要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2012年由南京农业大学张绍铃课题组牵头,利用‘砀山酥梨’为材料完成了世界上首个梨基因组的测序与组装,为开发更多与梨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辅助梨树育种。

经检索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共育成梨品种351个,其中通过审(认、鉴)定、登记、品种权、备案的237个。育成品种中包括杂交育成的228个,芽变育成的71个,实生选育成的43个,诱变育成的9个。其中产业贡献率最高(栽培面积在20 000 hm2以上)的品种有7个。他们分别是‘黄花梨’‘早酥’‘翠冠’‘黄冠’‘中梨1号’‘红香酥’‘玉露香’。

(本文节选自《果树学报》2019年第10期‘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梨’)

作者简介

李秀根,1958年生,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改良中心主任、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梨分会第三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梨育种协作组组长、国家经济林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果树学报》、《中国南方果树》和《果农之友》编委。先后获得“郑州市第七批拔尖人才”及“河南省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自1981年参加工作至今,从事梨科研和推广工作40年。主要致力于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新品种选育和现代栽培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先后主持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行业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重大“948”项目、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科技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农科院创新工程等研究工作。收集并保存梨种质资源600余份,培育梨新品种27个,获得国家梨新品种保护权9个、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多篇,主编出版著作4部,制订国家行业标准1项,地方行业标准4项,推广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200多万亩,取得经济效益数百亿元,为我国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梨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玉香蜜

满天红

8月脆

丹霞红

红宝石

红玛瑙

红酥宝

红酥脆

红酥蜜

红太阳

红蜜脆

红香酥

美人酥

玉香蜜

早白蜜

早红蜜

早红玉

早酥蜜

中梨1号

中梨2号

中梨4号

中梨5号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