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为什么断定“智商不等于智慧”?

 中土闲鹤堂 2020-05-04

在鬼谷子看来,智商高当然是好事情,但并不能称为智慧,真正的智慧是无为的。鬼谷子指出,“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贤、不肖”,是说有的人比较有才,有的人则比较平庸,这是才能上的差别。0%

智、愚”,是说有的人头脑比较灵活,有的人就比较愚笨,这是是智力上的差别。“勇、怯”是勇敢和怯懦,属于性格上的差别。

仁、义”,是说有的人比较仁慈,有的人重信义,还有的人即不仁也不义,这是心地上的差别。

试读0%

 

云梦山鬼谷子塑像

人在才能、智力、性格、心地上的这些差别是现实的,鬼谷子教我们,要了解研究人与人之间的这些差别,利用这些差别,就可以做到“无为以牧之”,就可以“命物”、成事。

鬼谷子把人归类分为圣人与愚人两种,圣人要始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度量对方的智谋,测量对方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至于贤良和不肖,智慧和愚蠢,通用性和怯懦,都是有区别的。

鬼谷子曰:“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亦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圣人的智慧之用,众人既不会知道也不会发现,唯智者独能明察秋毫。

哲理与人生

圣人用智,首先会思考可否,然后选择事情而为,是自为。发现不可行,选择事情而为是为他人。所以圣人之道的属性是阴的。所以说智者能成事儿,愚者能败事儿。再推导下去,灭亡就不能再生存,而危险也不会转化成安全。这都是有定数的。这就是圣人与愚人的根本差别。

常言道,天地之变,在于天高地厚,圣人的制人之道在于隐匿。不只是为了迷信忠信,仁义,是中正而已。心存大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能明白这个奥义的人,才可以与其沟通、行事。因此,利用制人之术,让远近制人无不臣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