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一例口唇干燥案

 彼案 2020-05-04

 作者:王家伟 2020-05-04

患者男,23岁,口唇干燥十余日就诊。主要症状有:口唇干燥,渴欲饮凉水,一日饮水4-5杯(600ml容量),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略干燥,无脉诊,余无不适。

【一诊】2020年4月30日问诊,处方: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方子组成:(20200430)石膏50克、知母18克、大米45克、党参9克、炙甘草9克、麦冬20克、生地20克。

处方思路:(1)口渴喜饮凉,余无不适为阳明白虎汤加人参证。(2)加麦冬、生地滋阴润燥。

服药反馈:服药一剂后,口渴多饮大为改善,一日饮2杯水,但口唇干燥无缓解。

【二诊】2020年5月1日问诊,处方:“白虎加人参汤+猪苓汤+龟鹿二仙丹”。

方子组成:(20200510)生石膏30克、知母12克、大米40克、党参6克、炙甘草6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滑石15克、猪苓15克、龟鹿二仙丹粉剂6克(人参、龟板、鹿角胶、枸杞、阿胶)。

处方思路:

(1)患者病轻药重,按我的处方设计,预期的治疗效果应当是诸证明显缓解,但是患者服药后口唇干燥改善不明显,遂调整处方。

(2)总体的治疗思路依然是滋阴泻热,合方猪苓汤一是变更了滋阴药物,生地、麦冬易为阿胶;二是增加了泻热途径:从水道泻热。

(3)龟鹿二仙丹的使用:这个方剂制成散剂,制作的时候加有阿胶。病人有阴虚的问题需要用阿胶,有时会用该粉剂替代单味阿胶,后发现该方滋阴润燥的效果就十分出色,不存在上火问题。在处理该病人阴不足的问题上,便选用该散剂。

(4)整张处方的立意,依然是滋阴泻热,滋阴药物变更为龟鹿二仙丹加阿胶,泻热则包括清阳明气分热和利水道热两途径。

服药反馈:服药一剂后,口唇干燥大为缓解,余无不适。

几点体会:

(1)疗效才是硬道理。临床上使用合方最大的问题,是治疗效果出来了,医生有时难说清楚,到底是方剂协同作用,还是某一张方剂的单独作用。自学起家的小医生,为了保证疗效,有时得从合方入手,先保证疗效。

(2)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本案例,前面分析的头头是道,但一定是这样吗?我的心里是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给病人开处方的,有时候靠的是直觉和灵感,觉得可以这么用。病人反馈不错,就要思考为什么会有用,推测可能的原因。在后续的临床治疗上,用疗效进一步检验思考结晶,最终形成经验。上一篇虚劳医案我用猪苓汤加五苓散去处理头皮屑的问题,一是以前看过相关文章报道五苓散治疗头皮屑多。二是自己在处理身体问题时,发现五苓散确实有这样的作用。接诊那例虚劳病人时,患者的主诉之一是头皮屑多,我就考虑用五苓散,在问诊过程中,患者有阴虚的问题,又合用了猪苓汤,最后通过疗效证明了我的思路是正确的。

(3)归纳总结,分享经验。我把自己的医案整理成文章,发布在“菜鸟学经方”公众平台上,目的在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悟,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这样的治疗效果和思路:一是可以拓宽眼界和思路,原来这个方子可以这么用,这个病可以这样治;二是停止把中医玄幻化,中医的原理很朴素,治疗方式很简单,也很科学。针对病人的病情,提出一个假设,根据服药反馈,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同时根据病情变化,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阴阳五行等等术语,不过是行业内部人员用于交流的专业术语,和程序员写的代码本质没差别,没必要强加太多意义。

王医生微信,问诊可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