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五行的奥秘

 繁星1 2020-05-04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万物的差异,本质上只是阴阳的多少而表现出来的信息结构上的差异。可以这么理解,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就是阴阳二气,就像构成软件的基本单位是0和1一样。阴阳二气未分之前,叫做冲虚之气,或者叫元气,而冲虚之气是由道所生。

很多人的思维惯性总是理解有形有质的东西,所以会有加减多少的概念,认为道生一,一生二,冲虚之气会减少,事实上,能减少的都是因为不足够虚,至虚之气,没有任何形质,所以减无可减。阴气形成了人的形,阳气形成了人的神,形神具备,才是完整的生命。

地球上万物的形成,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参与阳气分配的结果,所以为了表达这种影响,产生了五行学说。人,作为生命的一种,身体也遵循阴阳五行规律。研究阴阳五行就可以从根本上了解人体的运行原理,从而掌握健康的秘密。而中医,就是因此产生的学问。

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说是贯彻在整个医学的各个方面的,他是中医学的思想体系,也是中医学的思想方法,因为中医学的自然观和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的认识,以及对诊断治疗药物等的理解,无一不以对立统一的阴阳说和相生相克的五行说来加以说明和述理的。

阴阳在中医学中要表达的是一切物质的属性变化、发展规律的概括,是反映客观事物矛盾与统一这种规律的机动的代名词。因此阴阳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物质基础,所谓相对性,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至者为阳,去者为阴,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等等,这些都是很明显的例证。

由此推演,凡是一切活动的,兴奋的,明显的,在外的,向上的,前进的,无形的,热的,光亮的,刚强的,积极的事物,都属于阳的范畴。一切沉静的,抑制的,隐晦的,内在的,向下的,后退的,有形的,冷的,黑暗的,柔弱的,消极的事物都属于阴的范畴,因此阴阳的运用非常广泛,在一定的情况下或某一特征上,任何事物都含有阴阳的意义,也就是一切事物具有相对的两个方面,也可以用阴阳的理论来代表和说明,所以阴阳是一种与实际事物相联系的论理工具。

就像没有左就没有右,没有上就没有下一样,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就没有阴,它们从万物生成之前的阴阳二气再到万物生成之后的方方面面都是对立统一的存在。一切事物的存在不仅是相对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也就是说一切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变化的,所以古人用水为阴,火为阳,天为阳,地为阴来说明阴阳的相对性,又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为外而为固也,等来说明阴生于阳,阳根于阴的互根关系,也就是阴阳的统一性。

这种阴阳互根的关系,如果从人体的生理功能方面来看,是建立在阴阳相对平衡的基础上,所以说阴平阳密精神乃治。相反的,如果在阴阳其发生消长变化的过程中不能恢复其相对的平衡时便会发生偏胜,而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的病理现象,甚至产生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的不良后果,也就是有阳而无阴或有阴而无阳,势必使孤阳则不生,独阴则不长,所以说阴阳是合之则一,分之则二,对立而又统一的一个整体。

客观事物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阴阳既然可以概括一切事物,那么它就不是固定不移的,而是具有一定的转变性。例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上说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因为昼虽属阳,夜虽属阴,昼夜阴阳的转变就是阴阳对立的两面发生消长的结果。也就是说,从整体到局部,阴阳是可以无限往下细分的。

所谓阳中之阳,阳中之阴,阴中之阴,阴中之阳是说明,阳长则阴消阳消则阴长,阴阳相互更迭,消长而出现昼夜的转变。这种转变的过程又在阴阳互根的基础上发展的,故称阴极则阳生,阳极则阴生,也就是寒极会产生热,热极也会产生寒。

推之于四季气候,春天温和,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寒热温凉的更迭,实际上也就是阴阳的消长转变,古人从自然界昼夜四时的转变现象,相应的联系到人体,对某些本属于寒因寒极而产生热的症状,某些本属于热因热极而产生寒的症状等,同样常常用阴阳的道理来解释,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面有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理论。

正因为阴阳是事物的对立的两个方面,所以其中包含着矛盾因素,因为他们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所以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联系与矛盾同时存在,就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阴阳必须维持相对的平衡,如果平衡失调对人体来说那就成为病态。道德经中说的益之而损,强梁者不得其死,就是疾病的起因,损之而益就是治病的方法。

也就是大部分情况下,人们的疾病都是起于对生命的过用,所谓对疾病的治疗,亦无非是改掉错误的生活方式,恢复阴阳的平衡,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而已,总的来说中医学从理论到临床,从辩证到论治,无一不以阴阳为基础,它和五行说不可分割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五行,即水火木金土,古人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五大行星对万物生成的影响,后来又发展了这种认识从五者的不同特性,作为一切事物的规律方法和推演,事物间相互联系及其变化的一种伦理工具。

通过五行元素来解释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我们不需要记忆所有万物之间的关系,因为那是无穷尽的,而只需要记忆万物的属性,因为只有金木水火土五种,记住了万物的属性,就知道各个属性的万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即简单,有方便。

五行说的应用规律,第一是相生规律,所谓生还有滋生助长的意义,将五行联系起来,具有相互促进相互依靠的关系,这就称作相生,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深化,无有终时,五行彼此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推动发展的作用,五行相生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联系,也就是母子关系,以木为例,生我者水,则水为木之母。我生者火,则火为木之子,余可类推。

相克规律,所谓克还有致胜的意思,将五行联系起来,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的关系,这就称作相克,五行相克的规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此互相制约,循环不已,无有终时。五行相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个方面的联系,也就是内经所谓所胜所不胜的关系,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那么土就是木之所胜,金就是木之所不胜,余可类推。

五行的相生相克在正常的情况下都不会是单独存在的,相生中必须寓有相克,在相克中亦必须寓有相生,有相生而无相克,就不能保持相互间的正常平衡状态,有相克而无相生,万物就不会有生化,所以相生相克的同时存在是一切事物保持相互平衡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制化规律,制化既是制约生化的简称,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相生相克联系在一起,成为五行中相互制约,相互生化,制中有化,化中有制,亦制亦化的正常现象中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正如张景岳说,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无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可见五行的相生相克就包含了阴阳的矛盾统一,也就是相对基础上的平衡和统一的意义。

五行制化的规律为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根据制化规律,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五行的制化关系,木能生火,就是母来顾子之意。

木之生火对本身来说似乎是一种负担,但是木的本身也受水之所生,这在生我我生方面仍然是平衡的,其中水与火之间又是相克的关系,所以相生关系中又具有相克的含义,而不是绝对的相生。三角关系最稳定,在这里也是一样。

木能克土,金也能克木,而土和金之间,又是相生的关系,所以木克土,土生金,金又克木,说明了五行的相克也不是绝对的,相克之中必定寓有相生,这是起着制约而维持平衡的作用,如果没有这样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

总结相生相克的规律可以概括为,生我的克我生的,这是为了避免我不足,我克的生克我的,这是为了避免我太过。不正常,要么是不足,要么是太过,正常情况下的五行相生相克就是为了互相制约互相生化,避免产生不足和太过的不正常现象。

五行在制约规律中的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这种论理方法具有机动灵活、发展联系的特点,因此它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切事物有其正面,必有其反面,有其正常也必有其反常。五行相克的规律同样如此。

上述相生相克,五行制化即正常的现象,现在说相乘相侮就是异常现象,因为任何一行发生太过或不及,则其生与克便失去平衡状态,制约生化的正常规律就被打破,因而产生了相乘相侮的贼害现象。承有承袭之意,侮是欺侮之意。相乘与相克的规律相同但意义不同,相侮就是反克的意思。

《素问五运行大论》中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气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承之,己所胜,承而侮之。这就是有余不及皆能发生异常变化的道理。我们从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举例说明。

如果木气有余,则金不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制约,也就是金克木克不动了,木便横决而承土,也就是木克土克的过狠了,也就是制己所胜。又由于木之太过,金既不能制木,又反受木侮(侮所不胜),也就是被木反克,这是由于太过而导致五行相乘相误的反常现象。如木气不及,除了受到金气的承袭克害而外,本来土受木克,也因为木气不足不能制约土,而土反来侮木,这是由于不及而出现的反常现象。

五行说在医学的运用上和阴阳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样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主导思想。阴阳说在运用上是以对立平衡、矛盾统一为特点,五行说是以生克制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为特点。五行中的生我、我生和克我、克我都具有阴阳互根以及矛盾统一的含义。

所以论阴阳必须推及五行,论五行,同样是不能脱离阴阳,五行和阴阳这两种学说结合起来才能相得益彰地把医学上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问题加以全面的分析和说明,从而成为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