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胀、腹泻近两年,胃息肉不想做手术,中医有办法治疗吗?

 逸农农 2020-05-05
王某,女,56岁。
        
初诊:胃胀、腹泻近两年,胃镜示:慢性胃炎,胃息肉。

现症:无规律胃胀疼,腹痛,乏力,汗出,纳少,咽中有痰,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下肢肿胀,小便不利,大便稀溏,每日3次,舌淡红苔白厚。

此湿浊闭阻三焦,阳气遏阻不通之象。治当分消走泄,祛湿化浊。

      
药方:蒲公英30g,紫苏叶10g,厚朴12g,柴胡12g,郁金10g,砂仁6g,猪苓30g,泽泻15g,焦三仙30g,炒鸡内金15g,浙贝母10g。
        
二诊:
 
咽中痰减,仍觉乏力,腿肿,左侧胃脘部针刺样疼痛,嘈杂易饥。饭后胀痛,小便得出,大便尚可,偶不成形,每日1次。舌淡红苔白稍厚。
 
湿浊渐化,上方加:党参20g,枳壳10g,茯苓25g,延胡索15g,合欢皮20g,穿山甲(代)10g,山慈菇15g,郁金改为15g。

     
三诊:
 
胃痛减,食后胃胀,频频呃逆,畏寒,纳少,大便尚成型,每日1次,胸闷憋气,乏力,寐欠安。舌淡红苔白稍厚,脉沉缓。湿浊已化,脾胃虚损为本,治当温补脾胃。
        
药方:生、炙黄芪各15g,桂枝10g,白芍30g,当归8g,良姜8g,柿蒂15g,黄芩15g,木香10g,檀香10g,莪术10g,厚朴10g,浙贝母10g,远志10g,炒谷芽15g,炒麦芽15g,穿山甲(代)10g。
        
四诊:
 
服药后食量大增,偶有胃胀,大便成形,每日1次,仍觉乏力,寐欠安。舌淡红苔白稍厚,脉沉缓。
 
原方进退,加草果10g,丹参25g,仙鹤草30g。服药后患者诸症皆减,嘱服院内制剂安胃三号以健脾活血化瘀,服药后3个月复查胃镜。
        
3个月后患者复查胃镜,胃息肉消失。


胃息肉中医常辨为痰浊内阻证,除健脾行气祛痰外,尚当遵“治痰饮,当以温药和之”,故当加入温药以化气利痰。

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