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开完了,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下午回到家,闲来无事,翻拣了一下账户。 市值又创新高。 感慨很多。 精算了一下前6大持仓,名单及占总市值比率(即所谓的“仓位”)如下: 1、中国平安,14.95%; 2、国投电力,13.35%; 3、平安银行,10.67%; 4、兴业银行,8.94%; 5、雅戈尔,7.93%; 6、美的集团,4.74%。 再往下排,就是双汇集团、福耀玻璃、中国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中国信达、海通证券、张裕A、老凤祥、伟星股份等,仓位1%到4%不等;更有一些可以忽略不计的小微仓,比如欧普康视、宋城演艺、海天味业、晨光文具、顺鑫农业、哈药股份等。 林林总总,居然有20余只。 从个股股数上看,TTB的持仓真是太分散了! 这跟我一贯提倡的“三五个板块、六七只个股”的组合标准,相差太远——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差评! 且慢! 别忘了TTB好歹也是混了十几年江湖的老司机(虽然跟更老的老司机相比,还是小司机,嘿)——这番布局,还是有原因、值得推敲的! 先看原因——两个: 一是这番持仓,是14-15年股灾留下的后遗症。 股灾前我曾通过“拔鲜花种毒草”行动套出一部分现金,股灾中,我又根据股票的错杀程度,进行了相应的、大小不同的买入。股灾后期,遍地黄金。我恨不得买下所有我看着便宜的股票。这个时段的买入,谁跌到心理价位就买谁,很少一把梭,又很难集中,所以是分散性、分阶段买入的。股灾结束,形势稳定后,我又卖掉了一部分标的,进行了适当的集中。 听明白了吗,股灾中最初的持仓,比现在还分散——我估算了一下,股灾中我先后操作过四五十只股票。 二是别忘了,TTB的自我定位,就是一名普通投资者——说白了,毕竟还是一个拿工资吃饭的小小小小散户。 平时加仓买入的资金来源,就是工资、奖金、稿费等。这些新增资金大多买入了后来可以忽略不计的观察仓标的。 以前说过,我想适当地扩大一下自己的学习和关注范围。用这些散碎银子购入的标的,现阶段完全可以无视它们的存在。只有今后它们变得足够便宜了,或者足够泡沫化了,我可能才会操作它们。 值得推敲的,也有两点: 一是从个股上看,前六大持仓,共占总仓位的60.58%; 二是从板块上看,以银行、保险、证券为主的金融板块,毛估估也占到了总仓位的50%以上。如果把雅戈尔也当成一只类金融股票的话,大金融板块也同样占据了我总仓位的60%以上。 所以总体上看,我的持仓又是相对集中的。 猛一看,很分散,超常规,不符合自己的交易原则,细分析,去掉那些可以忽略不计的,总和那些可以看成一类股的标的,我的持仓又是完全符合我的组合标准的。 未来,TTB会根据形势的发展与需要,将持仓继续向低估值标的上滚动操作——就像我前番卖掉茅五滚入银行股一样。 应对股灾是一个分阶段分散的过程,牛市来临又是一个反向集中的过程。 具体的操作随时变化,永不变化的是操作的原则——也就是我在前两年常念叨的:子弹永远要打向最低估处。 总有一天你会看到,我的组合里:只有三五个板块(目前已基本实现),只有六七只个股(这个还需要努力)。 通过我的持仓,也可以看出我对当前市场的态度: 1、坚定看好低估值高股息蓝筹股的投资价值——我持仓的90%以上,集中在这类股票身上; 2、坚定看好以鑫胖为首的大金融板块——尤其是保险和银行! 3、坚定看好N形牛的未来走向——满仓就是我最基本的态度。 最后,再申明一点:前番我的第一大持仓个股是国投电力,约占总仓位15%以上,今天精算,第一大持仓已经悄然变成了中国平安。 国投没有减仓,只是因为别的股票涨了,它的股价相对于近期高位又有所回落,两相迭加,仓位比率降下来了。 中国平安今年在43元、53元附近稍微地加了点小仓,加之它今年涨幅巨大,所以仓位反倒后来者居上,攀到了榜首位置。 股票和人生一样,需要你追我赶———现在中国平安涨得好了,看多的声音也多了,可否还有人记得股灾后它曾在30-35元间磨蹭了一两年? 现在国投电力也磨磨蹭蹭,半死不活,股价不振,蔫知半年、一年、两年后不会一飞冲天? 实话实说,无论涨跌,这些股票,价格都还不高。拿着放心。 目前是牛市! 目前是牛市!! 目前是牛市!!! N形牛! N形牛!! N形牛!!! 这是TTB首先提出来的! 这是TTB首先提出来的!! 这是TTB首先提出来的!!! 大蓝筹! 大蓝筹!! 大蓝筹!!! 坚定持有! 坚定持有!! 坚定持有!!! 重要的事说三遍。 全文完。 觉得好,请打赏—— 觉得TTB还可靠,请允许我做下小广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