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动脉夹层

 山河教育网 2020-05-06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因通常呈继发瘤样改变,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现多改称为主动脉夹层血肿,简称主动脉夹层。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迄今不明。多数由于主动脉囊性中层坏死或退行变性,是造成夹层裂口的先决条件。高血压可以促使动脉夹层的发展,但血压波动的幅度是导致管壁撕裂的主要因素。老年人以中层肌肉退行性变为主,年轻者以弹性纤维缺少为主。临床上多见于高血压病人,亦可见于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疾病如马方综合征、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瓣二尖瓣畸形等,严重主动脉外伤、炎症、妊娠末期等均可引起主动脉夹层。

二、病理及分型
基本病变为中层囊性坏死。动脉中层弹性纤维有局部撕裂或坏死,有黏液样变和囊肿形成。主动脉壁分裂为二层,其间积有血液和血块,该处主动脉明显扩大,呈梭形或囊状。夹层分裂常发生于升主动脉,病变可以从主动脉根部向远处扩展,累及可达髂动脉及股动脉,亦可累及主动脉的各分支,如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多数夹层的起源有内膜的横行裂口,常位于主动脉瓣的上方,夹层与主动脉腔相通。部分病例外膜破裂而引起大出血,破裂处都在升主动脉,出血常常进入心包腔内,破裂部位较低者亦可进入纵隔、胸腔或腹膜后间隙。

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三型。
De bakey I型夹层起源于升主动脉,扩展超过主动脉弓到降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
De bakev II型夹层起源并局限于升主动脉
De hakeyⅢ型病变起源于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端,并向远端扩展,可直至腹主动脉
三、临床表现
症状

1.疼痛:突然发生夹层分离时,多数病人突感胸部疼痛,呈刀割或撕裂样疼痛,难以忍受,并向胸前及背部放射,随着夹层所累及的范围可以延至腹部、下肢、臂及颈部。少数病人起病缓慢,疼痛可以不显著

2.高血压:多数病人既往有高血压。起病后剧烈疼痛,血压可增高,但亦有因剧疼引起休克貌:面色苍白、心率加速、大汗淋漓、焦虑不安,血压常不低或增高,如外膜破裂出血则血压降低

3.神经系统缺血症状:夹层延伸至主动脉分支,如颈动脉或肋间动脉,可造成脑或脊髓缺血,引起偏瘫、昏迷、神志模糊、截瘫、肢体麻木、反射异常、视力与大小便障碍

4.压迫症状:压迫部位不同而症状各异

(1)压迫腹腔动脉、肠系膜动脉时可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黑粪

(2)压迫颈交感神经节,引起霍纳(Homer)综合征

(3)压迫左侧喉返神经致声音嘶哑

(4)压迫上腔静脉致上腔静脉综合征

(5)压迫肾动脉可有血尿、少尿及肾缺血后血压增高
体征

1.病变累及主动脉根部时,主动脉瓣的支架结构受损,可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主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脉压增大,由于急性主动脉反流可以引起心力衰竭

2.脉搏减弱或消失:一般可见于颈动脉、肱动脉或腹动脉,一侧脉搏减弱或消失,反映主动脉的分支受压迫或内膜裂片堵塞

3.夹层破裂人心包腔可引起心包填塞,可有心包摩擦音

4.胸锁关节处出现搏动或在胸骨上窝可触及搏动性肿块5.夹层破裂入胸膜腔内引起胸腔积液
四、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可示左心室肥大、一般无特异性ST -T段变。少数可出现心脏缺血、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的改变
X线胸部平片见上纵隔或主动脉弓影增大,主动脉外形不规则,有局部隆起。如见主动脉内膜钙化影,可准确测扭主动脉壁的厚度,厚度如超过10m.则可肯定此病。主动脉造影可以显示裂口的部位,明确分支和主动脉瓣受累的情况,估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严重程度
CT可显示主动脉的病理性扩张,检测主动脉内膜钙化优于X线平片。如果钙化内膜向中央移位,则提示主动脉夹层。CT对降主动脉夹层分离准确性高。
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升主动脉夹层分离具有重要意义。易确定心包积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胸腔积血等并发症。在M型超声中可见主动脉根部扩大。在二维超声心动图中可见主动脉内分离的内膜片呈内膜摆动征、主动脉真假双腔征。多普勒超声能检出主动脉夹层分离管壁双重回声之间的异常血流,对主动脉夹层的分型、破口定位及主动脉瓣的反流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MRI)直接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清楚显示内膜撕裂的位置和剥离内膜片或血栓。确定夹层的范围和分型,以及与主动脉分支的关系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可发现夹层的位置和范围,有时还可见撕裂的内膜片,还能显示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和主要分支的灌注情况。易于发现血管造影不能检测的钙化
主动脉造影证实内膜撕裂的人口和出口,明确主动脉分支和主动脉瓣受累情况,对确立诊断,实施手术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可出现溶血性贫血和黄疸。尿中可有红细胞,甚至肉眼血尿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依据急起剧烈胸痛、血压增高、突发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两侧脉搏不等,或能触及搏动性肿块,高度考虑此病。

2.结合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CT、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特点可以明确诊断。

3.在临床上尚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急性心肌梗死疼痛一般逐渐加重,部位多局限在胸骨后,并向颈部和左臂放射。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呈动态改变。而影像检查有助于主动脉夹层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
急腹症主动脉夹层的延伸可以累及主动脉或其他大分支时,可产生各种急腹症的临床表现,易误诊为肠系膜动脉栓塞、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绞痛、肾绞痛、消化性溃疡穿孔或肠梗阻等。需密切观察身体相应部位有无血管阻塞体征,超声多普勒、CT、MRI.有助于鉴别
主动脉夹层引起的怠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和反流时应与引起主动脉瓣反流的,常见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和主动脉窦瘤破裂相鉴别
六、治疗
内科治疗

1.目的:减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左室收缩速度( dv/dt)和降低外周动脉压

2.目标:有效控制收缩压在100-120mmHg,心率60-75次/分,以稳定和终止主动脉夹层的继续分离,缓解症状

3.措施

(1)镇痛:用吗啡和镇静剂

(2)补充血容量:疑有主动脉破裂者可输血

(3)降压:合并有高血压者,可选用酱萘洛尔5mg静脉间歇给药与硝普钠25- 50μg/min,调节滴速,使血压控制在治疗目标。其他药物如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卡托普利、哌唑嗪、拉贝洛尔均可选用。对合并主动脉大分支阻塞的高血压病人,因降压使缺血加重,不可采用降压治疗;如血压不高者,也不应用降压药,但可采用普萘洛尔减低心肌收缩力
外科治疗指征

1.近端主动脉夹层,已破裂或濒临破裂的主动脉夹层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

2. 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主动脉夹层仍在继续发展者

3.主动脉大分支受累或闭塞,引起脏器功能障碍危及生命者

4.主动脉夹层并发胸、腹、心包积血、出血不能控制者
注:循环系统疾病诊断公式
疾病(考点)诊断公式
冠心病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心绞痛胸骨后压榨性疼痛<30分钟,3-5分钟/次+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能缓解+ECG表现为ST段水平下移
心肌梗死胸骨后压榨性疼痛>30分钟,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大汗淋漓+濒死感+ECG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上抬高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V1-6异常
前间壁心肌梗死V1-3异常
局限前壁心肌梗死V3-5异常
前侧壁心肌梗死V5-6异常
下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异常
高侧壁心肌梗死I、aVL异常
左心衰竭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活动后)
右心衰竭颈静脉怒张+双下肢水肿+肝大
心房颤动心律绝对不等+脉短绌+心电图f波+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慌+突发突止+ECG(无P波,心率160 - 250次/分)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突发性心慌+既往发作史+ECG连续3次以上的快速宽大畸形的QRS波+心室夺获/室性融合波
二尖瓣狭窄呼吸困难(劳力性、阵发性、夜间、端坐呼吸、急性肺水肿)+急性大嫩咯血、粉红色泡沫痰+梨形心+隆隆样杂音
二尖瓣关闭不全急性左心衰竭/慢性晚期出现左心衰竭或全心衰竭+心尖部粗糙的全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腋下或左肩胛下角传导
主动脉瓣狭窄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喷射性杂音并向颈部传导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悸+心绞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Austin -  Flint杂音+周围血管征(水冲脉、Mussctz征、颈动脉波动明显、毛细血管搏动征、动脉枪击音及Duroziez征)
休克体征P↑ +Bp↓+脉搏细速+四肢发凉

心功能Killip分级:用于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状态;I级:无肺部I罗音和第三心音;Ⅱ级:肺野有啰音,但哆音的范围小于1/2肺野;Ⅲ级:肺部I罗音的范围大于1/2肺野(肺水肿);Ⅳ级:心源性休克。
心功能分级:I级:日常不受限;Ⅱ级:活动轻度受限;Ⅲ级:活动明显受限;Ⅳ级:休息时出现症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