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消化系统: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

 山河教育网 2020-05-06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临床表现及诊断

 1. 一般表现:腹痛(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如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感染中毒症状、休克及脱水表现。

  2.腹部体征:腹胀、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和反跳痛是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尤以原发部位最明显。

  3. 腹腔穿刺:急性腹膜炎诊断中,最重要的就是病因判断。腹腔穿刺液的性质有助于病因判断。

  4.直肠指检:直肠前窝饱满及触痛,表示盆腔已有感染或形成盆腔脓肿。

  5.x线检查:腹部站立位平片小肠普遍胀气并有多个小液平面提示肠麻痹,膈下游离气体提示胃肠穿孔。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治疗

半卧位

①溶液流向盆腔,减少吸收,减轻中毒症状;②使渗液局限,利于引流;③改善呼吸循环

禁食、胃肠减压

①减轻胃肠内积气,促进胃肠道恢复蠕动;②防止胃肠内容物继续进入腹腔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营养支持的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抗生素治疗

针对致病菌选用敏感抗生索,如第3代头孢等

手术原则

处理原发灶,清理腹腔,充分引流

结核性腹膜炎的病理类型

  1.渗出型:腹膜充血,水肿,覆有纤维蛋白渗出物,腹水呈草黄色或淡血性,偶见有大量乳糜性腹水

  2.粘连型(最多见):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腹膜与肠系膜明显增厚。肠襻相互粘连,并与其他脏器缠结在一起。可发生肠梗阻,严重者腹腔完全闭塞。

  3.干酪型(最少见):以干酪样坏死病变为主,肠曲、大网膜、肠系膜或腹腔内其他脏器之问相互粘连,分隔成许多小房,形成结核性脓肿:本型是结核性腹膜炎的重型。

特别提示:渗粘干,病理三,发热盗汗最常见,腹痛腹泻小腹水,血象B超腔镜诊。    

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及与肠结核的比较


结挂性腹膜炎

肠结核

发热盗汗

低热或中等度热最多见。弛张热( 1/3)、稽留热(少见)

低热、弛张热、稽留热

腹痛

持续性隐痛或钝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有时在全腹

持续性隐痛或钝痛,多位于右下腹

腹部触诊

腹壁柔韧感

无特征性表现

腹水

少量至中等量,草黄色、淡血性、乳糜性

一般无

腹块

多见于粘连型、干酪型,常位于脐周

多见于增生型肠结核

腹泻

≤3-4次/天,大便糊状。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多见于溃疡型肠结核

肠梗阻

多发生在牯连型

晚期可有,少见

肠穿孔

干酪型多见

慢性溃疡型穿孔可见

结核性腹膜炎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l.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与PPD实验:血沉是判断结核是否活动的简易指标。PPD试验强阳性对诊断有帮助。白细胞多正常。

  2.腹水:①比重>1.018。②蛋白质>30g/L。③白细胞>500x 106/L。④腺苷脱氨酶活性升高,有一定特异性:⑤普通细菌培养阴性,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的阳性率很低。⑥腹水细胞学检查的目的是排除癌性腹水。

  3.X线:腹部X线平片检查有时可见到钙化影。提示钙化的肠系膜淋巴结结核。

  4.腹部B超:可在B超定位下穿刺抽腹水,B超对腹部包块性质的鉴别有一定帮助。

  5.腹腔镜:对诊断有困难者具有确诊价值,一般适用于有游离腹水的患者。

核性腹膜炎的治疗

  1.抗结核化疗   对于一般渗出型病例,由了腹水及症状消失常不需太长时间,患者可能会白行停药,而导致复发,故必须强调全程规则治疗。对粘连型或干酪型病例,由于大量纤维增生,药物不易进入病灶达到应有浓度-病变不易控制,故应加强抗结核化疗的联合应用,并适当延长抗结核的疗程

  2.大量腹水可适肖放腹水以减轻症状。

  3.手术治疗  手术指证包括:①并发完全性肠梗阻或有不全性肠梗阻经内科治疗无好转;②急性肠穿孔,或腹腔脓肿经抗生素治疗无好转;③肠瘘经抗结核化疗与加强营养而未能闭合;④本病诊断有困难,与急腹症不能鉴别时,可行剖腹探查:

特别提示:抗结核,适放水,手术治疗要谨慎。

腹腔脓肿的鉴别要点(助理不考)


膈下脓肿

盆腔脓肿

病因

平卧时位置最低,脓液积聚

腹腔最低位,脓液积聚

临床特点

全身症状重,可刺激瞒下产生胸膜炎

伴直肠膀胱刺激症状,直肠指检可触及波动性肿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