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气健脾安神治疗胃痞不寐慢性胃炎脾虚挟湿...

 仕仕霖霖 2020-05-06
理气健脾安神治疗胃痞不寐

慢性胃炎脾虚挟湿证,以脘胀不寐为苦。治以理气健脾,佐以清心安神。

朱某,女,55岁。初诊:2008年10月2日。胃脘胀、入睡困难2月。患者近2个月来因饮食不慎,出现胃脘胀,无明显疼痛,伴恶心,睡眠差,多梦。曾在外院就诊,诊断“慢性胃炎”,予“麦滋林、奥美拉唑胶囊”等治疗,病情无好转而来诊。

就诊时见胃脘胀,恶心,纳少,食后胃胀,大便稍溏,日1行,睡眠差,难入睡,多梦,伴头胀痛,舌质黯淡有瘀斑齿痕,舌苔中根稍黄厚,脉细弦。中医诊其为胃痞,属脾虚挟湿。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患者饮食不慎,损伤脾胃,致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中焦痞塞不畅,故胃脘胀闷。

母病及子,致心火上炎,心神不安,发为不寐。脾胃受损,则水湿内停,日久从阳化热,变为湿热之邪。胃失和降,逆而上冲,故见恶心,脾胃虚损,受纳运化失常,故纳差,脾虚生湿下渗肠间,故时见大便溏薄,舌质黯淡有瘀斑齿痕,苔中根稍黄厚,脉细弦为脾虚挟湿、心火上炎之象。

法当理气健脾,佐以清心安神,拟方六君子汤加减。

处方:龙齿(先煎)、夜交藤,合欢皮,淡竹叶,川连(打)、山栀子,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法夏,甘草。水煎服,日1剂,连服7剂。

二诊(2008年10月9日):表情忧郁,懒言,服药后胃胀、恶心减轻,胃口好转,肠鸣,大便溏,日1行。睡眠改善,多梦。

上方加减再进,处方:龙齿(先煎)、夜交藤,合欢皮,台乌药,佛手,山栀子,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甘草。水煎服,日1剂,连服7剂。

三诊(2008年10月16日):表情稍自如,服药后仍觉胃胀,胃口好转,肠鸣,大便成形,日1行。睡眠改善,多梦。舌质黯淡有齿痕,舌苔薄黄,脉细弦。

上方再进7剂。四诊(2008年10月23日):表情稍自如,服药后胃胀减轻,胃口好转,大便成形,日1行。睡眠佳。

舌质黯淡有齿印,舌苔薄黄,脉细弦。上方加神曲、麦芽、甘草。再服7剂,以资巩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