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很多事情都是用看起来最笨的方法,但结果其实是最好的。

 如水138 2020-05-08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的作者——秋叶,在“如何用时间框架来安排时间”里说到:

一天的时间无非用在不同的事情上。基本上每天的重要工作,我会提前在笔记本上手记。这个本子一年一本已经坚持很多年了,之所以手记,主要的好处是印象深刻,不容易忘,用印象笔记这一类的时间管理软件,本质上的问题是让人觉得有软件提醒自己就可以把事情放心交给软件了。

而我以为这恰恰是时间管理的大忌,一件事情如果在你心里一有碎片化时间,你自然会想起它,并利用这些时间去完成你的工作的一小部分。比如我会利用一点点碎片时间构思一小段文章,但一件事借你交给软件自己不去记着,到了有碎片时间可以利用的时候,你也想不起来利用,除非软件那个时候提醒了你。

这就是一直到今天,我都坚持用最笨也是最原始的手段管理时间的原因——这样印象深刻。

在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成为我们随身携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笔和笔记本做记录似乎已经被大部分人所抛弃了。像秋叶大叔这样级别的人,用手记的方式记录时间,似乎也也是极少数人才做的事情,这就是所谓的笨方法。

有了手机这样的智能软件,我们大多数人已经摒弃了书写记录的习惯,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我已经不记得最后一次拿起笔做记录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了?也许是学生时代吧?自从有了手机这样的好东西,我再也没拿过笔做记录,不管是任何事情,都依赖于手机,不敢想象没有了手机,那要怎么活下去呀?

手机里什么都有,谁还愿意去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呢?脑袋是用来思考的,不思索就会退化,人也变得麻木不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于外界充耳不闻。谁要是拿了我的手机,我一定会和他拼命的。

自从开始阅读,爱上了读书,也爱上了写作。我喜欢把自己对生活的心得体会,感悟感想写出来。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是那种过目就忘的人,怎么也记不住,脑袋一片空白,读了也等于没读,明明是刚刚读完的一本书,心里感触多多,正要抒发抒发自己的感情,此刻脑袋却一片空白,不知道从何开起?就只好的不断去翻书查看,可是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我没有把它记下,是在第几章第几页第几节?这样繁琐重复的工作其实也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我也是在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写作的。

因为年纪大了脑袋瓜也不好使了,所以我就只好采用最原始的方法,也是最笨的方法——做笔记。我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甚至整篇文章我都会把它摘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还有老师们分享的一些读书方式方法,我也会把它摘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

你还别说,经过这么一摘抄做笔记,我还真的加深了印象,脑袋瓜也开始慢慢记忆了。在我创作过程中,不再出现像之前的那种状况了,脑袋会不断的思索,词汇语句也会不断的冒出来,时间也大大多缩短了,这也让我尝到了甜头,觉得这个笨方法对我而言是最好的。

特别是对于像我这种零基础的小白,我觉得适合就是最好的。这个看起来最笨的方法其结果是最好的。

没有捷径,就是捷径。所以现在我也一直在坚持记笔记,我会先速读一本书,然后再从头至尾的摘抄自己认为好的段落,这样慢慢的积累,写作时肚子里也有许多的词汇想蹦出来,脑袋也会思考了,所以写作的时间就缩短了,而我的碎片时间也能很好的利用起来,也不用特意再花费大片时间去用于写作了。

这样节省下来的时间又可以更好地用于阅读了,这样就可以多读几本书了,这样子循环,产出当然就越多了。我这也叫误打误撞哈。

往往我们觉得最笨的方法,其结果就是最好的。相信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就会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