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言本字考(139):娘日归泥

 行古道西风 2020-05-08

 方言本字考(139):娘日归泥

方言本字考(139):娘日归泥

   娘日归泥:章太炎提出的汉语声母演变规律。“舌上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意思是说,上古舌音声母只有“泥”纽,“娘”纽与“日”纽都是中古时从“泥”纽分化出来的结果。也就是说,普通话声母n和r(中古的娘、日二母),在上古相当于现在的n(泥母)。

   对于这个规律,我们需要注意三点:(1)安庆方言本来就n与l不分,所谓的娘母与泥母更难区分。(2)有些学者认为,娘母归泥母没有问题,日母跟泥娘也有相通关系,但是日母不能全部归入泥母,日母还是独立的。(3)跟一般的情况不一样,在r母中,方言中的某些字是中古音,普通话反而是上古音。

   一般读者可以不管这些,只要记住部分r母要读为n母就可以了。

方言本字考(139):娘日归泥

   1.尔。ěr,方言古音nǐ,读若你。例句:现在“尔”(nǐ)改写为“你”。安庆方言的“你”(恩),字源就是“尔”。

   2.绕。rào,方言古音nào,读若闹。例句:“绕”非常有可能就是方言表示散步的“闹脚”“闹闹”。“绕”,《说文》而沼切,《集韵》音扰。“而”的古音是nài,“扰”的古音是恼,所以“绕”读为nào没有问题。

   3.乳。rǔ,方言古音lǔ,读若鲁。例句:豆腐乳(lǔ)。后来,“乳”又进一步音变为“奶”,“乳”“奶”同源。

   4.扰。rǎo,方言古音náo,读若劳。例句:事情多之扰(náo)心呀。现在改写为“劳心”,是不正确的。实际上,“扰”在上古等同于“挠”,都是表示烦乱干扰。挠,náo,《说文》“扰也,奴巧切”。《释名》物繁则相杂挠也。扰、挠、恼三个字音近义近,应当是同源的。

   5.忍。rěn,方言古音nie,读若捏。例句:饭没有做好,只有先忍(nie)着。忍,《说文》而轸切。“而”的古音是nài,可见“忍”的古音是néng。后来“忍”音变为rěn之后,为了表示“忍”的古音néng,找了两个替代的同音字“能”和“耐”。实际上,这两个字就是音近,字义跟忍受毫无关系。能,néng,本义是熊;耐,nài,本义是剃须。只是在安庆方言中,“忍”的读音由néng变为nie。也就是说,忍、能、耐、而的古音是相近的。方言中还有一个表示忍受的词叫“农农”,比如:没钱盖新房子,先农农再说吧。以前考证认为这个字是“努”,现在看来是不正确的,这个字应当也是“忍”。“农”,音近néng,字义也是忍受,音义与“忍”皆合也。

   6.入。rù,方言古音nà,读若辣。例句:把这些东西一起入(nà)到包袱里。“入”的本义是进入,是表示行为的动词,通“内”,读若nà。后来“内”又作为名词表示里面,为了与动词相区分,便将表示动作的“内”写为“纳”,“纳入”成为叠词,而表示里面的“内”音变为nèi。实际上,“里”也是注音字,“里”的本义是故邑,在表示内部时,“里”就是“内”。

   7.任。rèn,方言古音nán,读若男。例句:他把责任任(nán)到自己头上。这里的“任”相当于扛。现在“任”多写为“揽”,借字也。任,《说文》如林切,《正韵》如深切。“如”又通作“而”,古音是nài,可见“任”的古音是nēn,音近nán。再者,《白虎通》“男,任也,任功业也。古男与任同音,故公侯伯子男,王莽男作任”。实际上,日、人、男、农、任几个字的古音相近,古人造字之意不言自明。

   8.染。rǎn,方言古音nǎn,读若览。例句:他身上染(nǎn)得到处都是脏。染,《唐韵》《集韵》《韵会》而琰切。“而”,古音是nài,可见“染”的古音是nǎn。

方言本字考(139):娘日归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