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作文指导:例谈审题陪伴 作文题:陪伴 审题,即作文或答题前仔细了解、思考题目内容和要求。 “仔细了解、思考题目内容和要求”,即对文题反复比较、体会,以期能尽量充实而全面地理解文题。作文题通常都是看似寻常的词语,大部分同学在写作时,往往就草草地看一眼文题,就把重点放在材料的选择上了。 比如看到“陪伴”,就觉得简单,大概“陪伴”就是有一个人在身边啊,就开始想着,写哪一个人,这个人做什么事。其实想到这里,还没下笔,作文就已经走题了。 一、查词典,辨词义。 “陪伴”在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跟在身边做伴。“跟在身边”即这个人或物是一直在身边的,不可以分离,一旦写分离,就是偏题。“做伴”这个词才是关键,即做一个伙伴。什么叫“做一个伙伴”呢?彼此平等,各做各事,只是陪在身边罢了。一旦写成一方专为另一方做事,就是偏题。这个题目的最难点是做伴的双方虽然不为对方做事,却要写出彼此精神的影响。 二、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比较。 在考场上,没有词典,无法获得准确的词解。可以通过比较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的方法,尽可能准确地理解文题。如“陪伴”的近义词“陪同”是陪伴着一同进行某项活动。与“陪伴”相比,“陪同”是强调某一件具体事陪伴,那“陪伴”就有了长时间相伴之意了。 三、拆分细辨。 “陪伴”是复合词,拆开来是“陪”和“伴”。“陪” 即伴随着,“伴”即伙伴,合起来就是伴随在身边,做一个伙伴。而“伙伴”是泛指共同参加某种组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陪伴”就是陪在身边,共同做着某事。 陪伴 徐达 清明节,和爸爸妈妈回老家扫墓。 汽车在高速上行驶,路两旁是单调的颜色。我看着窗外发呆,胡思乱想着,借以打发那可无聊的心。老爸首先打破了沉闷:“要不来下盘棋?”我转头看他:“你还带了象棋?”爸爸挥了挥手机:“现在有高科技了。”我顿时来了兴致,和爸爸一步一步地下起了棋。妈妈看见我们下棋,放起了舒缓的音乐,还时不时地询问战况如何。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我心中的无聊一扫而光,有的只是父母给予的快乐。无聊的路途因为有了爸爸和妈妈的陪伴而变得妙趣横生。 晚上,伯伯招呼我们去扫墓,我们和几个亲戚出发了。天黑漆漆的,阴森可怖。风儿吹动树叶发出悦耳的“沙沙”声,此时如同鬼哭狼嚎。汽车坐不下了,我和爸爸两个人决定走到坟地去。到那里有一条很长的路,农村落后,没有路灯,有的仅仅是天上寥寥几颗星星闪烁的微弱光芒,连脚下的路都看不清。我向前走着,脑子里闪过无数恐怖的情节。恐惧蛮横地冲进我的心理,并开始缠住了它。我本能地转头寻找爸爸的身影,他还跟着我。我波涛汹涌的内心几乎在瞬间平静下来,恐惧无影无踪。让我从恐惧中逃离的,正是爸爸的陪伴的力量。 扫完墓,回到家已经过了十二点了,我一个人躺在陌生的床,心理还残存着对黑暗的恐惧。抱着书看了好一阵子,不敢关灯。困意督促着我,我关上灯,躺下试图让自己尽快睡去。我刚闭上眼,乱七八糟的恐怖因素似狂风般席卷着我的脑海,吹乱我的心绪。妈妈看到我房间灯关了又开,知道我睡不着,就让我到他们房间。我抱着被子,跑到爸爸妈妈的房间,心中满是喜悦。躺在爸妈身边,我那晚睡得特别香,父母的陪伴给予了我彻彻底底的安心。 陪伴不一定要付出多少,只要在身边,就足够了。 提醒考场作文要点: 审清题,补完题,多点题, 分板块,抓细节,多感受, 啃材料,多变通, 慎书写,不涂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