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在发球和高压时正确恰当的手臂内旋会大大提高击球穿透力。 但除此之外,我们强调手臂内旋的重要性还是因为它能有效减少肩膀受伤的概率。从掉拍头之后到在手臂内旋之前,始终保持拍框对准前方引导向前发力,在最后一刻通过身体发力带动自然内旋手臂、集中发力扎实撞击球,使击球获得巨大的速度和力量。同时手臂内旋能更大程度的摩擦球,增加球的旋转。如果在发球和高压时没有手臂内旋,拍面过早打开呈现托盘式状态,那只能前推球拍去击球,那击球力量自然有限。当身体的力量逐渐累积传递至肩膀时,不能就此中断,在托盘状态的下还想要产生巨大的力量,被迫“出肩”发力。这会使肩膀承受的压力过大,容易受伤。而我们要做的是让力量继续传递至更小的关节,身体、肩膀、大臂带动小臂内旋、甚至是扣腕来快速释放拍头速度。大陆式握拍,在发球和高压时手臂自然下压,不但产生很好的攻击效果,而且给肩膀、手臂的压力也最小。在击球前始终保持拍框对准前方引导向前发力,避免拍面过早打开出现托盘状态。视频来源:“Daily Tennis Less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