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热下寒、体内瘀堵可以用艾灸解决吗?艾灸多了会伤阴吗?

 俏月无边 2020-05-08
《家庭实用艾灸指南》答疑直播第二期讲稿精华(上)来啦!满满干货,还提供了体内瘀堵、经络不通的解决方案哦。

Q1:下雨天可以艾灸吗?

一般情况下,当响雷很响时,如果灸着灸着就要睡着了,突然被打雷声吓一跳,这样就很伤神。响雷伴随着暴雨,而且打雷声很大,这种天气不做艾灸。其他的普通下雨天,如果能做好避风、防寒保暖工作,也是可以艾灸的。

Q2:我觉得自己经络不太畅通,是先畅通身体还是先艾灸?

如果你属于体格比较强壮、阳气足的人,一般先畅通经络后再艾灸。这样就等于打通了通路再补充能量,效果是比较好的。

但有些人的经络不通是因为身体气血比较弱,就像一条没有水的河流,河里面慢慢长草了,这个时候应该先添点水进去,然后它才有能量推动身体里不畅通的地方。

Q3:请问老师,艾灸和中医其他非药物疗法有冲突吗?比如刮痧、拔罐。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用得比较多的是艾灸和中医推拿两个作结合。推拿有两种,一种是以揉肚子为主的脏腑按摩,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做的捏脊,主要是处理太阳膀胱经筋,偶尔会处理一下胆的经筋。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已经足够应对我们日常绝大部分的慢性病、亚健康调理了。

对于针灸、刮痧、拔罐,我个人的建议就是如果有专门老师的授课,你可以跟着学习,但两者要不要结合,可以根据自己实践过程中的感觉作调整。我这方面的经验不是很多,不能给出很专业的建议。

如果你在结合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身体的状态并没有像预期那样有很明显的质的提升,可能就要作一些调整。比如有的刮痧老师强调说刮痧后不能艾灸,有的艾灸老师说艾灸之后不要刮痧,或者艾灸之后补进去的能量拔拔罐就没有了。这些老师的建议,我觉得是一种很善意的提醒,毕竟无论是刮痧还是艾灸,流派都很多。但我没有做这方面的结合,所以只能讲得粗浅些。

Q4:艾灸有顺序吗?比如从上到下,先左后右?

一般来说,很多人认为艾灸是有顺序的,要先灸上面再灸下面,先灸阳面再灸阴面,甚至还说先灸左边再灸右边。这些理论一般是一次艾灸15分钟,或一个穴位5分钟、10分钟的。这种艾灸方法跟我们课程讲的艾灸方法不一样,我的艾灸方法是:每次艾灸只灸一个点。

这个点会优先选择阳面的穴位,比如选督脉的穴位往往比选择任脉的穴位要效果好一些。但是不代表一定要从灸督脉的穴位开始。在这个过程中自灸,可以只灸任脉上的穴位,比如说在调理乳腺结节、乳腺增生时,你可能始终要守着膻中穴做艾灸。

这种时候你需要管艾灸的顺序吗?并不需要。在艾灸过程中,你的身体状态也在慢慢提升。你自己是清楚地知道艾灸能给自己一种切实的帮助的,那这时候就不用管其他说法了,只需每天守着一个点灸就可以了。

Q5:有种说法叫艾灸前要开穴,是老师课里所讲的先按揉穴位再灸,灸后再按揉一会叫封穴吗?

开穴是这样的,就是说在艾灸这个点之前,要先在这个点按揉。但我课程里讲的是先疏通经络再艾灸。比如说我要灸神门,但是神门这里的灸感没有办法抵达前胸的心前区,那我就处理他的经络易堵塞点少海穴附近。但我的这种方法只能叫先疏通后艾灸,不能叫开穴。

当你真的深入了解开穴的原理之后,要开穴,那除了使用手法按揉给心神一个提醒外,你还可以用点燃的艾条做手法。做手法的时候,用艾热轻轻叩开被灸者的心神,提醒它你这时候要艾灸了,让它慢慢把穴位打开。

那么这个过程就是你通过用艾条做手法来开穴,我觉得这种开穴方法是更为恰当的。

特别是你在帮别人灸的时候,有的人就很不喜欢被灸之前被瞎按一通,比如说用压痛点取穴法,沿着他的脊柱按时,按到他很疼,这就让他很紧张。这时候再灸,他就不放松了。

所以我建议,第一次你帮别人施灸时,要多做点手法,多花点时间,不要去按压他。除非他自己是一个很专业的人,他知道你在用这种压痛点取穴法帮他选择一些更优的有灸感的点做艾灸。如果不是的话,一般来说,用手法做开穴就可以了,而且这已经足够用了。

那什么是封穴呢?封穴就是艾灸后在灸的那个地方再按揉一下,这个叫封穴。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些说法的时候,有没有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地方按一按就可以开穴,同样一个地方再按一按就封穴了呢?其实,穴位的打开或者闭合,是由心神指挥的。

《黄帝内经》有句话说「所言节者」,这里的「节」不是筋骨的节,而是指神气游行出入的地方,就是说穴位是神气与身体跟外界沟通的出入场所。那它是打开还是关上,就像「南大门」神阙穴,它是打开还是要关上,其实是看心神的。你身体的主人是心神,心神说打开就打开,关上就关上。

当明白这一点后,你就知道很多情况下都不需要特别去做封穴。你灸完了,自己在那里休息一下,然后感觉气血归平了就起来,这时候穴位自己就会封闭的。除非是一些修行的人,他身体很敏感,这个时候会感觉自己某个地方没关上,但这个时候不需要特别去用力去揉那个位置,可以用中指轻轻抵着穴位,然后静心体会,一般1-3分钟穴位就可以关上了。

也就是说,只要你给身体一个信号,提醒它你这里还没有关上,那么它很容易很自然地就关上了。

Q6:现在艾灸工具种类很多,如艾柱直接灸的,装金属盒或管内隔灸的,电加热无烟艾等,不知道如何选择效果最好?

手持悬灸的效果很好,其他的艾灸方法我都尝试过一段时间,无烟艾以及金属盒的艾灸等等,效果都不是特别好,甚至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说金属盒很容易烫出水泡来。很多时候不但没有起到正面效果,反而使得你丧失对艾灸的信心。

Q7:请老师多介绍一些像印堂穴这类易有灸感的穴位,谢谢。

容易有灸感的穴位很多,比如我们上期答疑直播介绍过脸部的颧髎穴,它能祛斑美白。当你找到颧髎穴,闭上眼睛灸就可以了。

另外,现在很多人的颈椎都不舒服,在大椎穴附近艾灸的灸感一般都比较强烈。还有在八髎穴附近,无论女士或男士的灸感都很强。

Q8:最近一个月连续艾灸,主要以关元穴和膻中为主,这段时间每天下午都会腹痛,然后拉肚子,不知道是不是排湿的原因,请老师指教。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艾灸课程第8讲说排病反应的时候,已经讲了我们怎么去观察这个现象是不是排病反应了。排病反应它有一个特点,就是来时很甚,好像自己挡都挡不住,但是去的时候就会很爽快,就是去无踪。

如果你每天下午这样拉肚子,拉完之后身体感觉很轻松,甚至说越拉越精神,那么这个时候就非常有可能是排病反应。但越拉感觉越虚,那很可能不太像排病反应,可能在饮食上要做一些调整。

Q9:灸印堂三四天了,我觉得有点上火,喉咙干、痛,喝水量大增,舌头尖有一小白点,没明白就是啥情况,请指教,谢谢。

灸印堂之后出现喉咙干这个情况比较常见,一般是体内原来有点湿,特别是胃经有湿的人,那么他会出现有点喉咙干,喝水量大增的情况。因为不知道你原来的基础喝水量是多少,如果一直灸后不解渴的话,除了要考虑一下是否上火,还要考虑是不是受到了外感,受到外感热邪之后也容易出现喉咙痛,喝水量大增的情况。

还有你说的舌头尖起一个小白点的情况,因为我没有看到照片,所以不能判断小白点是什么情况。但我觉得你可以用课程教过的推心置腹手法来处理,它是可以把火降下去的。你在推的时候要放松,不追求力道,就轻轻地推,然后想着把火往下引就可以了。

Q10:艾灸后口鼻干、口疮、失眠,灸完足三里也没有缓解怎么办?

第一,我不清楚你艾灸了什么穴位;第二,灸足三里缓解口鼻干的效果一般。要缓解口疮的话,你说的口疮我理解应该是口腔溃疡,如果是这种情况,你可以灸一下中脘。中脘对治口腔溃疡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而如果灸后失眠的话,建议你不要在晚上太晚做艾灸。

Q11:请教一下,我的右眼前两天只是疼,今早上红肿且疼,眼角处有个小红包,开始时我认为是吹着风了,后来我又认为是我那天灸膻中和神阙灸量大了,上火了,要怎么调整呢?

右眼前两天只是疼,这个情况可能跟肝的关系比较密切,肝开窍于目。这种情况从眼睛疼发展成眼睛红肿且疼,并且发展到眼角处有个小红包,如果你不灸的话,疾病也可能发展成这个样子,眼角处则是三焦经和胆经所处的位置。

另外一种情况,可能是你灸的位置没有解除这种肝胆特别是胆经有热的情况。灸膻中和神阙能起到一个调整上焦心肺区功能的作用,灸神阙则是调整脾胃功能。那么这时候你灸的能量,补充进去的正气没有调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此时眼睛的情况还是会往前发展的。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在眼睛病位这个地方,它是相对比较固定的,你在处理时可以灸眼睛附近的穴位比如说太阳穴,太阳穴对治眼病是效果蛮好的,灸时闭上眼睛。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病位跟胆经关系比较密切,你可以在胆经上找痛点艾灸。比如说你可以灸胆经上的完骨穴,就是耳朵后边的完骨穴。

Q12:艾灸后上火应该怎么办?

首先要分清楚在艾灸之前有没有症状。

如果艾灸之前有症状,那么你灸的位置可能没有起到一个很好的阀点的作用,疾病它还是会往前发展。虽然你灸进去了,能量没有浪费,但能量没有用准,此时可能调整一下穴位,这时候所谓上火的症状就可以得到缓解。

另外是灸法很关键。

你在艾灸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自己在灸的过程中全程是有灸感的。如果你在中间换其他的工具,如艾灸盒、隔姜灸或者艾灸贴等,而且没有很明显的灸感,用完所谓这些方法之后引起的反应,你不能把它归为你是灸后上火。

第三种情况就是阴虚的人是比较容易灸后上火的。

比如说有一种阴虚是肝肾阴虚,他人到中年之后,下午潮热感很明显,热往上攻,攻的时候可能攻到心前区,很热。这个时候他可能觉得前胸位置不舒服,他就一直灸膻中附近,但它的热产生的根源其实来自于下焦肝肾阴虚,而你一直补上焦的能量,是不能解除这种午后潮热现象的。那此时你调整一下艾灸穴位,调到灸下焦的肝肾经的穴位,可能潮热感就会退得很快。而一般阴虚的人,我们建议他多灸阴经的穴位,像太溪、三阴交或者神门、内关都属于经常用到的穴位。

第四种情况就是灸后出现上火症状的人,大部分都有一个特点:体内比较堵。

除了体内比较堵,仔细观察的话,他们很多时候天天都在灸却没有适当的运动。动则生阳,但你不运动,体内的经气循行水平是比较慢的。一旦出现经气循行水平比较慢的情况,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做混元一气。特别在春天,正是练筋养肝的最好时候,大家可以趁着春天,好好把自己的筋拉开,这样你的灸感会变得更明显。

「混元一气」拉筋功法视频演示|艾灸者的自我养生训练(点击查看)

此外,如果身体有淤堵的话,推荐路新宇老师的十二经络易堵塞穴位及疏通方法(点击查看)。用这个按照路老师教的方法处理后,你再灸对应的穴位时,灸感会变得很强,并且不容易上火。

第五种情况是腹部有积块,腹部一摸一大堆硬邦邦的东西。

针对这个情况,推荐大家用推心置腹的手法来处理。具体方法是:你用大拇指大鱼际的位置,轻轻顺着膻中穴往下一直推到耻骨上沿,推的时候切记不要用力,不要憋气,每次推36下,天天做,慢慢就会看到比较明显的效果。

Q13:艾灸印堂每日感觉不同,灸处不烫时,感觉热力有时传达到胸部、腹部,有时又在后脖梗,有时只在右半身打转,请问预示着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在艾灸课程里讲得很清楚了,灸感往哪里走说明哪里需要。你的灸感到处走,第一说明你身体比较通透;第二,说明你身体需要能量的地方比较多,需要补充正气的地方比较多,希望你守住印堂穴坚持灸下去。

Q14:老师我是上热下寒的体质,怎么艾灸调理?另一位学员问到,我手脚经常一直冰凉,请问这是阳虚吗?如何使用艾灸改善?

两个问题凑在一起的话就是手脚冰凉,还有大部分人确实是阳虚,并且很可能是脾肾阳虚。脾阳虚的多发于年轻人,年轻人脾阳虚的特点就是冬天手脚特别怕凉,但是肚子和腰不是很怕凉。如果只是四肢冰凉,小肚子和后腰不是很怕凉的话,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脾阳虚。

脾阳虚还有一个佐证是什么?他一吃点凉的东西,就容易想上厕所,想解大号。这个情况艾灸的话可以选用中脘穴,中脘穴补脾阳效果蛮好。

而如果你严重到连小肚子和后面的腰都比较怕凉,那么中脘就解决不了阳虚的情况,你需要艾灸后腰的命门或者前面的关元穴补肾阳。通过补肾阳生火,让脾胃也暖起来,这叫补肾阳来补脾阳。这个供你参考,如果你确实是阳虚的情况,可以灸中脘或者灸命门。

但是现在还有一部分人,他的情况并不是阳虚,而是处于一种阳郁的状态,就是阳气被郁在体内某个地方,没有能够散布到四肢末梢去。

什么人容易有阳郁的情况?

一个是气郁的人。你老生闷气,气机不畅,但你的阳气也要通过这些通道输入到全身各处去。另外有一些是经常服用热药的人。他觉得自己身体这么怕冷,就经常去吃桂枝、附子这些热药,或者吃生姜。吃生姜能治病有一段时间很火,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这么相信单味药可以治疗全部的疾病。单味药是不能治全部的疾病的,这是一个中医常识。

但是,我观察到很多人都吃热药,越吃热药越怕冷。比如说我遇到一个人说自己吃了一年附子的,而且还灸关元,灸命门,但还是非常怕冷,怕冷到大夏天他都要裹个棉袄的程度。

我给他诊脉的时候,发现他两边寸部跟尺部的脉都比较弱,但关部的脉特别强。这种单部脉很强,就是一个地方能量特别足,而其他地方能量不够,就是阳气被郁在某个位置了。这种情况怎么办?我们经常是采用疏肝的方法。因为肝主疏泄,通过疏泄人体内气机的方法,其效果就比补肾、补脾、补脾阳的效果都要好得多。

然后我就给他选用至阳穴,在灸完两个小时后,他就明显感觉到自己全身怕冷的状况有了根本性的扭转。再次诊脉的时候他的脉就变得很平,且三部脉都比较平。在这里就提醒大家,如果你天天都在吃附子,但你越吃越怕冷,往往不是你能量不够,而是你通路不通。通路不通的情况下,建议大家调一下肝,调肝之后灸的效果会比较快地看到。

调肝的方法,除了直接灸至阳穴,或者通过灸前面的鸠尾穴透热到至阳穴,还可以经常拉拉筋,也会帮助你的阳气很好地输布到全身各处,这样就不容易形成阳郁的状态。

Q15:听说灸中脘时间过长会伤阴,是这样吗?

任何一个穴位灸的时间过长都会伤阴。但我这里说的时间过长,是在灸感已经消失的情况下,你还不停地对着那个地方烤,烤到它局部出汗,烤到它局部变得潮红,甚至烤到它出水泡,这种叫时间过长。

但灸时一直都有灸感,那个点在稳定吸收艾热的时候,这时你不能说它时间过长,就像你是一个吃半碗饭的人,你不能说人家吃两碗饭的就是过多了。但是不管怎么样,明明已经吃饱了还硬吃,那么这时就可以说你是吃撑了。

Q16:我左侧肩胛骨内侧总是疼,有时候手也举不起来,感觉有点像肩周炎,请问可以艾灸调理吗?怎样选穴?

左侧肩胛骨内侧疼,我理解是左侧肩胛骨靠近脊柱的位置疼,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劳损,多见于中年人。可以痛到说手举不起来,这个也很常见。用艾灸调理是非常好的,你直接对着痛的地方灸就可以了。如果你找不到人帮你灸的话,也可以自己搞一个艾灸架,然后固定艾条,自己再去找有灸感的点定住灸就可以了。

除了经常对着痛点做艾灸之外,另外一个方法就是建议你经常做混元一气,特别是双手上举的动作。如果你天天做混元一气的话,手上举得蛮好,还能够保持这些完成动作的能力,是不会突然出现手一下子举不起来、肩胛骨很疼的情况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