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冷知识”

 家有学子 2020-05-09

可能你背诵了那么多文言文,可是,因为不知道某个生僻知识点,就可能在阅读一篇陌生文本时遇到障碍,在考试中马失前蹄。

下面这些“冷知识”,是你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的有益补白。

01偏义复词

上海高考题中,曾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这句话中“开合”应为偏义复词,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此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眼睛都肿了,既张不开,又闭不上”的笑话。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如“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其中“出入” 偏义在“入”,意为“防备”,“出”是衬字。

02互文

互文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一般来说,它由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组成,看似说了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翻译的时候不注意,就会闹出笑话。
就像我们常说的“风里来,雨里去”,并非说“来”只在“风里”,却不在“雨里”;“去”只在“雨里”,却不在“风里”,这里是“在风雨中来去”的意思。这就是互文。
如《木兰辞》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显然不是“将军身经百战都死去了,壮士征战多年都凯旋了”的意思。《张衡传》说张衡“通五经,贯六艺”也是互文,直接译为“精通五经六艺”即可。

03反训词

古文中,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如“奉”,在“奉命于危难之中”是“接受”的意思,在“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中是“给予”的意思。
这样的词语还有:①诂:买或卖;②置:置办或放弃;③报:报恩或报仇;④从:跟随或率领;⑤纳:收进或交出;⑥遗:丢失或存留;⑦几:指数少或数多。

04“相”“见”的特殊用法

“相”“见”这两个常见词,当它们用在动词前,有一种特殊用法,即偏指人称,有人叫“偏指代词”。用小公式表示:相(见)+动词=动词+人称代词(我、你、他等)
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译成不同的人称,特别要注意与“互相(相)”与“被(见)”的用法区分开来。
如“及时相遣归”,“相+遣归”,显然不是“互相遣送回娘家”,而是“遣送我回娘家”。再如“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背”,要翻译成“慈父就离开了我”,不能当做被动句。

05复数表示法

文言文中,表示“我们”“你们”等人称代词的复数,除用“吾”“尔”等既表单数又表复数外,还有“吾(尔)+属(曹、辈)”这种形式。如:我曹、尔辈、吾属、吾党、吾侪、尔曹、尔等、若属等。千万不要把“我曹”译作“我们老曹家”,更不要把“曹”当成通假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