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执业药师中药综合通关笔记】中医外科病症的辨证论治

 山河教育网 2020-05-09

前言:

其中

中药一:共48节                               药一:49节  

中药二:共83节                               药二:57节

中药综合:56节                               药学综合:95节

药事法规:40节

第三节  中医外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要点提示】

1.各疾病的定义

2.各疾病不同证型的主要临床表现及鉴别

3.各疾病不同证型的方剂及中成药应用

一、疮疖

    定义: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范围较小的急性化脓性疾病,特征是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脓出即愈。

西医:疖、急性淋巴管炎。

证型

临床表现

治法

方药

1.热毒蕴结

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伴发热口渴,搜赤便秘,苔黄,脉数

清热解毒

【方剂】五味消毒饮舍黄连解毒汤

【中成药】连翘败毒丸、清热暗疮片、金花消痤丸。疮疖初期外治选用:小者用三黄洗剂外搽,大者用如意金黄散醋调外搽

2.温热瘀结

可发于全身任何部位,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成脓破溃,伴发热口渴、便尿黄、舌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利湿

解毒透脓

【方剂】仙月活命饮合透脓散

【中成药】牛黄醒消丸、当归苦参丸。早期可外用如意金黄散,后期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

二、乳癖

定义:乳房慢性、良性肿块,胀痛,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推之活动,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西医:乳腺小叶增生、乳房囊性增生、乳房纤维瘤。

证型

临床表现

治法

方药

1.肝郁痰凝

乳房肿块,经前增大,喜怒消长,胀痛溢乳,伴胸闷胁胀、郁易怒、苔薄黄、脉弦滑

疏肝理气化痰消瘀

【方剂】逍遥蒌贝散

【中成药】乳核散结片、乳疾灵颗粒、乳癖消片(胶囊、颗粒)合加味逍遥丸,更年安

2.冲任失调

乳房肿块,胀,经前加重,

经后痛减,月经紊乱,面色

少华

调摄冲任

【方剂】二仙汤和四合堂

【中成药】乳增宁胶囊、乳癖消片(胶囊、颗粒)合加味逍遥丸、更年安

三、痤疮

定义:颜面、胸背部黑头、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常伴皮脂溢出。

西医:慢性毛囊炎、皮脂腺炎。

证型

临床表现

治法

方药

1.肺经风热

面部粟疹累累,色红疼痛,或有脓疱,伴门千渴,莆红,苔簿黄

疏风清肺

【方剂】枇杷清肺饮

成药黄连上清丸

2.肠湿热

颜面、胸背皮肤油腻,红肿疼痛,伴口臭,便秘溲黄,舌红,静黄

腻,脉滑数

清热除湿解毒

【方剂】茵陈蒿汤

【中成药】防风通圣丸、消痛丸

3.痰湿瘀滞

皮疹颜色暗红,以节、脓肿、囊肿、瘢痕为主,经久难愈,弄质暗红或有瘀斑,芹赞腻,脉弦滑

除湿化痰

活血散结

【方剂】二陈汤合桃红物汤

【中成药】当归苦参丸、连翘败毒九

四、瘾疹

定义: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

西医:荨麻疹。

证型

临床表现

治法

方药

1.胃肠湿热

风团大片色红,瘙痒剧烈,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泄泻,舌红苔黄,脉滑数

通腑泄热

疏风解表

【方剂】防风通圣散

【中成药】防风通圣丸。外用二兰黄洗剂或青油凋敷


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刚剧,

疏风清热

【方】消风散

2.风热犯表

得冷则减,伴发热恶寒、咽喉肿

痛,脉浮数

解表止痒

【中成药】消风止痒颗粒

五、痔疮

  定义: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瘀血、扩张、屈曲形成的柔软静脉团。

  内痔:以便亦、痔核脱出、肛门适为特点。外痔:以肛门坠胀、疼痛、异物感为特点

西医:痔疮。

证型

临床表现

治法

方药

内痔

1.肠风下血

大便带血,滴血域喷射状出血,衄色鲜红,脉浮散

清热血祛风

【方剂】凉血地黄

【中成药】槐角丸

2.湿热

便色鲜红,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苔黄腻

清热利湿止

【方剂】脏连丸

【中成药】地榆槐角丸、化痔栓

3.气滞血瘀

肛内肿物脱出,甚至嵌顿,

痛,肌缘有栓,舌质晴红,脉细涩

气祛风活血

【方剂】止痛如神汤

【中成药】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4.脾虚气陷

肛门松弛,痔辕脱出须手法复位,灏色少华,少气

,纳少便溏

朴气升阳举陷

【方剂】补中益气汤

【中成药】补中气丸(合剂、颗

粒)、补气升提片

续表

证型

临床表现

治法

方药

外痔

1.气滞血瘀

肛缘肿物突.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胀痛或坠痛,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

化瘀

行气通便

方剂】桃仁承气汤

成药】消痔软膏

2.湿热下注

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咳嗽、行走、坐疼痛加剧

清热利湿

消肿止痛

【方荆】止痛如神汤

【中成药马应龙麝香痔疮膏

六、跌打损伤

  定义:因外力作用于人体,跌、打、碰、磕等原因引起的软组织损伤,筋骨损伤,瘀血肿痛等。

西医:刀伤、跌仆、殴打、闪挫、刺伤、擦伤、运动损伤。

证型

临床表现

治法

方药

1.气滞血瘀

腰部疼痛剧烈,活动受限,局部肿胀,压痛明显,舌暗有瘀斑

初期:

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

后期:

舒筋活血

补益调治

【方剂】初期用顺气活血汤;后期用疏风养血汤或舒筋活

中成药】活血止痛散、舒筋活血丸、跌打丸。外用麝香壮骨膏、狗皮膏、云南F1药膏、红药气棼剂

2.风寒湿瘀

慢性外伤史,腰部隐痛,活动受限与劳累及天气变化有笑

补益调治

温经通络

【方剂】独活寄生汤或补肾壮筋汤

成药】独活寄生丸(合剂)、养血荣筋丸。外用:麝番壮骨膏、狗皮膏、代温灸膏或正骨水

3.血阻络

伤后疼痛,活动受限运动时间长久后发作,舌紫,脉涩

止痛

舒筋活络

【方剂】身痛逐瘀汤或桃红饮

【中成药活血痛胶囊、跌打活血散、沈阳红曲胶囊、七厘散,病情较轻者也可选用三七片、云南白药胶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