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渡舟论六经提纲证:(二)阳明病

 魏征故乡人 2020-05-10

大医学馆

刘渡舟论六经提纲证:(二)阳明病

导读:六经病的提纲证,乃是《伤寒论》全书之纲领。它把三百九十八条的大法微言,而一线相贯,都交织在六经提纲证上。因此,它不仅有指导临床辨证的意义,而且又有组织全文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学习《伤寒论》先从六经提纲证开始,对它应该有深刻的了解,更要结合临床去体会它的指导意义。如果我们把六经的提纲证从理论到实践能紧紧掌握手中,则对辨证论治的方法,就有举一反三、迎刃而解的效用。

六经提纲证,文简义赅,虽寥寥数语,论证不多,却有颠扑不破之奥妙。

阳明,指足阳明胃经。吴崑认为阳明胃有受纳阳气的作用,其气向里,故能主里而又主阖。里,在此指胃肠。它是燥热之邪与糟粕相结,不能排出体外的病变。

《伤寒论》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实”,是说的病理,不是证候。据我体会,仲景不以证为纲,而以“胃家实”为纲,突出说明了阳明病应以实证为纲。为此,尤在泾才说:“盖阳明以胃实为病之正,以攻下为法之的。”他的意思是说,在临床时,如能辨出胃家实证,而会用攻下之法,那就达到了仲景抓纲治病之目的。可见尤在泾的话,是符合仲景之心意的。阳明属于腑,腑的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即饮食入胃则胃实,通过胃的腐熟和小肠的受盛化物,下移到大肠,则胃虚而肠实。只有始终保持这种胃与肠的虚实交替,才符合腑以通为顺的生理。若胃肠燥热,津液干涸,糟粕结硬,粪便变成燥屎,不得排出体外,则使肠实胃满,以致上下不得通顺,则形成阳明病的实证。

阳明病的成因,是因热成燥,因燥成实的一种病变,所以,它有大便秘结或大便难通的特点。由于大便不下,而使腑气不利,故可产生腹胀满,或疼痛拒按,或绕脐作痛。阳明燥热成实,胃肠阻滞,气机不利,故其人反而不能食;若燥热外逼,津液外渗,还可见到手足濈濈汗出,则叫做“阳明病,法多法”;若热迫津液偏渗,则可出现小便反多之象;燥热从里向外,故蒸蒸发热而不恶寒;若燥热与胃气相搏,值其旺时而争雄,故又可出现潮热而发作有时。夫胃络于心,心主神志与语言,故阳明燥热之证,又可出现神昏、谵语等证。阳明燥实,大便不通,如已成硬,也伴有转矢气的证象。

阳明病的胃家实证,其脉多见沉紧或沉迟有力,舌苔则见黄燥或生芒刺。

由此可见,阳明病的提纲证,是以燥热成实的诸证,而集中在大便秘结不通这一主要症状上。但是,阳明病大便秘结,也不是绝对的。若病人因燥热伤津,而小便不利,燥屎内结,则大便为之困难。然邪热内迫又能旁流时下,形成热结旁流,故其人大便乍难乍易。而燥热熏腾于外则潮热,熏蒸于上则眩冒,影响肺气不降而见喘息不得卧的,也属于胃家实证。所以,不要被大便乍易的现象所蒙蔽。

柯韵伯说:“阳明提纲,以里证为主……太阴、阳明同处中州,而太阴为开,阳明为阖,故阳明必以阖病为主。不大便固阖也,不小便亦阖也……”他说明了阳明胃家实而以阖证为主的辨证精神。

为此,阳明病是正邪交争、抵抗有力的亢奋阶段。仲景不从证立纲,而从“胃家实”立纲,让人抓住一个“实”字,也就自然而然地抓住了阳明病的提纲证了。

- 全文完 -

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