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岁的孩子,对任何事都将就,没动力、没目标,怎么会这样?

 竺言小聚 2020-05-11

说起这事,就不得不提起我14岁的小侄子,本应是花一样的年龄,却活出了“人生晚年”的模样。

成绩垫底,眼看中考无望,哥嫂急得恨不得跳墙,这一切对小侄子来说,好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哥嫂是什么办法都用了,打骂、吼叫、罚站、罚不许吃饭、陪写作业。甚至嫂子从拾课本,开始自学,就为了孩子做题时,能讲出个一、二、三,可孩子就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你看他时,他动笔写两个字,不看他,他就各种小动作,宁可在书桌前干坐一晚上,不愿静心写一道题。

14岁的孩子,对任何事都将就,没动力、没目标,怎么会这样?

在看看小侄子的神态,用嫂子的话说:“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样”,能躺着绝对不坐着,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要不是吃饭、上厕所必须自己来,估计这道工序都能免了。

从沙发挪到床上,各种姿势躺着,唯独不变的就是手机不离身。5.1小长假第二天,嫂嫂一怒之下,摔了孩子的手机,本想孩子会生气,闹个离家出走之类的,可小侄子根本没当回事,只不过从躺着玩手机变成了睡觉,一躺就是6天。不写作业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家长会上老师都懒得点名批评。

嫂子找我哭诉,我也确实能理解哥嫂的心情,真是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相比于学习成绩不好,孩子的这种无欲无求的状态,才真令父母抓狂。那孩子究竟经历了什么才变成这样了呢?

14岁的孩子,对任何事都将就,没动力、没目标,怎么会这样?

一、父母请自查,家庭教育不恰当的方式,磨灭了孩子的锐气

1、超限效应,让孩子烦不胜烦,产生逆反情绪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说起“超限效应”,就想起唠唠叨叨的老妈,放学一进家门,老妈劈头盖脸就是:“你看看你脏的,上那打滚去了?你们老师说你上课睡觉,怎么回事?今天作业加倍,写不完不许睡觉”。我的妈呀,你究竟想解决哪件事情?让孩子怎么回答?结果孩子只能达拉脑袋,乘机进屋,不跟你说一句话。

正所谓“人微言轻”也许就是这个道理,话太多就会降低父母的权威性,孩子没办法跟你对抗,但无声、无回应恰好就是一种反抗。

久而久之,练就了小侄子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你说你的,我就不做。

14岁的孩子,对任何事都将就,没动力、没目标,怎么会这样?

2、破窗效应,让孩子破罐子破摔

一辆汽车,如果其中的某扇窗户破了,如果不及时修补,那么破掉的窗户会越来越多,而且破坏人不会有丝毫的罪恶感。

破窗效应可以简单理解为:当一种不良现象发生后,如果不加以抑制,会导致更糟糕的后果。

我不相信小侄子天生学习就差,反观他家的教育模式,就能发现问题所在。

14岁的孩子,对任何事都将就,没动力、没目标,怎么会这样?

两个极端:

  • 好的时候,恨不得把星星摘下来送给孩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现在懒到,让他下楼买个饮料都嫌麻烦。
  • 坏的时候:打骂加讽刺,男女混合打,从不给孩子讲道理,以父母的权威强制孩子执行。

不难想象,小毛病父母视而不见,出现大问题时,父母暴跳如雷,这就形成了破窗效应。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全无,破罐子破摔,反正我就这样了,真不知是孩子的不幸,还是父母的无知。

14岁的孩子,对任何事都将就,没动力、没目标,怎么会这样?

3、习得性无助,让孩子彻底放弃了反抗

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记得有次吃饭,哥哥提到小侄子说:“小时候很乖,即便他不愿意去的补习班,你非让他去,他还是能坚持下来”。我想这种“习得性无助”大概在小时候就埋下了种子。

14岁的孩子,对任何事都将就,没动力、没目标,怎么会这样?

我们可以想象,孩子去了补习班会认真听讲吗?基本是“神游四海”,去了,当付出没有回报时,父母的责罚,让孩子感到无望。当然,哥嫂的骂不是一般的骂,我曾不止一次听到“猪”、“笨”,这类词汇,当给孩子贴上标签,孩子也就成了标签中的那个人。

重复失败、外界影响自身判断,让孩子彻底失去了动力,也没了追求。

小侄子曾对我说:“我做什么,做什么都是错的”,也许这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模样,就是父母教育失败的作品。

14岁的孩子,对任何事都将就,没动力、没目标,怎么会这样?

二、如何改变孩子的现状呢?

1、父母,请改变你的沟通方式

张口就骂,改为“三明治法”,两句“夸奖”加一句“期望”,孩子更容易接受。

李玫瑾教授曾说:“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请你们闭嘴”,关键时刻点一下,比唠唠叨叨有用。

2、父母,请改变你的做事方式

事事包办,已成为中国父母的普遍现象。不摔跤怎么会长大?只有经历过,那才是孩子自己的人生。

叫两遍不来吃饭,吃完收拾碗筷,几顿不吃饿不死。

14岁的孩子,对任何事都将就,没动力、没目标,怎么会这样?

3、父母,请尊重你的孩子

切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也许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也很优秀;尊重孩子的情绪,试着接纳它,也许你会发现,你的孩子拥有强大的内心。尊重,是心理健康的一个必要条件。

4、父母,请不要吝啬你的夸奖

父母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界,夸奖具体事物的细节、夸奖努力的过程、夸奖坚持不懈的精神。当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14岁的孩子,对任何事都将就,没动力、没目标,怎么会这样?

5、父母,请你拓展孩子的视野

如果孩子喜欢冒险,就带他体验不同的人俗风情,如果孩子喜欢安静,就让他沉浸在书的海洋中。

即便日常生活,也是融会贯通、拓展知识面的好机会。秋风吹过、树叶脱落,于是有了《一片树叶落下来》,一个讲述生命的童话故事。孩子的眼界宽了,看问题的方式就变了,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也会有更多的选择。

14岁的孩子,对任何事都将就,没动力、没目标,怎么会这样?

6、父母,请帮助孩子确立目标

一个“学渣”,再怎么努力一天,也不会考100分,制定目标,一定要贴合实际。将大目标分割成小目标,再逐一完成,给予肯定,满满的成就感,将会成为孩子的动力来源。

比如不爱写作业的小侄子,我们可不可以要求,每天专注写10分钟作业,直到每天只写完一门作业,最后发展至全部完成呢?

14岁的孩子,对任何事都将就,没动力、没目标,怎么会这样?

结语:

说实话,小侄子这种状态全家人都跟着着急,我也试过很多方式。

  • 我买来可以手工制作的精品屋送他,希望一起制作,结果成了我做,他躺着看手机;
  • 我发现他喜欢看快手,我说:我帮你拍视频,帮你剪辑吧,他回应给我个白眼;
  • 我看他玩王者荣耀,我说我带你上分吧(自认为中单还是不错的),他说:“你累不累啊?我只是打发时间”。

但至少在我的努力下,小侄子对我还是有区别的,打发下楼买个饮料,还是能使唤动,他父母就不行。

由于疫情延期,再2个月中考就来临了,真不知道哥嫂准备怎么办。

李玫瑾教授有句话:“教育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开始管!”哥嫂就是中了这点,也希望小侄子的问题,能给更多父母带来反省,好好正视下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孩子始终是受伤害的那个人。


关注@萱萱妈,让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