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问诊略说

 为什么73 2020-05-11

中医问诊略说

原创 素医 玉堂中医 今天
在中医诊断方式中,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方式,但对于初学来说,使用得最多的还是问诊,而怎么问、问什么、问多少,就成为问诊中的关键性的问题。

在我们阅读中医古籍、临床医案的时候,我们有意或无意中会发现一些现象,就是古人只告诉我们病人有了这些症状以后,用什么手段去治疗,却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去收集、整理、分析这些症状,而在当时,这些都是常识,所以古医书并不记载。

在中国古代,中医传承多数是师带徒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预备医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并掌握了很多问诊的技巧,见过很多未曾见过很多的病人与疾病,学会了很多医患关系如何处理的技能。比如病人的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时,医者到病人家出诊应该如何言谈举止来避免被传染,从而保护自己。如把病人给治坏了,治死了如何处理,给当时的太医令等达官贵人如何看病,如何说话等等。这些在当时都是行医的基础技能。但是到了现代后,由师带徒模式转变为学院模式后,缺少了这个中间环节,导致了中医很多核心的知识遗失。这其中比较关键因素就是问诊技巧的遗失。

通过对现代中医的观察,与古代问诊知识的研究发现问诊能力的提升主要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层境界按照书询问
第二层境界是有目的的询问
第三层境界是问该问的,不该问的不要问。

.照书询问(市面经方法)

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在刚开始接触临床、接触病人的时候,对于问诊,都是教科书式询问。这种询问方法最常见的就是方证对应。比如病人因咳嗽来就诊,那么我们在脑海中就会把教材中有关咳嗽的条文罗列出来,然后开始一个症状一个症状地进行筛选。(各家学说思想不同,问法就不同)(如下图)


.有目的地询问(时方法)

中医讲问而知之谓之巧,就是在告诉我们问诊时要有目的地询问。这个目的是啥?是指病人一到,放眼望去马上知道病人大概有啥问题,然后通过询问来判断自己的直觉是否正确。比如怀疑病人阳虚,就问他怕冷不。怀疑病人阴虚,就问病人烦热不。怀疑病人腰痛,就问病人腰有没有不舒服。在这个阶段,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包含各种为什么,但是其根本都有一条逻辑线,亦即是阴阳变化的规律。

.问该问的 

什么是该问的?什么是不该问的?

这个靠医者自身对人性的把握与运用,一则是保护自己,二则是辅助治疗。

如病人的病情好转需要哭,就把病人弄哭。
病情好转需要笑,就把病人哄开心。
病情好转需要怒,就要激怒病人。
病人病情好转需要吓,就恐吓病人。

《内经》称之为上堂问礼”与情志疗法。

在古代,一个医生的接触面非常的广,上到达官贵人,下到农夫走卒。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同时又能保证信息的准确传达及为收集作准备,还得保持医患关系的协调,这需要高超的沟通技巧。而这一点由于现代医院的建立,导致普通医生接触的多是普通百姓,所以对话术要求一般不高。

以上三个境界通俗来说是有所对应的,第一层对应经方、第二层对应时方、第三层杂合而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