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晋南北朝时期抵御外族

 思明居士 2020-05-1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黯淡了几多精彩,流年老去无数英雄。两汉不知不觉过去了200多年,到东汉桓帝、灵帝时,朝廷掌握实权的分为宦官、外戚两派,交替专权。宦官党有侯览、 曹节、 王甫等,他们任用私人,败坏朝政,为祸乡里,如侯览曾夺人宅舍三百八十一所,土地一百一十八顷;其兄谋财构陷无辜,聚敛上亿的财富。相对而言,外戚一党的作为士大夫窦武等人却比较清正, 因此贵族 李膺、太学生 郭泰、 贾彪等人与外戚联合,对宦官集团进行激烈的抨击。这就不可避免的贵族朝官与宦官发生党争碰撞事件,引发二次“党锢之祸”。第一次党锢之祸是166年三公向皇帝进谏,遭受到宦官的猛烈的打击。涉及其中的官员皆被贬黜。第二次党锢之祸是168年宦官对当时党人残余力量的报复,党人遭到彻底的打击,被牵连灭门者不计其数。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结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党人被残酷镇压。得宠的宦官曹节借题发挥,解释说党人危害社稷,汉灵帝刘宏大怒,扩大到全国范围清剿党人,最终这场动荡中被迫害致死的达六、七百人。

两晋南北朝时期抵御外族

168年,朝廷大肆诛杀读书党人。诏书下来后,立即逮捕范滂等人。督邮吴道到了县里后,抱着诏书,自己关在旅馆中,伏在床上痛哭。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不忍心抓捕我!”于是自己赶到监狱。县令郭揖马上拿出官印脱掉官服,想要拉着范滂和他一起逃跑。郭揖说:“天下这么大,你何必还要在这里不走呢?” 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能因为我的事连累你们大家,又使我的老母亲亡命他乡呢?”他和母亲分别,范滂告诉母亲说“仲博(弟弟)是一个孝顺的人,他负责赡养你们,我伺奉先父去,我们兄弟俩各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要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前辈李杜(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有了美好的名声又长寿,好事是不可兼得的!” 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然后他回头对儿子说:“我想要让你成为坏人,但是恶事是不可以做的。让你成为好人,但是我没有做坏事而结果却是如此。”围观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感动的留下眼泪,这一年,儒家清流的代表人物范滂才三十三岁。

两晋南北朝时期抵御外族

两次党锢之祸后,清正的官员和尚德的士族被屠杀殆尽。宦官更加为所欲为,残害百姓,因而激起民变,酿成黄巾之乱。天下割据,群雄并起,东汉最终走向三分灭亡。因为党锢之乱,士人精英被诛杀甚至灭族,此后文人的思想被迫改变。士人开始选择明哲保身,不复当年的锐气。正直谏言的人越来越少,明哲保身的人越来越多。于史官的历史上我们就能看出思想的转变,从“秉笔直书”到“春秋笔法”,最后坠落到“摧眉折腰事权贵”。这一时期,随着文人遭受的迫害,从此汉族的国民血性象股市进入熊市一样步入消退下行的通道中。

东汉末的群雄割据经中原逐鹿,三国鼎立。公元260年,司马昭窃魏,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东吴统一天下,司马氏三代英聪,历史戏剧性的却把掌握天下大船的舵交给了一个问“何不食肉靡”的白痴皇帝手中,于是皇弱王强,丑妇贾氏专权,酿成西晋“八王之乱”,到310年,原来被汉人征服安置的羯族(一胡),在首领石勒的带领下,迅速组民成军,一日之内,射杀和砍杀仓皇逃跑途中的西晋王公士庶10多万人。接着,原来投降汉朝的南匈奴(二胡)刘渊部(因投降而赐姓刘)四面纵火,把侥幸未死的20多万晋朝兵民活活烧死,并以“烤人肉”为食。公元318年,中原的广大地区被匈奴帝刘聪所占,活活勒死晋愍帝。同时鲜卑、羌、氐(与前合称“五胡”)部落乘势而起。一时间,争战不断。北方汉人民不聊生,哀鸿遍野。近千万汉蛳子因给一腔蠢羊带领被屠杀充粮至十之一二。晋室不得已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衣冠南渡,拥立西晋皇族司马睿为帝,史称东晋。

两晋南北朝时期抵御外族

公元306年,大文豪刘琨收拾散兵1000多人,逆向而行进入晋阳城,城外胡骑如蚊,围城似桶,刘琨一袭素衣,乘月登楼,吹奏胡笳,笳声忽悠扬清脆如清泉叮咚,或高吭激昂如金戈铁马。匈奴将士怀乡之情顿感,流涕唏嘘,竟然弃围而去。这位汉代中山王之后父子四人一生志图恢复汉人江山,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直至殒身报国。后文天祥诗赞曰:“中原荡分崩,壮哉刘越石。连踪起幽并,只手扶晋室。福华天意乘,匹磾生鬼蜮。公死百世名,天下分南北。”正是北方在刘琨的抵抗牵制下,东晋才得以苟息,保留得一宗汉人繁衍生息的土地。

历史何其相似,北宋时期,由于“扬文抑武”、自废武功,金兵趁势倾覆中原。宋室南迁,第二次“衣冠南渡”。而李清照遇到的就是第二次,,于夏日惊世骇俗吟叹千古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继而愤怒竭力呐喊:“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让无数大宋男儿折腰,宋之于晋血性又降若干,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两晋南北朝时期抵御外族

与刘琨几乎同时“闻鸡起舞”,河北涞水人祖逖组织族人,招纳流亡,亦耕亦战,上表司马睿,慷慨陈词表达其恢复之志,仅得千人这粮饷和豫州刺史空街,率宗族散兵荒民百余家,从京口北渡长江,船到中流,拔剑而楫誓言:“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众皆感奋,热血沸腾。渡江后驻兵江阴,冶造兵器,招募士卒。之后带着2000名武装的士兵开始北伐。首胜太丘,再克谯城。屡战屡胜,越战越勇。至建武元年(317年),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公元319年,大魔头石虎率5万羯族铁骑狼兵,妄图剿灭祖逖北伐军,祖逖与后赵兵在浚仪相持,双方相持40天粮草精光而不下。祖逖于是用计显北伐军粮草充足,后赵胡兵军心浮动,人心惶惶不可终日,遂遣大将以千头驴运粮,中祖逖在汴水埋伏,灭其运粮一部,并尽得其粮。胡兵迅速溃不成军,长恨远遁。此后,祖逖凭据封丘、雍丘多次出兵攻打后赵石勒部,使北方当时最强大最凶残的羯胡迅速萎缩。不幸的是,祖逖的北伐军在收复失地中迅速壮大也引起了东晋朝廷的惊恐,

公元321年,东晋朝廷命戴渊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此时,原来留在北方开展游击的刘琨因东晋怕其强盛不供给后援,已经失败被鲜卑匹磾杀害,祖逖目睹朝内明争暗斗,不能信任忠臣良将,猛蛳受制于蠢羊,目睹大好江山易主,汉人遍遭蹂躏而成胡人两脚之羊。国事日非而朝廷先忧内保自己荣华富贵,不计外患而贪图偏安一隅,大英雄刘琨的死更使其心急如焚,终于忧愤吐血而死。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受制于戴渊,未几就遭失败。遂至北伐大业功败垂成。

两晋南北朝时期抵御外族

742后的南宋,“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岳飞率部北伐,高唱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怀激烈,仰天长啸,欲雪靖康耻。竟被连下12道金牌诏回以“莫须有”之罪诛杀。汉人的血性被愚昧的忠君思想扼杀,被主导文化的王朝制治,于此表露无遗。而到上世纪40年代的与日本战争,国家在未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衰弱的国力军力只得进行第三次“衣冠南渡”,以图保存抗战实力,国家仍能惨胜于现代化的日本。文化的差异制度的变革,使如蛳的汉人有一个猛蛳的领导者才是制胜的关键。此亦是后话暂且不表。

东晋永和54年(349年)11月,面对异族的屠杀,“万人敌”汉人将军冉闵带领李农等,突然袭击胡羯王宫,屠尽食人魔王石虎一族,灭亡后赵。接着颁布《杀胡令》,冉闵亲率汉族血性男儿,到处大肆搜捕胡羯,一日之中“死者二十余万,尸诸城外悉为野犬豺狼所食”。建立冉魏政权,接着公元350年2月,再重申杀胡,要求各胡退出中土,各还本道,被众胡联军围攻,愚不可及的东晋朝廷竟然坐山观潮,一次恢复中国北方的机会再而三的丧失。尽管失败,冉闵保卫了北方汉人的生存空间,给江南留下汉人生息的机会,使众胡不能祸及南方。并且消灭了最残暴的胡羯,使其他胡族从中吸取教训从而重新认识对待汉人,尤其是鲜卑族的统者开始反思对汉策略。历史应该记铭记冉闵,从某个角度来评价,是这位民族英雄拯救汉族全族,是汉族得以繁衍至今的功臣。

两晋南北朝时期抵御外族

永和十年(354年)二月,桓温率军北伐前秦。永和十二年(356年)同年八月,桓温击败羌族首领姚襄,收复洛阳。进入金墉城,拜谒先帝皇陵,并设置陵使修复皇陵。

太和四年(369年)四月,桓温率步骑五万,与江州刺史桓冲、豫州刺史袁真一同北伐前燕。湖陆一战擒获燕将慕容忠。一直打到枋头,距前燕国都邺城只有二百多里,还收复了淮水以北的广大地区恢复了部分失地,打击了氐族、羌族、鲜卑族的统治者残暴统治。

太元八年(383年),氐族政权前秦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谢安,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人,全力指挥淝水之战,以8万东晋军击败八十万前秦军。淝水之战的胜利,说明汉军血性方刚,在暂时的头蛳谢家兄弟率领下,以一当十,取得从西晋到东晋最大的对外族战争的胜利,汉人的战力之强如果有正确的领导,根本就不存在外族肆虐汉人的空间。

两晋南北朝时期抵御外族

南梁普通七年(526年),著名将领。陈庆之一生未尝败绩,每次都是与兵力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方的敌军对阵周旋并能出奇制胜,曾经创造了以三千人对阵一万人镇守的虎牢关、却仅以三天攻破的军事奇迹。出征寿春,共克52城,获75000人。

大通元年(527年)十月,陈庆之与曹仲宗联合进攻北魏涡阳,大败北魏(由前秦分裂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北方政权,史称“北魏”)军。大通二年(528年),陈庆之率梁军从铚县出发,北魏济阴王元晖业率羽林军2万来援,陈庆之在考城(今河南民权东北)全歼2万敌军,俘元晖业,得粮草辎重7800余车。

两晋南北朝时期抵御外族

中大通元年(529年)四月陈庆之攻克荥阳,收缴荥阳的储备,牛马谷帛都不可胜计。陈庆之旋即进攻虎牢,尔朱世隆不敢战,弃城而逃,梁军俘魏东中郎将辛纂。中大通元年(529年)夏,魏孝庄帝元子攸为避陈庆之锋芒,被迫撤至长子。陈庆之率军先后攻克洛阳、大梁。因陈庆之军皆穿白袍,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陈庆之又以七千之众,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中大通元年冬,魏军集结三十万兵力反扑,陈庆之因孤军兵少粮缺,无法固守,带领手下人马向南梁撤退,在蒿高遇到了山洪爆发。正在渡河的梁军被洪水吞没。司马炎虽然不地道夺了曹奂的帝位,但是他本人却不失厚道,对降主刘禅、孙皓,曹奂都能锦衣玉食好宫殿,外加好仆美婢供养着,未加以残害。也能容忍臣下忤逆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