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昌江岸百年变化

 黑龙江波涛 2020-05-12

外国人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190833日在磨基山上拍照的宜昌城两张照片,似在同一地点拍摄。花点功夫,能接成一幅类似广角的全景。

梦回三峡:宜昌江岸百年变化

190833日,威尔逊在磨基山拍照的宜昌

宜昌老城的轮廓,显而易见。老城墙沿江而立,跟江边码头贯通,使城市跟码头连在一起,是名副其实的码头城。蜿蜒的城墙从小南门(义昌门)开始,成弧状连接着大南门、东门。在皑皑白雪中,城墙显得格外清晰。大雪之后,城外南湖水位不高,湖边斜坡积雪。桃花岭上,一半郁郁葱葱,一半白雪茫茫。

最为醒目的是宜昌沿江建筑。这些建筑从镇江阁开始,沿江岸排向下游。这些建筑中,有洋房,有平房,还有吊脚楼。

观看图片,宜昌码头“帆樯如林,首尾相接”的繁荣景象十分醒目。江面停靠的木船,有零散的,也有排列十分整齐的。几十艘木船船舷相连地排列,一艘接一艘从岸边伸向江心。数一数这种整齐排列的木船,至少十几排。江面上除了帆船,还有蒸汽轮船出入港口。

看到威尔逊这幅画面,我猛然想起自己2016年春节期间,也曾在磨基山上拍照过宜昌城。拿来比较一下,视角相似,真个是穿越108年时间,宜昌老城及江岸一带的变化对比照!

 

梦回三峡:宜昌江岸百年变化

2016216日,笔者在磨基山拍照的宜昌

梦回三峡:宜昌江岸百年变化

两张照片对比

站在磨基山上看对岸:一百年多年前的沿江平房和吊脚楼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今代替它的是整齐的坡形江岸与郁郁葱葱的滨江公园。一百年多年前蜿蜒的老城城墙成为历史,如今代替它的是比肩而立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的街道。

站在磨基山上放眼宜昌江岸,江边百年前林立的帆桅,全然消失得干干净净。眺望江岸:镇江阁下,轮渡码头没有了。顺流而下独立从江岸伸向江心的趸船有三峡通航局庙咀办事处、水文水利趸船、海事趸船、中水门过闸登记趸船、宜昌航道管理处趸船、中国渔政趸船、长江公安趸船……直到夷陵长江大桥。这些江边趸船似乎在说——这里依然是水码头。

今天的宜昌码头告诉人们:葛洲坝、三峡大坝的修建,宜昌由百年前的水码头,摇身变成了神州电都。码头不再是宜昌唯一的交通枢纽。航空、高铁、高速公路、城乡公路等更多快捷的交通工具逐渐凸显更强大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