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频说“宋” 01 | 邓小南:“立纪纲”与“召和气”——祖宗之法的两轴

 投沙斋 2020-05-12

在现代人看来,宋朝是一个评价两极、让人有些“疑惑”的朝代。一方面,由北宋到南宋,江山不整、“积贫积弱”,历史的书写伴随着国仇家恨、仓皇北顾;一方面,两宋之际文化昌明、思想活跃,在士人政治与人文艺术诸领域都极富特色,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样一个“弱势”的王朝,如何达到陈寅恪先生所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境界,当真引人深思。

本周“三联学术通讯”围绕“宋朝”这一热门话题,推出四期音频专辑。分别邀请北京大学历史系邓小南老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张鸣老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杨立华老师、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江湄老师,从宋代政治制度、宋词审美、理学五子和士大夫风气这四个不同角度,为大家呈现一个层次丰富、滋味醇厚的宋朝。


邓小南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著有《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朗润学史丛稿》等多部著作。


“立纪纲”与“召和气”

祖宗之法的两轴

邓小南:立纪纲与召和气.mp3 来自三联学术通讯 12:20

大家好,今天我们简单的谈谈宋代“祖宗之法”里边的两轴,也就是“立纪纲”和“召和气”。两宋时期对于“祖宗之法”的重视和强调,可以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宋人心目中的“祖宗之法”,或者也被称之为“祖宗家法”,这个是指赵宋王朝的列祖列宗,他们留下来的一些法度和精神原则。其中既包括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也包括统治者对人、对事的一些基本态度,既包括相互制衡的制度、规矩,也包括不同层次的具体章程。

“祖宗之法”的出发点在于防范弊端,主要的目标是希望能够保证政治格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这样的一套法度规矩,并不是预先就设计好了完整的蓝图,也不是一两位开国君主他们聪明构想的结果,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不断的磨合、融汇、确认而丰富起来的。可以说它体现着赵宋一朝的政治经验。

宋代生于忧患,长于忧患,并不是中国历史上国势强劲的时期,但是它却是文明发展的一个昌盛时期。就疆域的广度而言,宋代所完成的和前代相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实际上是形成了又一个南北朝的局面。而宋代朝廷对内统治所达到的纵深的层面和控制的力度,应该说是前朝难以比拟的。此后的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严重的内部分裂格局。

北宋地图

南宋地图

我们都知道赵宋是从五代走出来的。五代,五个王朝十四位皇帝,政局动荡不安,一共只存在了五十三年。北宋建国以后,北部始终都面对着劲敌。决策集团对于自身的实力、面临的形势、潜在的对手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所以他们能以比较理智的态度,采取相对宽缓、平和的方式,化解了很多棘手的矛盾,相对平稳地实现了中央集权。同时也为国家日后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奠定了相对稳定、宽松的政治基调。宋初政策的立足点,是防微杜渐,通过防范弊端来维持政治局面,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定。我们可以观察到当时集中军政权、行政权、财政权很多的做法,那么在这些做法的背后,有哪些成功的原则呢?

我个人觉得,统治政策中“立纪纲”——或者说“立纲纪”——和“召和气”的互补,可以说是重要的两轴。所谓的“立纪纲”,在宋人心目中指的就是订立规矩、制度。“召和气”呢?就是指能用仁义、仁政来感召天地,使万事万物都充盈着自然和谐之气。这两端并行并举,相辅相成。在北宋中期的时候,司马光在他的《涑水纪闻》这部笔记里边曾经记载说,赵匡胤当了皇帝以后,曾经跟他周围的臣僚说,五代的周世宗防范政权被颠覆,他就把军事将领里边凡是方面大耳这些有帝王相的都除掉了。而赵匡胤说,我当时成天就侍奉在他身边,并没有被他除掉。也就是说,追求长治久安,如果仅仅从辨识个别人物入手,显然不能奏效。这个例子也让我们感觉到,作为从五代时期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杰出人物,宋太祖这一代人通过不断地总结教训,已经有了和前人不同的解决动乱的思路,开始理性地思考,应该如何防范朝代的频繁更替和社会的动乱。正是在这种理性和务实的基本精神影响之下,才奠定了北宋初期的发展基调。

左:司马光(1019-1086);右:范仲淹(989-1052)

宋太宗取代太祖,有一些不正常的情形,但是,他还是继承了他兄长的事业,安定了赵宋的统治。宋太宗在他的即位诏书里边把他要谨守的法度、原则概括成为八个字,就是“事为之防,曲为之制”。也就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要预先做出防范,要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这恰恰体现出“祖宗之法”的核心原则,就是以防微杜渐、防范弊端为基本精神。宋代的政治倾向,总体上说比较因循保守,谨慎小心而瞻前顾后,和这样的一种原则是有明显的关系的。

宋代的基本制度,在宋真宗、宋仁宗的时期,逐渐成熟了。仁宗亲政以后,凡事讲求“祖宗之法”的做法,越来越普遍。一方面,有纪纲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也有仁义和气的贯彻。我们试着以科举制度作为一个例子,来看看宋代的“立纪纲”和“召和气”相辅而行的具体的做法。

宋朝科举考试图

科举呢,古代其实被称之为贡举,是出现于隋朝的,唐朝已经相对成熟了。到了宋代,考试制度的操作更加严密,而面对的群体更加开放了。当时也发展出弥封、誊录这样的一些技术手段。弥封就是糊名,参加考试的举子答卷以后,监考的官员就把考卷上填写的姓名、籍贯都封粘起来,到阅卷完成了,决定了录取的名次之后才能拆封,查对姓名、公布成绩,这样来杜绝营私舞弊的可能性。后来进而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就是重新再抄一遍。考官阅卷的时候只看副本,为了避免誊录有误,还要找一些人专门去核对。那么我们就看到,糊名、誊录无疑是制度严密化的体现,让我们注意到当时不惜工本的这类做法。另外,制度的设计如此严密,当然是以一定程度的权威性、公正性作为目标的。正因为制度走向严密化,科举才能向更多的读书人开放。制度的设计蕴含着追求和气的精神,制度的执守,则成为“召和气”的保证。 

北宋前中期,一些士人“寒俊”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得以崛起于政治舞台。像我们熟悉的范仲淹,读书期间家境清寒,断虀画粥,坚持学业。欧阳修四岁丧父,家里边也十分清贫,只能拿芦苇杆在地上学着写画学字。那么这些人物都是通过科举晋身的,他们参政议政显示出敢当天下事的气概,后来就成为宋朝出色的政治人物。

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新的社会秩序也就随之建立。居官的人得不到世代相承的保障,而缺乏家世背景的平民,他们的资质和能力,在社会上得到了更多的承认。竞争里边脱颖而出的人得以进入仕途。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有所改善。我们都知道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面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不仅仅是由于他们个人的道德情操所致,还因为这些优秀士人的心中,天下是中国的天下,群臣的天下,万姓的天下,而不是皇帝个人的天下。对于这个天下,士人们都有一份深切的关怀和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当时大量的科举落第的人,事实上也承担着在民间启蒙文化的这样一种责任。

宋仁宗临兰亭集序碑

宋仁宗统治的期间是宋代历史上相对承平的时期,当时像范仲淹、富弼、石介、司马光这样的一些人,其实都对他有过很多批评,并不认为仁宗是祖宗法度的模范的继承者。然而到了数十年以后,宋仁宗的形象却有明显的转变,在哲宗朝俨然成为祖宗之法的化身,成为后世帝王所应该直接取法的榜样。当然数十年之前的仁宗之政是不可能有变化的。真正有所变化的是一些士大夫对于仁宗之政的认识和感觉。而这种感觉的转变,应该说和王安石变法在士大夫里边激起的反弹有关。

南宋的后期,有一位学者叫做吕中的,在他的《皇朝大事记讲义·治体论》这一篇里边,称赞宋代的祖宗以来,将仁义和纪纲相互融汇,二位一体,仁义和气的精神渗透在纪纲之中,通过制度的运行得到贯彻;而纪纲制度的原则也在仁义和气的流布之处体现出来。总之,宋代“祖宗之法”的主要目标在于保证政治格局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它以感召“和气”为念,希望政局平和,而警惕变乱的代价。基于这样的一个立意,宋代的士大夫也始终关心着“纪纲”的建设,身体力行,贯彻着维系和制约的原则。

今天我们就简单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