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阳

 王子书屋 2020-05-12

禹贡》中雷夏泽东南岸,上古曰成,五帝时代曰平阳;西周文王第七子叔武封此为成国,称成阳。春秋成国亡,复称平阳,为魏国东境重镇。秦、汉、魏、晋、北朝为济阴郡成阳县,北齐废县;隋文帝于成阳故城复置县,因地近雷泽,曰雷泽县;唐、五代、宋、金八朝因之。金正隆雷泽城圮于黄河,降为镇,金、元称雷泽镇。明洪武初,河决双河口,淹雷泽镇,仅余三尺城墙。明于此置屯田,曰平阳屯。清代胡姓于此设集市,改称胡集。[1]

考证

文献称:“华胥履迹雷泽生伏羲于成,纪蛇首人身。”雷神即龙,是以龙为图腾的氏族。伏羲是龙的儿子,中华人为龙的传人自伏羲始。2008年春,山东省考古所发掘成阳故城,发现距今7000年前后的北辛文化,为伏羲生于成找到考古学依据。
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引《尚书》曰:舜生姚墟。《传》曰:姚墟在济隂郡成阳县,帝颛顼之墟。两千年来,古今学者对这两条记载从未提出过质疑。2008年山东省考古所在成阳城内发现尧舜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址和城西尧王寺遗址,这为“舜生姚墟”在考古学上找到了依据。
按古文献,古代帝王为龙子者仅有伏羲、炎帝、尧帝、刘邦四人,可证其为一脉相传。汉《帝尧碑》记:帝尧之先是炎帝块隗。太祖至其父亲,名字无考。其母亲是有虞氏之女陈丰氏庆都。

尧舜故里

《史记》载:“昔作于成阳,渔雷泽,汤止于亳。”史学家认为,尧兴起于成阳,以此为都,德治天下,晚年禅天下于舜,舜又都此;舜又禅禹,禹继而都此。夏启家天下,西迁濮阳。地质勘探,成阳城地下9米——15米,有6米红黄沙五花夯土城墙,是为尧舜禹时期都城之墙。
《吕氏春秋》:“尧葬谷林。”汉学者高诱注云:“成阳有谷林。”《汉书·地理志》:“济阴郡成阳县有尧冢、灵台,《禹贡》雷泽在西北。”《皇览》:“尧陵在济阴郡成阳县。”北魏《水经注》:“尧陵在成阳城西二里,尧母陵(灵)台在尧陵南一里。”成阳尧陵是中国文献最早出现的尧陵,是两汉皇帝春秋祭祀之陵。历代地理文献记载确凿,今有汉尧陵五碑传世,又有近年出土尧陵中山夫人残碑为证。
该陵废于北齐,唐贞观重祭;又废于五代,宋重祭,金、元黄泛不祭,遂被佛、道占有。明弘治朝欲重修曹州尧陵,因故未果。清乾隆拨银重修,因尧陵东西两条黄河所阻,遂移往鄄城富春竹林寺,是为清濮州尧陵。
2008年山东省考古所对尧王寺村尧陵遗址进行了勘探,证明是面积达四万平方米的龙山文化遗址,文化堆积厚达11米,可证有虞氏在其上生活年代之长。
《竹书纪年》:尧禅舜后居陶丘。又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史通》:“舜囚尧于平阳。”汉儒郑玄曰:“尧晚年自陶回游成阳,死而葬焉。”以上文献可证,帝尧晚年回到成阳,死后葬在姚墟之上,故尧陵龙山文化遗址是舜出生之姚墟。
帝尧是以龙为图腾的伏羲、炎帝之后,帝舜是以凤为图腾的太昊、颛顼之后。胡集镇集伏羲、太昊中华龙凤文化于一镇,伏羲生此,炎帝采药于此,帝颛顼、帝舜生于此,尧舜都于此,尧及尧母葬于此。古成阳是中华人文祖源圣地。无可争议。

公祭尧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