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学颜体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比较他们的书风有何差异

 灵芝才子 2020-05-14

颜真卿楷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巅峰。唐代及唐以后,学颜楷的书家无数,所以说颜真卿书法对后世书法发展的影响巨大!纵观中国书法史,学颜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有晚唐的柳公权,北宋苏轼、蔡襄,五代的杨凝式,晚明的董其昌,清代的刘墉、何绍基、钱南园,近代的谭延闿、华世奎等等。这里所列并不全,每时期举一二例最突出的。以下我们比较一下他们学颜出来的书法风格: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人。中唐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欧颜柳赵”之一。他在学王羲之基础上,再学颜真卿、欧阳询,继追魏碑斩钉截铁之势,融汇新意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颜真卿一起有“颜筋柳骨'之称。

△柳公权《玄秘塔碑》

杨疑式(873-954),字景度,号虚白,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末五代时期宰相、书法家。

杨凝式宗师欧阳询、颜真卿,而自成一派。其代表作《韭花帖》为行楷书手札,通篇布局疏朗,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字里行间布自较大又能相互顾盼,清秀洒脱被称为天下第五行书。他在书法史上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

△杨疑式《韭花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如果从用笔上去推究,苏字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颜真卿的笔法,落笔沉着稳健,行笔涩进,提按转折凝重,故线条圆润丰实而富有内涵。只是其运笔兼使副毫,多参了侧锋,转换迅疾,幅度加大并以转笔为主,点画开展而丰厚。这是苏轼继承并弘扬了颜用笔的“外拓法',提出了“短长肥瘦各有志,玉环飞燕谁敢憎'的书学主张。

据载,苏东坡『少时规摹徐会稽,笔圆而姿媚有余;中年喜临写颜尚书,真行造次为之,便欲穷本;晚乃喜学李北海,其豪劲多似之』(黄庭坚《山谷集》)。

下图是苏轼天下第三大行书的《寒食帖》局部,不妨从其笔划部分观察比较。

△苏轼《寒食帖》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书法“宋四家'之一。“宋四家”之中,黄庭坚称东坡本朝第一,苏东坡称蔡襄为本朝第一。自古有文人相轻,亦有文人相谦。事实上,蔡襄排在“宋四家'末位,即便如此,也相当了得名重当时、留芳百世了!

蔡襄可以说是颜真卿的铁粉,其书虽有自家风格,但下笔构字,处处有颜楷影子。史上对他的评价很高。有史料记载,欧阳修对蔡襄书法的评价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欧阳修说:“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欧阳文忠公集》)黄庭坚也说:“苏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山谷文集》)。可见蔡襄德行和官品均高。

△蔡襄《大研帖》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他早年学书法,独钟颜《多宝塔碑》,后来行书以二王为宗,吸收颜真卿、米芾、杨疑式、赵孟頫之所长,草书植根于颜真卿《争座位帖》和《祭侄文稿》,并有怀素的圆劲和米芾的跌宕。董其昌书法造诣很高。

△收录在《三希堂》里面的董其昌《传赞》局部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高密县人。清代著名书法家,也是“清四家'之一。

大家知道宋代的“宋四家”,但可能对“清四家”较为陌生,“清四家'就是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他们被称为清代四大书法家。

刘墉是帖学集大成者,他初学赵孟頫、董其昌,后学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继而取钟王之长,还深得魏晋小楷的风致。刘墉书法特点墨浓笔画厚,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一格。

△刘墉“乐无饮且”联

钱沣(1740-1795)号南园,字东注,云南昆明人。南园先生少年家贫,勤奋苦读,书法宗师颜真卿。于乾隆三十六年考上进士,后进入翰林馆十年。

他德高才隽,书画之名,享誉海内,其书被称为“钱体”,他学颜,后又熔欧阳询、米芾等书风为一炉,形成自家风格,是数百年来学颜真卿最得其意的书家。在清代书坛有重要的地位。

△钱南园书法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媛叟。清代道光时期进士,官编修。何绍基书法亦被称为清代第一。

清杨翰《息柯杂著》称“何子贞书专从颜清臣问津,积数十年功力,探源篆隶,入神化境”。

下图的对联以颜体为基调,用笔沉稳,结体自然天成,力鼎千钧。其势重若山安,笔划筋骨内含,整体雄强壮丽。

△何绍基对联

华世奎(1863-1943),祖籍江苏无锡,后迁居天津。以书法名世的近代著名书法家。当年书写一米大字“天津劝业场”,声名远播。天津“八大家”之一,这里所说的“八大家'并非指书法,而是指早年天津一带的豪门巨富八个家族。

华世奎书法取颜楷之骨力和气魄,书风雄伟、壮丽、强健。

△华世奎对联(局部)

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陈三立、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生于浙江杭州,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

谭延闿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可以说谭延闿一生都在专攻颜楷,特别是颜楷《麻姑仙坛记》临习不少于二百遍,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体的大家。被誉“民国至今,学颜者无出其右”。

△谭延闿书法

其实,学颜真卿有成就的书法家,远不只有以上所列的几位,这只是分别在几个朝代当中比较突出而具有代表性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越往后的,颜书痕迹就越重,自己面貌的味儿就越轻。到了华世奎和谭延闿这儿,几乎成了山寨版的颜体了。

纵观这几小段书法史,这些学颜有成就的大书家,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和参考?是否临习颜体后期越成熟的作品出来的习气越重呢?其实也不一定。如潭延闿临习颜楷《麻姑帖》几成山寨版,但何绍基也有很长一段时期归习颜楷《麻姑帖》却成自家鲜明的风格。谭延闿和何绍基均以颜体为主,亦有遍临百家,最终形成风格却不同。究其原因,还是取法的问题。何绍基临帖非常勤,但他每临一种帖取法有所别,有的实临,有的意临,有的取其宽博,有的取其笔法,有的学其章法…均不一而同。何绍基一生以此法勤奋临帖,书风独特,其书法独领风骚于清代!

我们再往上看……清代刘墉书法的个人风格特别明显,所以能成为“清四家”之一,还有“浓墨宰相”的雅称!苏轼和蔡襄的书法,苏轼排在“宋四家”之首,而蔡襄则在“宋四家”之末位。柳公权学颜而出于颜,并且可被后人称为“颜筋柳骨”,这个称号不简单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