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诗的起源与发展

 杏坛归客 2020-05-14

晨  崧 

      诗最早是起源于民歌,远古时代没有诗,只有劳动人民的民歌!
据历史记载,最早的民歌是:

断竹续竹,
飞石逐肉。

      断竹一一是把竹子截断了,成为一根直棍。
      续竹一一是用绳子把竹子结上,做成一个弯弓。
      弓何用?弓箭是远古时代拉弓把石头子儿射出去打猎的。
这是民歌记录了远古时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劳动创造了民歌!我们讲劳动创造一切,这是真理。
      历史久了,民歌多了,就发展成为诗歌。有了许多艺术讲究又成了诗。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编了一部《诗经》,收集了诗歌三百零五篇,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第一部诗书。 
      我们大家都会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这是《诗经》中的第一首诗。 
      书中三百多首诗中,有四言的、五言的、六言的、七言的、杂言的,有多种句数不同,句式不同。
      由《诗经》发展,到战国时代,出现了《楚辞》。以楚国的屈原为代表写楚辞最多。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 .  国殤》《天问》《天对》等多部作品。 
      到了汉朝又发展了《汉赋》。同时出现了管理诗歌音乐的机构叫《乐府》。乐府本是管理音乐、乐曲、诗歌,由官家设立的管理机构,后来年久了人们就把一些诗歌、乐曲、舞曲的歌名、曲名、题名等都叫成《乐府》了。
      汉武帝年代修了一座柏梁台,在柏梁台上汉武帝大宴群臣时吟诗,又创造了诗歌的一种“柏梁体”。这种诗体即不限诗句,但必须句句押韵,几句,几十句,上百句都可以,但必须“一韵到底”。这种诗体与乐府都传承下来了。
      到了唐朝,从乐府诗歌体的发展又曾出现了地区性的《凉州词》、《塞下曲》、《竹枝词》等诗歌体。由于语言和诗歌艺术的深刻讲究,开始兴起了讲究字、词的五声吟唱,于是开始有了讲究平声、仄声、用韵的“格律诗”。初唐时期,写诗讲究格律还是个“时髦”,后来写的人越来越多,成了诗词文化的主体。
      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将此前没有格律讲究的诗歌,叫“古体诗”、“古风”;对讲究平仄、韵的格律诗,叫做“今体诗”或“近体诗”。
      这种分法,叫法,一直延续到当今。
      唐朝几百年,格律诗成为最主要、最 广泛、最盛行,最繁荣的诗歌文化主体!所以大唐时,《唐诗》十分繁华。
      唐朝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开始有了“词”的萌芽!出现了不少《词》的作品,发展到了宋代,写词的人多了起来,词和唐诗就同样的繁荣兴盛起来了。
      词,有词牌,有词谱,是唱的。你只要标出词牌,歌女就会唱。这时宋词又成了宋朝最发达,最兴盛的诗歌文化主体。也和唐诗一样,一直延续到当今。我们谈诗,首先就想到,叫出“唐诗宋词”。
      元朝,在唐诗,宋词的发展中又出现了“曲”。曲也是可以唱的,而且发达起来,也十分兴旺。元曲作品的艺术之美不亚于唐诗宋词,举一首马致远写的元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太美了!这首元曲太漂亮了,为人们所喜欢,而作者马致远也深受人们热爱,称他为“曲状元”。现在北京西山里,尚有马致远的故居,成为一处旅游景点。
      往后发展到明朝,元明杂剧十分兴盛普及。元明杂剧所用的词语,所唱的戏词儿,都是十分讲究声调声韵的。有的甚至讲究严谨的格律,所以元明时代的文化也十分发达。一直到清朝,延续到当今。
      清朝几百年,诗词也很繁荣。由于清朝有科举制度,就是你当官必须是经过科举考试,而考试的內容必须会写诗词,而所写的诗词又必须是合乎诗词格律。不合格律的作品视为“不及格”,不及格,就不能录取,你就考不中,那你就别想当官了! 所以清朝的诗词还是挺繁荣的。但是没有新的太大的发展,都是在唐诗,宋词,元曲的范畴内。
      现在可以看出了诗的起源和发展的轨迹!民歌~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剧,到当今,我们全部继承下来了。
      从中华民族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民国时期,直到现在我们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诗词文化发展出现新的空前的兴旺发达,兴盛繁荣。
      诗词文化,唐诗宋词,汉俳,新体诗,自由诗,新古风,还有什么打油诗,散文诗,朦珑诗,十二行诗,童子歌,民谣,三句半,娃娃诗……等等五花八门,多彩多样都出来了,真是数不胜数,百废具兴,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显示了社会民族文化的发达,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兴盛繁荣和国家的强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