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将功成万骨枯: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参合陂之战

 雪炎熊猫 2020-05-14

公元395年,年老持重的慕容垂架不住儿子慕容宝等人的撺掇,决意给年轻人拓跋珪一个教训。

是年五月,太子慕容宝为统帅,率领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等统步骑八万北伐,并以范阳王慕容德、陈留王慕容绍领一万八千人马为后继,大举进攻北魏的五原(内蒙古包头西)。

后燕上下皆信心满满,只等两军交战,拓跋小儿来降,唯有散骑常侍高湖力劝慕容垂不要出兵北魏:“魏与燕世代姻亲,其每发生天灾人祸,我大燕总是在关键时刻施予援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种种恩德,深如海洋。虽然出现过向他们索马不得而扣留了拓跋觚这样不愉快的事,但此事错在于我,岂能贸然兴兵讨伐呢!况且拓跋珪沉稳勇武,极富谋略,从小就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现在又兵强马壮,未可小视。皇太子固然富于春秋,但临敌经验少,好胜心又强,现在把进攻魏的指挥大权完全交给他,难免有轻敌之心,万一战争的结果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既损伤了太子威望,又坏了大燕国事,请陛下再考虑考虑。”

就事论事,高湖这番话确实句句在理,太子爷慕容宝如今三十有余,却从未参加过征伐之事,而且为人轻浮,这攻取北魏如此大事,实在不应让他来担当统帅。

可是,如若站在慕容垂的角度,他也是无奈,自己年已古稀,身缠重病,出征实属不宜。而太子此人无甚威望,没有统兵打仗的经验,但这此就是锻炼的机会,自己坐镇京师也能给他意见,倘若此去能立下不世之功,既能锻炼太子,而且将来即位必是无人不服。否则,自己两眼一闭走了,他一无寸土之功,二无统帅众人之能,谈何治国!而且,此次北去,慕容宝又不是一个人,慕容农与慕容德久经沙场,也算当世名将,加上数万精兵,就算不是大胜,小胜数场当容易的很。基于此,慕容垂没有考虑高湖的建议。

拓跋珪一直命人关注后燕,如今得知其大军出动,当时就慌了,知道若是硬接,怕是要出事。平心而论,北魏经过数年的发展,实力确实很强,但要跟慕容垂经营很久的后燕相比,还是差点,这也是慕容垂肯大军北上的主要原因。北魏长史张兖献计道:“燕人这回怕是被滑台和长子的两场胜利冲昏了脑袋,这次倾国而出,竭国而来,有轻我之意,既然如此,那我们就以弱视之,以羸形以骄之 ,大事必成!”

拓跋珪立刻采纳了这条计谋,然后命众人拾掇拾掇,把财产跟牲口等全部带上,从都城盛乐撤退,西渡黄河,躲避到黄河以西一千多里以外的地方。

慕容宝大军沿路而来,一路上竟然没有遇到丝毫抵抗,北魏君臣早已跑到不知道啥地方的地方去了,后燕大军见自己声威之大,不免骄气日盛。

等到了五原,又毫无压力的收降了北魏其他部落的居民三万多户,收割杂粮一百多万斛,修筑黑城。

兵强马壮,粮食充实,更修城为基,骄傲而又势大的后燕人,把大军开进到黄河边,打造船只,准备渡河。

到了八月,正是弓劲马肥之际,拓跋珪整顿骑兵准备与后燕决战,同时派人向后秦姚兴请援。

某日,慕容宝命人强行渡河,结果突起大风,飞沙走石。

好一场邪风!

拓跋珪

后燕的大船都用绳索,铁锚等牢牢地拴在岸边,结果这风竟然把铁锚吹开,只见数十艘渡船摇摇晃晃,仿佛自动瞄准一般驶向了北魏的船坞。

燕人合力拉绳,可是人力如何胜天,许多士兵被倒拽落水,好不狼狈;魏人齐声高呼,只当是天助我也,登高望远,磕着瓜子看热闹。

大风一停,两方检查损失,结果魏军发现船上有三百余燕人,是杀还是放,拓跋珪思量许久,就给了他们一艘船,把他们放了。这三百人倒是如拓跋珪所料,回去之后,大肆宣扬拓跋珪的仁义,分化了不少人的斗志,而 其主帅慕容宝也在犹豫,大军尚未行动,便遇此怪事,渡河强攻到底要不要呢?

不等他思考好,拓跋珪把十几人(此处我也不知道多少人,当应该多不了)拖到岸边,慕容宝一看傻眼了:这些竟然全是自己派去向中山报信的使者!

中山是后燕都城,当初,慕容宝出发时,慕容垂已经病倒,过了五原之后,拓跋珪就命人把从中山来的要道全部封锁,等后燕的送信人路过,就把他们一个个全部抓住。慕容宝等了几个月都没有得到慕容垂的生活起居情况,拓跋珪却把俘虏的后燕信差带到河边。这让慕容宝如何不惊讶!

这些信使在对岸大呼:“若父已死,何不早归!

若父已死,何不早归!这八个字如晴天霹雳,炸在慕容宝的头上,也炸在了所有后燕士兵的头上,慕容垂对于他们是何等意义!是亡国后复国的最大功臣,霎那间,全军上下斗志全无,归心似箭。这也宣告了后燕的失败。

燕军军中有一术士靳安,专门负责占卜算卦,他向慕容宝说:“天时不利,我军若战,必大败;若撤退,则可免去这场大难。”

慕容宝此时虽然害怕,但大军还在,若是一仗不打,一矢不发而撤,实在不成样子,便摇了摇头,靳安不由大悲,出营逢人就说:“吾辈皆当弃尸草野,不得归矣!”

此时慕容宝拒不撤军,不过后燕军虽然士无斗志,但所幸北魏也因船少无法渡河进攻,两军相持积旬,然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那句“若父已死,何不早归!”后燕军中某些人开始考虑这个国家的前途,毕竟这个时候国主既死,而继承人却远离都城,都城乱没乱谁也不知道。赵王慕容麟手下慕舆嵩等人认为慕容垂既然死了,就想在军中拥奉慕容麟为后燕国主。

还好慕容宝不傻,及时发现,干脆利落地把慕舆嵩等人的阴谋扼杀,但与大军统帅之一的慕容麟已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嫌隙。

燕军内部互相猜疑,将士们无心恋战,国主既死这诸多原因,是个傻子都意识到,这仗没法打了,慕容宝决定撤军。

十月二十五日,慕容宝只好下令焚烧战船,趁夜拔营,撤军回国。

数个月打造的千艘战舰付之一炬,大火扶摇直上九重天!不知这位后燕未来国主,有没有为此留下眼泪,有没有想过这次出征浪费了多少国力。

时值冬天,但黄河依旧奔腾不息,不见一丝结冰迹象,慕容宝认为魏军凭借手中那几艘船是不可能渡河追击的,就没有派出侦察断后之军。

如其所料,拓跋珪也知后燕撤军了,也确实被黄河所阻,看着远去的慕容宝,拓跋珪也只能望洋兴叹,呜呼哀哉了。

然而上个月的那场怪风已经预示了后燕的失败。

自慕容宝撤军后八天,气温骤然下降,黄河迅速冻结,拓跋珪大喜过望,得此良机,亲选两万精骑,弃辎重,轻兵踏着河冰,火速追击燕军。

反观慕容宝,他率大军走了整整十一天,这期间他一直迷失在这次谈不上战败的大败之中,沮丧此次毫无作为的出征,数万将士受他影响,走得也是拖拖拉拉,全然没有逃命的态度,说吃了败仗,但三军齐整,若是打了胜仗,却一片哀嚎。

到了十一月初九这天,大军走到了阳高县南面不远的参合陂(大致为现在的内蒙古丰镇市地界),距离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不足一百里,但大军却不愿再走了。

参合陂是一个小型的内陆湖,东面是蟠羊山,有河水自山中灌水入湖,时值隆冬,河水已经结冰。

突然一阵恶风袭来,从地面上卷起尘土凝聚成一道黑气,宛如大堤,自后军而来,一直飞到全军上空,如同黑云压城一般,压在众人头顶,军中有和尚曰支昙猛者大喊一声坏了!火急火燎的跑到慕容宝面前:“风气暴迅,魏兵将至之候,宜遣兵御之。

慕容宝哈哈一笑,“此地去魏军远矣,不会的。”

昙猛再三请求,那个因部下叛乱而遭慕容宝仇视的慕容麟为讨其欢心,洗雪自己清白之身,大声呵责道:“以殿下神武,师徒之盛,足以横行沙漠,索虏何敢远来!而昙猛妄言惊众,当斩以徇!

昙猛闻言,放声大哭:“天王苻坚以百万之师,却败于淮南,便是恃众轻敌、不信天道故也!”

素来持重的慕容德闻言,内心突然一紧,连忙劝慕容宝。

慕容宝不得已,就让慕容麟率三万人居军后以备非常之事,可这慕容麟以和尚狂妄,居然纵骑游猎,丝毫不去设备,慕容宝也派了一些骑兵去刺探北魏军况,然而上行下效,这些骑兵走了十余里,就找地方睡觉去了。

天气实在太冷,还下着大雪,慕容宝命人于陂东,扎营在蟠羊山南面的河旁。位置选得不错,依山傍水,还能靠坡躲避风雪,大家伙儿也在为找了这么好地方欢呼,连忙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这天夜里,拓跋珪所率二万精锐已经到达参合陂西面。得知燕军正在蟠羊山下宿营,不由大喜。命诸将罗落东西,为犄角之势,人衔枚,马勒口,悄然潜行,连夜登山。

次日天亮,燕军士兵,还在半梦半醒之际,只见魏人犹如神兵天降,东西两面合围而来,众人胆寒,四处奔逃,终于有了点逃跑的态度,可惜为时已晚!

“(拓跋)珪纵兵击之,燕兵走赴水,人马相腾,蹑压溺死者以万数。略阳公遵以兵邀其前,燕兵四五万人,一时放仗敛手就禽,其遗迸去者不过数千人,太子宝等皆单骑仅免。杀燕右仆陈留悼王绍,生禽鲁阳王倭奴、桂林王道成、济阴公尹国等文武将吏数千人,兵甲粮货以巨万计。”

淹死的,自相践踏而死的,冻死的,被杀死的,遭俘虏的,数万大军,竟然只有千人逃的性命。

五万俘虏,拓跋珪挑了有用之人,本欲放回,让其回归故乡,以此招怀中原士民。

但有位中部大人曰王建者却说:“燕国强盛,人口众多,此次倾国而来,我幸而大捷,不如悉杀之,消灭其有生力量,空虚其国,以后攻取他们就容易了。况且,既已抓获了贼寇又把他们放掉,合情理吗?”

拓跋珪闻言,将五万战俘尽数坑杀。

慕容宝仅以身免,逃回中山的太子阿宝,将参合陂之战引为一生之耻,向老爹慕容垂请求再次进攻北魏。可是后燕此战精锐尽丧,虽然慕容垂并未如传言一般病死,可再组织一场像样的进攻,对后燕而言谈何容易!

慕容垂强撑病体,站起身来,把地图细细看来,然后决心再来一次进攻!

这仗对于新遭惨败的后燕而言,还能打么?

能!必须能!因为还有慕容垂,他十三岁投身行伍,自执掌兵权以来,行军打仗,未尝一败,堪称战神,更有救国复国之举,桓温,谢安,王猛,这些昔日最强的人才,他也统统与之周旋过,天下英豪,他怕过谁!

公元396年三月二十六,慕容垂强支病体,亲统全军,再次出兵北魏。

这一年,他已经七十一岁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