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老兵的人生选择

 志来职去 2020-05-14

外公是个老兵,而且应该算是个资深老兵了,他的简历极其单一,就是当了半辈子兵和半辈子农民。

他很早就参军了,在抗日战争年代,他几乎从不回家,估计也不敢吧,那会外婆带着我舅和我妈四处躲避日军的追捕,到处漂泊,据她自己回忆,有一次被日军给抓了,绑起来准备审完枪毙,因当时抓的人太多,外婆竟然找机会挣脱一头扎进了河里,日本人往河里放了几枪就没顾她了,她也因此躲过了一劫。后来每当她说起这事时,总是很得意的样子说自己的水性好,从不提起当时的凶险,也许,对她而言,这只是普通的一件小事罢了。如此艰辛的岁月也改变了外婆的性格,她变得有些暴躁,好在外公在退伍后能一直包容她,今天我也明白了一点,外婆才是那场战争的受害者。

一九四五年,日本人被赶走了,外公也就自然投入了解放战争,主要参加过解放淮南的战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这期间他从没回过家。

终于,他四九年之后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而这是他参加的最后一场战争。

在某一天的早上,他回到了家中,距离上一次回乡已经过了十年,当他再一次出现时,家里几乎当他是个陌生人了,而我妈则根本不记得他了,还好,家还在,一切都从头过来吧,于是,外公开始了他的新生活,当个农民。

在后来的生活中,他几乎从不提及过去的当兵时光,他把那几十个奖章放在箱底之后就再也没拿出来过,只到后来拿出来逗孙子才派上用场,我还拿了几个到处嘚瑟过叻。

当个农民,可不简单,至少外公是失败者,家里总是很穷的那种,成了远近闻名的穷户,虽然外婆多有抱怨,但他总是默默承受了这一切。也许在他的世界里,这算不得了什么吧。

外公并没有显赫的战功,也没有突出的能力,即便这样,他退伍时仍然有政策安排的,但他都拒绝了,对此邻居们也多有表示遗憾的,但他也总是笑笑,说一声累了,邻居们也都说他傻,而我也是多年之后才从我的角度稍稍理解了“累”的含义,就是真累了,十数年的在死人堆里爬进爬出,普通人并不能忍受吧,而这些死人有很多都是战友,他决然选择返乡肯定跟这个有很大关系吧,他从没对别人说过这事。外公晚年时身体很差,身上的枪伤太多,每到阴天,极其痛苦。

当然,外公也是有小幸福的,一双儿女平安长大(他回家时我妈都十几岁了),成家立业,他一共有两个孙子、两个孙女和两个外孙。一大家子,齐乐融融,这也许就是千千万广大普通中国人的小幸福吧,对于他而言,这或许就是他当兵的意义吧,保家卫国。我想,这也就一名普通老兵的人生选择吧。

因其当兵出身,也认些字,外公被推选为生产队长,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个不小的“官”,但他良好的军事作风给他招惹了很大麻烦,真正做到了家里“怨”,他人烦,于是似,不久他的“仕途”又终结了。

我是这个家族中最小的那个,当我能懂事记事时,他已经去世了,如今我跟他联系就是过年过节去他的坟头看看他。听我妈说,在我小的时候,外公曾经偷着把我和我哥带到他们家,或许我小时候还是挺招人疼的吧,也或许他在尽力弥补他早年当兵时错过了对儿女的抚养吧。

作为孙子辈,我并不能理解他太多,对于他人生中当兵的那段时期发生了什么,知之甚少,很多只能靠想象吧。而对于为什么拒绝国家的工作安排而选择返乡,家里人并没怪他,也没有因为受穷而怨他,反倒是为此自豪了放多。

外公有一共有四个兄弟,有一个智力缺陷,其余三个均参军了,其中一个战死,而我外公是活下来的二个中的一个,另一个活下来,今天仍然在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