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费鱼塘如何看水质,选钓位?

 范雍祈求上天 2020-05-14


近年来随着竿坑垂钓市场的需求,郑州附近新开的竿坑逐年增加。有些竿坑塘主为了控制出鱼量,其调塘的手段不断翻新,使水体有害物质含量增加,溶氧量下降,蓝、绿藻大量发生,塘水环境恶化,从而达到使鱼闭口、偏口的目的。


钓鱼看水,只有气候(天时)、水质、钓位(地利)、钓饵、钓技(人和)三者达到和谐的统一,才能打造鱼儿进食的餐桌,缺一不可。下面就水质的查看、钓位的选择分述如下。 


水质


1.水质的肥瘦与水颜色的关系。一般竿坑正常的水质颜色应为草绿色和茶褐色。池水呈黄绿色或油绿色表明水质较肥(能见度小于50厘米);池水清澈见底,呈灰蓝色或泥浆色,表明水质较瘦(能见度大于50厘米);池水呈黑色、铁锈色、深绿色、灰白色则表明水质严重污染(出竿要慎重)。

2.水的气味。正常竿坑的水有鱼腥味,不正常的池水发出异臭味(如臭腥味、臭鸡蛋味等)。

3.臭泥底。臭底泥形成:它是由残饵和鱼类粪便等有机颗粒物沉入水底及死亡的生物体遗骸发酵分解后与池底泥沙等物混合而成。臭底泥对水质的影响有两点,一是增加耗氧量。底泥中包含有多种有机物质,当其产生化学分解,加上池水中耗氧生物的呼吸作用,就会大大增加底泥耗氧量,是造成底层缺氧,鱼不下底的主要原因。二是产生有毒物质。在底泥的有机物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氨、甲烷、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底层环境的恶劣,也是造成鱼不下底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外出垂钓时对三年以上不清臭泥底的老塘出竿要慎重。

4.酸碱度。池水中的PH值过高或过低,对鱼类生长均不利。鱼儿生长最适宜PH为7.5〜8.5。PH值过低(酸性水),致使鱼类血液中的PH值相应下降,减低载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鱼活动能力减弱,新陈代谢强度降低,减少摄食量也可引起鱼鳃组织凝血性坏死,黏液增多,腹部充血发炎。池水中PH值过高(碱性水)时,会直接影响到鱼类血液的PH值,发生碱中毒,影响血液缓冲系统平衡,且对鳃皮肤及黏液有腐蚀作用,致使鱼体分泌大量黏液,影响呼吸(钓出的鱼眼、唇发红)。水质偏酸、偏碱都会造成鱼儿的偏口(可到化工门市部,2元买一本PH试纸,可以测几十次)。

5.溶解氧。溶解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水中溶解氧量的多寡对鱼儿摄食均有很大影响。据资料表明: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鱼儿摄食正常,当溶氧量降为4毫克/升时鱼儿摄食量下降13%,而当溶氧量下降到2毫克/升时其摄食量下降54%,再下降到1毫克/升以下时鱼类停止吃食。一般竿坑水质较肥,溶解氧量偏低。所以出钓应选择连续的晴天,4级以下的风天,下风头等。

6.水位。竿坑水位1〜1.5米为好,少于1米的水位,鱼的警觉度较高,诱鱼效果差。有的塘主看到出鱼多时便放水或排水,使鱼受到惊吓(鱼对气压、水压特别敏感),造成鱼儿不咬钩的现象。


钓位


一般竿坑都有几个出鱼较好的钓位,选好钓位,是垂钓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若选到好的钓位,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相反,假如没有选到好的钓位,即使你的垂钓技艺高超,诱饵、钓饵也好,也可能一无所获。有经验的钓手平时注意观察、询问,把平时掌握的天气、气压、气温、水温、风力、风向、水质、溶解氧等有关知识,运用于垂钓现场,进行综合分析,探求钓什么鱼选什么钓位的最佳方案。去年春季我在东区有个塘出钓时选择了一个钓位,抽了十几竿面食,鱼开始进窝,半天连续上鲫、鲤四十多尾。事后分析其原因:一是垂钓季节好,春暖花开连续的晴天,气压、气温、水温、溶解氧正常,适合鱼儿的进餐环境;二是钓位卡得好,钓位在鱼塘中间的深浅结合部(避开了臭泥底),正是鱼儿觅食的通道。但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有时选在认为出鱼好的钓位却钓不到鱼,反而溜边、钓角、钓下风头、撵泡却能收获颇丰;有的时候也遇到过没有人能看上眼的钓位,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丰收。两方面的实践说明,选择钓位,必须依据季节、天气、地貌、时间等具体条件而定。

1.根据季节变化选择钓位。郑州地处中原,一年四季分明。渔谚有“春钓滩,夏钓潭,秋钓阴,冬钓阳”;又有“三月三,鲤鱼上河滩”之说。这说明了季节变化对钓位选择的重要性,所以它一直是垂钓者选择钓位遵循的基本原则。

2.根据时间变化选择钓位。“一日三迁,早晚钓边”。这就是说,在一天之内,各种鱼儿都有自己的活动规律和范围,有一定的觅食和栖息的地点、线路。选择钓位时,必须熟悉各种鱼的生活习性,有效地卡住鱼道,才能有所斩获。

3.根据地形地貌选择钓位。渔谚有:“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和“春钓草”之说(春天鱼儿要产卵甩子繁衍后代,浅水区水草处正是鱼儿的天然产房,看到有水草的地方水面上清下浑,时时有鱼泡冒出,此处下钩必有收获,上钩的都是公鱼,甩子期间母鱼闭口)。在水草丛生、麦子拔节的时节,到浅滩处(水深50厘米以上)垂钓必有鱼获,是垂钓的黄金季节。但现在的老塘由于水污染,几乎水草绝迹(生长在水下的一种草)。其他的钓位如“长钓腰,方钓角”等。但关键的是要学会找净底(因为竿坑大部分是臭泥底),避开臭泥底。若不知道好的钓位在哪里就要寻找,向鱼塘主或钓友询问鱼塘的地貌和深浅,垂钓前要看塘中什么地方有鱼星,根据塘的深浅来确定钓位,即深中找浅避开臭泥底钓实底(抛竿挂饵看看在钓位的1米左右有无小深坑),或是鱼塘深浅的结合部。钓位不出鱼可考虑钓边、钓角,撵泡、钓下风头。总之要善于应变,不能因循守旧。

4.根据放鱼的地点选择钓位。一般根据放鱼后鱼儿游动范围小的特点,把钓位选在放鱼口的左右和对岸偏左的地方钓生口鱼,也不失为是明智的选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