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太极推手的发展历程

 昵称46744090 2020-05-17
传统太极推手是在太极拳套路练习具有一定水平的基础上,两人搭手,遵循沾粘连随的要求,互相缠绕,并运用“*%捋挤按*+扌列肘靠”八种方法,“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运转自如”,凭借自身皮肤神经末梢感知对方发劲大小、速度快慢与动作方向,选用合理的技击方法,使对方失去重心,被我扑出。传统太极推手注重体会懂劲的变化,不顶不抗,以切磋交流技艺为主要目的。现代太极推手竞技运动,是在传统太极推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按照竞赛规则的要求,根据沾粘连随的原则,运用“*%捋挤按*+扌列 肘靠”八种方法进行推手比赛。太极推手竞技运动,是一项较技、斗智、斗勇的对抗性项目,是运动员技击水平、身体素质和比赛经验综合能力的反映。
  1970年末,原国家体委为了发掘继承武术的技击属性,决定开展武术的对抗性运动,太极推手被列入其中。根据国家体委倡导的“积极稳妥”研究发展的方针,在上海、黑龙江等地进行了研究和实验。1979年,原国家体委武术处邀请了30多位太极拳名家,研究制定了第一部“太极推手竞赛暂行规则”,1979年至1980年,太极推手分别在南宁和太原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进行了表演。1981年在沈阳第三届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由试点单位进行了表演赛。1982年在北京又召开了太极推手规则研讨会,同年11月在北京举行了首届全国武术对抗项目(散手、太极推手)表演赛。自1982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全国太极推手比赛活动,到1989年已举办了17次全国性的比赛。从1989年起将太极推手竞赛与散手竞赛分开进行,使太极推手比赛的办法更趋合理。
  太极推手竞技运动,是一个新兴的武术竞技项目,最初规则中的场地要求为直径4米的圆形,后来逐步发展为6米直径的圆形,由定步推手改为活步推手,这样有利于技术的发挥。另外,在技术要求、得分规定和裁判方法等方面,也逐步改进提高。1990年4月,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在北京组织了由太极拳名家、教练员和运动员参加的规则研讨会,再次对比赛规则进行修改,增加了技术得分,从而突出了推手的技巧性 ,使太极推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1992年4月在山东,1993年9月在杭州,分别举行了两次各有70多人参加的全国太极推手观摩交流研讨会,是历届研讨会规模最大的两次。研讨会专门邀请了太极拳名家和推手水平较高的运动员,和有多年推手经验的教练员、老师以及对当今太极推手比赛有不同看法的同志,畅所欲言,提倡现场交流技艺,基本上解决了认识方面的问题,统一了思想,对比赛规则也提出了许多修改建议。在此基础上,于1994年6月由国家体育主管部门审定,正式出版了第一部《武术太极推手竞赛规则》,同年举办了太极推手裁判员训练班,学习贯彻新的规则,为今后的比赛培养了一批裁判骨干。
  1994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武术锦标赛(太极拳、剑、推手)”比赛中,首次增设了女子太极推手项目,参加人数也越来越多。1998年参加太极推手比赛的运动员即多达197人,超过了参加太极拳、剑比赛的人数,也是历来参加太极推手比赛人数最多的一年。
  经过二十多年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太极推手终于迈进了现代体育殿堂,这标志着太极推手竞技运动的发展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论文来源:《武当》 2001年第2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m./6/view-2944190.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