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所略知一二的成都街巷·牛王庙街(上)

 笛子8vxrvb7uaz 2020-05-18
行脚成都,带你看成都

牛王庙街即将再次变脸了,准确地说,是牛王庙上街的北侧街面,包括牛王庙后街在内的那一片即将变脸了。得知这个消息,我最近专门去“收脚印”,为的是与其进行最后的道别。

自打我有记忆起,牛王庙街就是一条宽宽的、但并不热闹的大街。此街东起宏济中路北口接一洞桥街,西止牛王庙巷南口连紫东正街,其间又以年丰巷为界分东西两段,东段是牛王庙下街,西段是牛王庙上街。但这是写在门牌上的,在口头上,人们常常省略上街下街,一般都“拉通”叫牛王庙。

说它是“宽宽的、但并不热闹的大街”,是因为此街的宽度与东大街相当,而东大街是人们公认的大街;可是又因为此街地处盐市口、牛市口两大闹市之间的城乡结合部,因而街面比较冷清,基本没有商业氛围,所以不热闹。
对于牛王庙街,我最先的记忆是年丰巷。年丰巷有个蔬菜批发市场,我小的时候,曾和我的阿娘来此赶菜市;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在我的工作经历中,其中大约有一年时间,每天都在牛王庙街来来往往,虽不敢说踏满了脚印,但起码是踏过了生疏。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牛王庙街,街两边是高高矮矮的铺板房,其中商家寥寥,绝大多数是居民住户。在我的印象中,如果从紫东正街进入牛王庙街,南侧街面起首是公厕,然后是牛王庙小学,过小学几间铺面,有一家糖果铺,之后一路民居,直到年丰巷东口有家干杂店;年丰巷西口是修车铺,门口经常停放着待修的三轮车、架架车。修车店的西邻是两家住户,接着是一环路口子,这里有一所面积不大的学校,是牛王庙小学的分部。后工商银行在修车铺和小学的位置修建了办公楼。


再看北侧街面:北侧街面起首是牛王庙巷,过牛王庙巷巷口,接着是居民住房,这段街面中部有个院子,院里是房管所,可是奇怪,这里明明是牛王庙街,但门口挂的牌子却是“芷泉街房管所”。我曾经两次来这里申请公租房,人家看了我带去的各种证明材料,二话没说就收了申请,但最终的结果,两次都是泥牛入海。出房管所,以下又是民居,直到一环路口,才由三个大开间的车库结束了本段街面,这里是消防三中队,大开间车库停放着时刻待命的救火车。

一环路与牛王庙街的交口,人们习惯上叫“牛王庙口子”,跨过口子即为牛王庙街的东段。东段的情况与西段相似,举目看去,基本上全是铺板民居,而且房况比西段差些。可是到了宏济路口子附近,情况有了变化,几家挨肩而立的店铺,使这一段人气突增,成了这条街道的“繁华段”,但是这里已经是本街的末尾了。


“繁华段”的店铺主要在南侧街面,其中包括一家日杂店、一家锅盔铺、一家茶铺、两家餐馆、一家糖果店和一家杂货铺,另外还有一家客栈。

与其他街道的店铺相比,这几家店铺没什么不同,不同的唯有那家客栈:这家客栈不仅接待一般的旅客,更主要是接待畜力车车主和牲口。在上个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前期,成都有不少畜力车,尤其是城墙圈外,牛车马车很常见,牛王庙地处城乡结合部,来往成都东门方向(含人寿、简阳、金堂等地)的畜力车,不少就选择这里为歇脚点,所以往往到了傍晚,这里就停放着牛车马车,就有咀嚼着草料的牛马和骡子,由是人们把这家客栈叫做“骡马店”。

回想起来,不仅牛王庙街不热闹,与其相连的一洞桥街和紫东正街也不热闹,一洞桥街有成都茶厂,紫东正街有新上海食品厂,可是把这三条街都算上,也只有宏济路口子相对热闹一些。我估计,这与骡马店有一定的关系,要是没有这个骡马店,这一段大概同样冷清。


写到这里,既然提到了一洞桥街,顺便也提一下与之相连的全心巷。全心巷是一洞桥街北侧的一条支巷,解放前环境卫生状况极差,人称“臭巷”。但是经过1952年的爱国卫生运动,该巷居民在一洞桥派出所的宣传、帮助下,男女老少一起动手,把原来脏乱差臭的巷子改变为一条整洁卫生巷子,并且此后一直保持下来,因而被评为全国卫生模范街巷,上北京参加了中央“爱委会”的表彰大会,获授由最高领导人题字的锦旗一面。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进行爱国卫生运动教育,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这个先进典型,还组织我们去全心巷参观,记得当时我们所到之处,不管那一家,确实干干净净,让人口服心服。这条曾经为成都市争过光的小巷,现在记得它的人不多了,不知那面锦旗是否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