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风苏庄村

 锦溪苑 2020-05-19


采风苏庄村

刘庆庆





   苏庄和南村镇很多村庄一样因煤而富,据官方统计,2014年人均收入超过了9千元。村头的牌坊高大气派,不比旧时京城的差……





前日,二游娲皇宫出来时间还早,于是往南村镇的苏庄村采风。车在晋普山上行驶,满目皆苍郁,古泽州四大名胜风景之一的“松林积雪 ”就在此山中,据说那时松树成林,岩石发白,远望宛如常年积雪而得名。奇的是松树是平顶,故有“开元寺的钟,松林寺的松之说。今天古树是看不到了,新植的油松稀松平常,那“平顶松”只当是美丽的传说吧。

山的那边也算是群峦叠嶂,高岭低岗中有一座村庄,就是我们要去的苏庄村。这里属于山区,土坡石头厚,没有什么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活。但苏庄和南村镇很多村庄一样因煤而富,据官方统计,2014年人均收入超过了9千元。村头的牌坊高大气派,不比旧时京城的差。进村后,雅致豪华的村委会大院门却上锁。村民新居一处处,一排排,都也排场,圪岭上到处是,唯独见不着人,甚至鸡犬。旧村在圪窝里,老房错落有致,檐角参差,有种古香古色的美。遗憾的是不少房屋的顶、墙已然坍塌。

当然,也遇到了几个人,准确的说是找到三个人,一位大嫂在新房包扁食,一位大嫂在老房吃瓜卜溜,一个汉子在老院做生活,他们年过六旬,看来均是独自生活。那位叫小变的就说,就我一人,我多包几个,你就在这吃。他们对我的造访都表示出欢迎的姿态,说的说,带的带,让我对这个村有了个浮皮蹭痒的了解。

圪称院门前有一颗粗壮的杨树让我开眼,它又直又高,以前没见过。原来,这个村到处是高大的杨树,村里的坐地户就姓杨,至于其它闫、郭等各姓都是后迁来的。苏庄有姓苏的吗?没有。但是这里有个故事。

说不清什么年代,有一户姓徐的在南河湾的圪洼里盖了两间小屋住下来,虽然这里山明水秀河长流,但女主人秀女的身体不是很好,吃得饱穿得暖,就是面黄肌瘦。秀女就常翻山越岭到晋普山的灵岩寺里烧香。灵岩寺就是后来的松林寺,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是座三进院的大庙。其中后院建有大雄宝殿,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及文殊、普贤、十八金刚、千手观音等。在佛像后有一深井,都说深井水为无根圣水,只有孝敬父母,品德高尚,且衣冠整洁,举止得体的贤惠女子才能喝到,而能喝到 圣水者便格外受到上苍宠爱,自然百病消弭秀女闻讯后不顾山高路远去取水喝,但多次无果。当她听说取水秘籍后,就开始修身养性,注重仪表了。一次她在一块像牛角一样弯曲的地里看到一头牛在一个小水塘饮水,那牛皮毛格外光亮华润。秀女也在那塘水边梳洗妆扮一番。这样几次,人变的溜光水滑,姿容靓丽了。之后去寺庙上的深井中她如愿取到“无根圣水”。由于牛饮水的地形像一只牛角,秀女就叫它牛角地。在以后的一段时间,秀女养成了到池塘梳妆的习惯,梳妆罢就到寺庙烧香求水。水到病除,身体渐渐恢复的健康,去地做生活,来来往往成了一把手,小日子过的滋滋润润,红红火火。家大业大了,两间小屋当然就不行了,于是开始筹划建新房。晋城人自古就是有钱就修房盖屋,讲究舒适加气派。这时,秀女说话了,这个地方是个小洼洼,发展不开,咱们在“牛角地”的上边建新房,那个地方前面是南河,旁边是东山,抱河靠山是个好地方,同时紧挨着牛角池塘,是个我梳妆的好地方。过去人讲风水吉利,于是全家都同意,就把一院新房建在了牛角地的梳妆池塘旁。时间长了,人口多了,小村庄渐渐形成了,叫个什么村名好呢?过去在小圪洼大家都叫它徐庄凹,现在是梳妆池塘旁的大户人家,为了感恩建庄人的一段奇缘,新的村庄就叫梳庄吧,这样就有了梳庄这个名字。后来日久年长,书写人为了方便,就把“梳”字写成了容易写的“苏”字。慢慢约定俗成,苏庄成为村名,并一直延续叫到今天,只有外人按一般想法,以为是姓苏的人建的苏庄呢。当然,这和晋普山几千亩平顶松一样,就是个美丽的传说吧。不过,那牛角地今天还真的存在,只不过那泓秀女曾经梳妆的塘水不符存在了。

塘水为何不存在了?还是因为煤矿。晋普山上有松林庙,下埋藏着兰花炭,煤矿采煤,炮声隆隆,造成山塌地陷,水就往地下深处流。苏庄村原在南河担水吃,村里的老井是个深深的窑谷筒,井口上粗下细,绞水十分危险。苏庄村没有什么特色产品,能带动致富的能人不多,于是有了迁移的想法和行动。

如今的苏庄村,在镇边的原家村买了块土地,建成了一个叫“水墨福居”的住宅小区,虽然村里的新房很多很好,街巷统统硬化了,也有自来水,但没学校,就业不方便,村民也就选择分期分批地搬走了,村里寂静的很。

村里的旧房老宅还是在一个圪窝里,它们因地势占地而建,布局随意,样式各异。过街楼阁依旧,只是宅院大门纷纷落锁,檐脊于风雨中飘摇。豪宅不多,过去富人最多是个地主,靠种地吃饭,大不了家有雇汉、满女,副业就是赶车送煤。规模最为宏阔的是“新院”,大门上的额头为书有“业耕读”三字,业是斑驳不堪。

村头临河大庙很是壮观,一进数院,山门走马板上书“玉帝公”,木做倾斜,然字迹仍遒劲挺拔,威严依在。庭院传来绵羊的“咩咩”叫声,原来成了养殖场,但这也是唯一的一点生气了吧。

最为五味杂陈的庙前影壁,该建筑高数米,长一二十米,中芯原为不同书法的“福”字砖雕,被称为“百福影壁”,可惜数年前被文物贩子盗挖走。残留的基座还有精美的兽首以及花纹。

这个村原来户口就不很多,2014年统计是288人,所以搬迁很容易,虽然现在村里还有几个人,过年可能就销户了。对了,原来今天计划去放马坪村的,就是听说他们已经整体搬迁走,老村无人而没有去成才来到苏庄的。

晋庙铺的劳改犯真不简单,挖煤挖的山崩地裂,让好几个村的守法村民不得安生,纷纷背井离乡,另找生路。嘻嘻,说句笑话耳。

2020年518日于锦溪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