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中华文明会在河南附近崛起?背后有这样一条规律

 昵称散步收藏 2020-05-19

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原本是从非洲“移民”而来,这个过程用了漫长的3万年。

大约在6万年前,一群直立人开始走出非洲,向世界其他地方迁徙。其中的一支,在大约3万年前,从珠江流域和云南进入到中国的疆域内。之后他们迅速向北继续迁徙,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遍布整个华夏大地。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就是他们中的一支。虽然都生活在周口店,但等到山顶洞人生活的时期,早先居住在这里的北京猿人已经灭绝,他们之间其实没什么关系。

为什么中华文明会在河南附近崛起?背后有这样一条规律智人迁徙路线

这就颠覆了历史课本里“北京猿人、蓝田人、元谋人是我们中国人的远古祖先”的认知。事实上,北京猿人和我们智人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说是两个物种也不为过。

这个理论已经被分子人类学所证实,是近年来学界的共识。定居在神州大地后,这些来自非洲的先民后代们,在刀耕火种中开始了漫长的发展。大约6000-7000年前,他们已经发展出了遍布中华大地的各个文明中心,包括红山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以及三星堆文化等。

在这些文明中心中,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在“满天星斗”中逐渐脱颖而出,越来越强。直到公元前1750年左右,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修筑过都城的夏朝,横空出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河南郑州巩义双槐树遗址的“河洛古国”,是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河洛古国的发现,让这条考古证据链趋于完整。

为什么中华文明会在河南附近崛起?背后有这样一条规律河洛古国遗址

那么为什么满天星斗的各个古文化中心,会逐渐融入中原文明,而不是其他文明呢?

这首先是因为河南独特的地理位置。

现在我们仍然称河南为“中州”,这个“中”字,正好说明了河南的地理特征:它位于黄河流域的腹地。

中国西面和西南是高原、东边是浩瀚的太平洋、北边是不适宜农耕的草原和沙漠,黄河流域恰恰在这个封闭地区的中央地区,而河南又在这个区域的腹地。这个地区河流和黄土天然适合农耕,人类只需要用很简单的工具就可以大面积耕种,因此具备了文明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什么中华文明会在河南附近崛起?背后有这样一条规律北斗九星遗迹

从出土文物看,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文明并不比其他文化更先进。比如红山文化当时发展的水平就比黄河流域水平更高。但是河南的地理位置好,其他各处的文明想要交流,都必须经过这里,所以这一地区可以不断的接触,不断的学习外来的文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就提到一个观点:文明是在交流和碰撞中产生的,同时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的。

纵观地球上其他地区的文明发展之路,也大都符合这一观点。地球上五大洲,只有相互通连的欧亚大陆上产生了相对发达的文明,就是因为欧亚大陆的地理特点,文明彼此间可以较方便的通联。

为什么中华文明会在河南附近崛起?背后有这样一条规律早期文明分布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也是因为依靠地中海的连接,可以方便的发生联系,并且在相互影响和交流中发展壮大。中原也是一样,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让他在充分的交流中快速成长。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原地区没有天险,四面都是威胁,想要生存就必须自己变得强大。

虽然黄河流域非常适合农业文明的发展,黄土天然适用于农耕,但是中原文明并不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明。

比如两河流域的美索布达米亚文明,起源于公元前3500年、埃及文明起于公元前3000年、印度起于公元前2500年,都比中国早。但是中国文明拥有后发优势,很快就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这背后的远远动力,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离不开中国大地上各个文明之间的碰撞。

历史学者张宏杰先生曾经说过“人类的整个历史证明,一种文明能不能进步,往往取决于他能否从外界获得刺激”。这里所说的“刺激”,就代表着压力。落后的文明,往往被先进文明所取代,而这种取代,往往是血腥的,这同样是一条历史规律。

我们在殷墟甲骨文记载中和考古现场,能看到商人大量屠杀羌人战俘用来祭祀,数量庞大,可见文明进化过程中,随时会伴随着血腥。

为什么中华文明会在河南附近崛起?背后有这样一条规律殷墟发掘的用来祭祀的人类遗骸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就在河洛古国所处的时期,虽然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文明中心彼此相距较远,但是却用一种我们现代人不了解的方式进行着交流。这种“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贸易和战争都有可能。不过各个文明出土的文物中,大都能找到武器,很多明显不只是用来狩猎的,可见战争的比重不容小觑。

文明就是在优胜劣汰中,表现出趋同的态势。

玉器,一直是中华文明的特殊载体。从玉器的发展脉络上,也可以看到强势文化逐渐兼并其他文化的影子。在新石器中期各个文化中心的玉器,还各有特点,外形也不一样,然而越往后长得越像,到最后甚至完全一样。

比如出现在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的玉琮,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从甘肃到河北都出现了,而且和良渚文化中的一模一样。

为什么中华文明会在河南附近崛起?背后有这样一条规律玉琮

我们今天完全不能想象,祖先们在远古是怎样进行文明传播的,那是没有道路,文明之间相距很远,好像他们之间似乎不可能发生什么联系。但田野考古证明,文化的传播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差不多到了公元前4000年,文化传播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一个大的文化网,证明这些文化彼此已经密切联系。

在这张文化交流网中,河南正好处于地理中心位置,这让它一方面便于接收各处的文化,另一方面又受到各个文明的某种威胁或者是压力。优胜劣汰的进化规律,让这一地区的先民比其他地区的人,拥有更强大的动力。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祖先。

徐良高先生在谈到夏朝时就说过:“夏朝之所以在黄河中游地区兴起,一方面是因为他同各个周边文化的交往接触均便利,有利于吸收各个文化的优点与长处,另一方面就是它受到周边各文化的冲击,压力最大,挑战最严重,应战也就最有力,发展就最快,优势就确立了。直接导致了强有力的社会机构出现统一的国家下建立了夏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