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敏:半夏泻心汤】

 昊晟堂 2020-05-20

半夏泻心汤首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49条,原文指出:“伤寒五六日,偶尔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难以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10条对此方予以补充,谓:“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本方寒温并用、辛开苦降、补泻兼施,是治疗痞证的代表方。

药物组成

半夏半升,洗(12g),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9g),黄连一两(3g),大枣十二枚,擘(4枚),甘草三两,炙(9g)。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日三服。

制方原理

      本方原治小柴胡汤因误下而成的痞证。邪在少阳,应予和解,如误用下药,徒伤中阳,寒从中生,外邪乘虚内陷,以致寒热互结而成痞证。心下即指胃脘,痞指气机塞滞,满而不痛,按之濡软。因寒热互结,脾胃失和,胃气不降则呕吐,脾气不升则下利。本证病机以中虚为基础,寒热互结,气机结滞,升降失常。治宜补其不足,调其寒热,开其结滞,复其升降。

     方中半夏苦辛温燥,善能散结消痞,和胃降逆,为君药。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助半夏温胃消痞以和阴;黄连、黄芩苦寒清降,清泻里热以和阳,均为臣药。人参、大枣、甘草,健脾益气,补虚和中,兼生津液,既可防芩、连之苦寒伤阳,又防夏、姜之辛热伤阴,共为佐药。甘草又能调和诸药,兼为使药。七味相合,使寒热得除,气机得畅,升降复常,痞、呕、利等症自愈。

     本方配伍特点: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合用以复其升降,补泻兼施以调其虚实。

附方

1、生姜泻心汤:

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6g),加生姜四两(12g)。功效:和胃消痞,散结除水。主治:水热互结,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

2、甘草泻心汤:

即半夏泻心汤甘草用至四两(12g)。功效:益气和胃,消痞止呕。主治: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等症。

3、黄连汤:

即半夏泻心汤易桂枝,黄连加至四两而成。功效:平调寒热,和胃降逆。主治:胸中有热,胃中有寒。胸中烦闷,欲呕吐,腹中痛,或肠鸣泄泻,舌苔白滑,脉弦。

适用病证

1、以上腹部满闷不适、恶心为表现的疾病,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胃病、慢性胆囊炎等。

2、以腹泻为表现的疾病,如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醉酒呕吐或腹泻。

临床运用

1、消化系统疾病  半夏泻心汤在消化系统疾病应用十分广泛。除治疗口疮、胃痞之外,还用于胃痛、呃逆、呕吐、泄泻等病证,常见疾病如各种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糖尿病胃轻瘫等。临床应用该方,贵在变通。口疮者,合用左金丸;胆汁反流性胃炎,加厚朴、枳实;反流性食管炎,加旋覆花、代赭石;功能性消化不良,加蒲公英、苏叶;功能性腹胀,加黄芪、枳壳、柴胡;腹部胀痛者,加川芎、延胡索、苏梗、佛手以行气止痛;刺痛、剧痛者,加刺猬皮、九香虫、没药以活血止痛;冷痛者,加高良姜、肉桂、甘松以温中止痛;痰气中阻,酌加厚朴、佛手、大腹皮;脾胃湿热,去干姜,重用黄连,加薏苡仁、吴茱萸、黄柏;胃阴不足,加天花粉、生地、石斛;情志不舒、睡眠障碍者,加首乌藤、合欢皮、柴胡。

2、妇科疾病  半夏泻心汤可用于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不孕症、绝经前后诸证以及妇科癌症化疗后等多种妇科疾病,临床凡见寒热错杂、中焦气机失调之病证,均可酌情加减。如痛经寒热互结、虚实夹杂之证,选用半夏泻心汤合当归芍药散;人流后经血淋漓不尽,选用半夏泻心汤加艾叶炭、炒地榆、益母草;经前期综合征,选用半夏泻心汤合桃核承气汤加减;胎漏者,选用半夏泻心汤加仙鹤草、阿胶;妊娠恶阻证见寒热互结、冲气上逆者,选用半夏泻心汤加旋覆花、竹茹;围绝经期忧郁症者,选用半夏泻心汤合越鞠丸。

3、其他  慢性荨麻疹上有湿热蕴阻,下有虚寒者,可辨证选用半夏泻心汤。睡眠障碍,用半夏泻心汤加酸枣仁、夜交藤。痤疮,用半夏泻心汤人参易为丹参,加连翘、蒲公英。肾性水肿者,也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以斡旋全身气机、调节水液代谢;兼肾虚者,辨其阴阳可分别加用女贞子、枸杞、黄精,或巴戟天、淫羊藿、制附子等;兼表证者,可加用金银花、连翘、桂枝等;兼血瘀证者,可加用水蛭、川芎、红花等。

注意事项

① 食积和痰浊内结之痞满者,不宜使用本方。② 黄连用量不宜过大。③ 甘草多用可能导致泛酸、腹胀及浮肿等。

肾科验案







半夏泻心汤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患者,男性,62岁,2017年5月17日初诊。主诉:胃脘胀满嘈杂2年,加重伴腹痛1个月。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2年,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6个月。自诉未曾发生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腹膜透析出超好,肾功能稳定。但近期血红蛋白95g/L,血浆白蛋白28g/L。患者2年前曾出现上腹部满闷、嘈杂,伴纳呆,反复发作。1个月前患者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腹痛,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Grade B),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肠球炎。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和米曲菌胰酶片后症状无缓解。症见:胃脘部胀满,食后加重,进食时偶有恶心,脘中喜暖,心中嘈杂,急躁易怒,时有腹痛,肢体浮肿,四末欠温,少尿,大便为软便,舌质暗红,苔白腻中心黄,脉沉弱。中医诊断:痞满。辨证为脾肾两虚、寒热夹杂、升降失常导致的慢性胃肠功能失调。选方半夏泻心汤加减温补脾肾、调和阴阳。处方:法半夏12g,旋覆花10g,制附片、干姜、黄芩各9g,黄连3g,生姜3片,大枣5枚,7剂,每日1剂,水煎服。《金匮要略》记载附子粳米汤中半夏和附子能够同用,处方中加生姜减半夏、附片之毒。       

      5月24日二诊:治疗后胃脘痛好转,嘈杂感消失,无恶心,仍乏力,肢体浮肿,四末不温,舌脉同前,予上方去制附片、黄连,加麸炒白术、菟丝子各9g。14剂,服法同前。

      6月7日三诊:脘腹胀满消失,情绪好转,纳食尚可,自觉口干,大便不干,舌质黯,苔白,脉沉细,再加肉豆蔻、补骨脂各10g,服用8剂停药。此后患者间断复查,精神食欲良好,腹透情况良好,复查血浆白蛋白正常,血肌酐稳定在600~800umol/L。


参考文献:

1、杨宏丽.半夏泻心汤临床体会.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2):105-107.

2、伏沿蓉.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举隅.现代中医药.2017,37(3):69-70.

3、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6-7.

4、苏靖,弓丽华,陈蓉,等.经方半夏泻心汤加减在妇科疾病的应用概况.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0):187-188.

5、肖月园,王刚.临床治愈198例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证候、用方体会及远期疗效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15(6):340-344.

6、唐国娟,魏月,谢慧敏,等.张法荣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肾性水肿.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9):100-101.

7、宁少华,陈旭.李真教授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5):71-72.

8、张进珍,路枝红.半夏泻心汤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中国民间疗效.2019,27(3):95-9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