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瘦唐僧406】可贵的低潮

 老奶奶上楼看书 2020-05-21

(全文1460字,阅读需要两分钟)


文/宇宇

无论你是谁,生活中总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总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一些事情甚至会让自己受挫、难堪、萎靡,一段时间陷入低潮,挣扎于漩涡之中。就像被人强行把头按进水中,扑腾反击却又毫无用处,陷入孤立无援之境。

湖南人曾国藩在读书上没什么天赋,但是老曾家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却十分执着。

曾国藩他爹科举考了十六次,四十岁头发都白了才考了个秀才。或许是遗传,或许是运气,曾国藩比他老爸好一点,但也考了七次,而且第六次考试后,他的文章还被通报批评,说是文理不通。这对曾国藩打击极大,促使他愈发努力,终于在第七次考了个秀才。

中了秀才之后第二年,他又在长沙中了举人。1838年,曾国藩再次进京考进士,这一次,幸运女神继续依偎在她身边,他竟然中了进士。之后他又参加了选拔翰林的“朝考”,他的成绩排名非常靠后,只是三甲四十二名,可是当时朝考中三甲选中的很少,但是曾国藩发挥超常,后来拿到一等第三名,道光皇帝看了很喜欢,于是改为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

但走到这里,曾国藩似乎把前面的手气都用光了。进了翰林院,曾国藩有点飘,其实他当时不过是个七品官,对国家政事还没有发言权,但是由于年轻气盛加上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影响,认为自己只要登高一呼就能应者云集,然后大刀阔斧地推动一些根本性的改革,扫除一切陈污纳垢,成就人生理想。

然而残酷的现实给了他很大的打击,让他处处碰壁。这个愣头青一路反骨到底,不仅指出当时官场积弊,还直接陈书,指出咸丰皇帝三大问题,说咸丰是见小不见大,小事精明,大事糊涂。他批评皇帝有“琐碎之风”,“谨于小而反忽于大”,天天把精力用于挑大臣们礼仪疏漏之类的小毛病,苛于小节,疏于大计,对派往广西镇压起义的人员安排不当。还说咸丰“徒尚文饰,不求实际”。这还没完,他提出第三点,说咸丰刚愎自用,饰非拒谏,出尔反尔,自食其言。

这还得了!咸丰看了曾国藩的报告后,气得要跳起来。帝览奏大怒,摔诸地,立召军机大臣,欲罪之。当时,要不是因为碍于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因素,咸丰估计得把他剁了喂狗。当然,咸丰并没有把曾国藩怎么样,而是把他派到江西主持乡试,在去的路上,他得知母亲去世,曾国藩请假回家守孝三年。

低潮,长达三年多的低潮。

在这段时间里,曾国藩对自己以往的行为进行了彻底复盘和反思,他认识到自己行事过于方刚,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外强中干。他认识到,要想在短时间内以一己之力很难去改变整个官场的陈规陋习和低效率,在坚持自己原则的同时,也必须与大部分同僚、上下级之间建立相对和谐的关系,必须建立合作关系,才能有机会实现个人抱负。

他还感受到自己和别人的能力差距,于是发下宏愿要学做圣人,第一步就是写日记。每天记录自己如何进行内心抗争,如何戒掉好色的毛病,如何戒烟等等。既然要学做圣人,那就是每一天每一分钟都展开对自己本性的追杀,且毫不留情。

用高度自律换来高度自由。

经过彻底反思、自我沉淀、修正调整,当曾国藩再度出现在单位时,他像变了一个人。从一个满是棱角利刺的人,变得圆润变通,周到谦和,变得对同僚关爱有加,遇事也不在一味直言不讳,将儒道溶糅的老练,神鬼莫测的神态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其后来在人生路上如鱼得水。

人生漫漫,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经历一些低潮,在面对这些或大或小的低潮时,惟有静下心来,从我出发,刀刃向内,不断自我剖析和挖掘,调整和改正自己,通过自我革命,通过自我建设,通过压迫式成长,从而建立起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行程保持稳定可期的能量输出,只有这样,当我们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才能心不慌、脚不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