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典型的藏品有:青铜器、墓葬壁画、历代陶俑、铜镜、货币、陶瓷器、金银玉器等。陕西历史博物馆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第三单元《东方帝国》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展出的这件青铜龙,龙体中空,形体巨大,极具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这是战国秦的遗物,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史书上记载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铸以为钟鐻”的大型乐器架的底座。 青铜龙 秦陵出土的青铜剑,最长的95厘米,最短的也有81厘米。战国时期其他各国的剑一般都在50~70厘米。长剑易折断,铜器易腐蚀,而秦陵出土的青铜剑和其他兵刃历时2200多年依旧锋利无比,光亮如新。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掌握先进的铸造工艺。 青铜剑 两诏铜椭量体呈椭圆形,高7.3厘米、口长20.8厘米、口宽12.5厘米、柄长5.7厘米。器外壁的左右两侧,分别刻有两组相同的秦始皇诏文,器底刻有秦二世诏文。此器不但是秦王朝统一度量衡的实物见证,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度量衡制度的珍贵资料。1982年出土于陕西省礼泉县药王洞乡南晏村。 两诏铜椭量 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个大型殉葬俑坑群,由三个兵马俑坑组成,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坑群内有战车百余乘、陶马600余匹、各种武士俑接近7000件以及青铜兵器。这里展出了其中的几尊兵马俑,不知是真品还是复制品。 彩绘跪射俑--1999年9月于秦陵二号陪葬俑坑中发现了绿脸跪射俑,它是已发现的唯一的绿脸俑。俑的脸、颈部均为黄绿色,双耳为浅绿色,头发、发髻为赭石色,发带为朱红色,眉毛、胡须为黑色,眼睛黑白分明,表情自然而神气。绿脸的真正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绿脸跪射俑 ![]() 秦代的青铜鸿雁 ![]() 青铜鹅。与青铜鸿雁一样,这件青铜鹅也是出土于秦始皇陵园。 ![]() 石铠甲坑出土的札甲,由300~600片鱼鳞甲组成 看完东方帝国---秦,二楼的展厅就结束了,上三楼是第二展厅:大汉雄风---汉;和冲突融合---魏晋南北朝。 ![]() “汉并天下”瓦当 四神瓦当,四神亦称四灵,它们分别是东方之神青龙、西方之神白虎、南方之神朱雀、北方之神玄武(其形象为龟蛇合体)。 ![]() 青龙纹瓦当 ![]() ![]() ![]() ![]() 铸钱的模子,西汉时期的五铢钱。 金饼共出土三百多枚,直径为5.6厘米至6.5厘米,重量为250克至300克,总重约54.5公斤,纯度达95%,其表面有“黄、张、马、吉、贝”等姓氏戳记。 ![]() 金饼 ![]() 马蹄金与麟趾金 ![]() 彩绘雁鱼铜灯 皇后之玺--国宝级文物。玉玺印面为正方形,上雕一只螭(chī)虎形象做纽,四面刻有云纹,印面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书体流畅,刀法自然娴熟。此玉玺质地为新疆和田的羊脂玉,温润洁白、有着凝脂般的光泽,极具观赏性。因它的出土地点距汉高祖和皇后吕雉合葬墓东侧1000米,由此推测它很可能是吕后的印章。 ![]() ![]() 马踏匈奴--此件为复制品,原样在霍去病墓前。这件雕塑中,运用了寓意的手法,用一匹气宇轩昂、傲然屹立的战马来象征这位年轻的将军。它高大、雄健,以胜利者的姿态伫立着;而另一个象征匈奴的手持弓箭的武士则仰面朝天,被踏在脚下。 ![]() 金怪兽--这件黄金制成的怪兽,身体似羊、嘴似鹰、角似鹿、蝎形尾,四蹄立于花瓣形托座上。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怪兽的两只抵角是由两两身相连、背相对的16只小鸟组成的,而且蝎形的尾巴也是一只小鸟的样子。根据金怪兽底盘上的小孔,学者们推测可能是匈奴族首领帽上的冠饰。 ![]() ![]() 西汉时期彩绘陶兵马俑 ![]() 北魏时期骑马武士俑 ![]() 北魏时期的獬豸(xie zhi),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异兽,独角,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中奸。 ![]() 东晋时期的青瓷鸡首壶 安伽墓石榻--安伽墓位于西安市北郊未央区大明宫乡,2000年7月发掘。这是我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粟特贵族墓,也是迄今为止发掘的北周时期唯一的一座墓。墓主人生前担任“萨保”,萨保是北周政府任命的管理粟特来华贸易、定居人员,主持来华粟特人宗教祭祀活动的官员。 ![]() 安伽墓石榻 ![]() ![]() 北周时期的汉白玉释迦造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