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野有雅兰 2020-05-23

 1.4——《雅兰读论语·学而》第四则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导读】

还是务本修身的问题。

《易》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雅兰读经】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史记 弟子传》:“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於鲁。”

《四书集注》:尽己之谓忠;(交人)以实谓之信;受之于师谓传;熟之于己谓习。

学,所以穷理明道;习,始能通物致知。

“谋、交、传”三者,正《礼记·大学》“明明德于天下”务外之事;“忠、信、习”者,“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内重务本之事。君子内重务本,本立道生,故曾参于此三项入手。

为人谋贵在尽职尽责不辜负他人信任,与朋友交往贵在言而有信,日常教学中,最不负责任的行径,是为了维护所谓的师道尊严,说一些穿凿附会没经过历代先贤及自己实践验证无误的东西。

为人谋,与朋友交,师传授受是己之才学如何施展于天下之事。一个有教养的儒者进入社会实践,能否圆满完成世间职责,这是必然要经历的人生大考。能否出色完成此大考,能否成为一个真正有教养的儒家君子,就在于自己是否具备并践行孔门儒家思想体系所倡导的“忠、信、习”之理念。《易》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各位读者君要注意的是,《学而》后面的《公治长》篇,孔子对“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评以“再,斯可”不是对“三思”的否定,而是说,具备文子之品行的遇事 “再思”就可以了,若不具备季文子品行的,必须三思不可。两者还有一点不同的是,季文子之三思始于事前,此处曽子之三省属于每日事必后的自省检查,为的是惩前毖后不贰过。

《诗》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之谓也。

一个儒家学者能做到为人谋而忠、与朋友交而信、传而习就算是完成了《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之功课,“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一则就是“国治”了。那么,儒家学者的治国理念及方法又是什么呢?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白话一下】

孔门贤徒,著名的“宗圣”曾参曾经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第一,为人谋事是否尽职尽责,履行了自己的承诺?第二,在与朋友交往的时候,是否能够做到坦诚相待?第三,日常教学中,凡我所传授之事,是否都经过了实践验证?”————节选于《雅兰读经》系列之《论语·学而第四则》


传承经典 传播美与安宁 尽在雅兰在世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