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三伪简《芮良夫毖》简5、6之“莫之扶导,其犹不踬越”

 昆曲及文史小站 2020-05-23

清华三伪简《芮良夫毖》简5、6之“莫之扶导,其犹不踬越”

2013年上市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里的伪简《芮良夫毖》简5、6有段文字:“譬之若重,载以行崝险,莫之扶导,其犹不踬越”里的“踬越”二字,多年以来都一直未得索解。原整理者赵平安引李学勤《关于清华简中的“丁”字》的意见,将第二个字释为“丁”字,而释此二字为“邋(摄)丁(停)”,指『摄停』,所释奇异而未能解读者之惑。

2012在此清华三上市前,蔡伟已见此书,而写成〈读新见的出土文献资料札记二则〉,赞同原整理者的“邋”,而蔡伟进一步读为“搚停”,释如折断。而对于丁(停),疑“丁”可以读为“颠”。

2013年,丁若山:《读清华三悬想一则》,指出了:

『其实并非“邋”字。关于古文字中“巤”旁,……上部是正、倒两个人形(与“化”字无关),下部实是“鼎”旁的一种省变写法(右下尚有一曲笔稍稍泐损,但仍可辨出)。从字形上说,这个字显然应当释为从“辵”从“傎”声之字;考虑到正、倒两个人形正可会颠倒之义,所以也有可能这个字上部就是“真”的一种繁形………,当读为“颠”。』疑“丁”读为“覆”,是将“山”字颠倒过来的写法,是否也许就是“反复”之“覆”的初文。应该读为“覆”,“颠覆”是古书成语。

2013年,侯乃峰《清华简(三)所见“倒山形”之字构形臆说》文中提出原整理者的那个“丁”当是一个变体(改变“山”字的书写方向)表意字,应释为“阜”字,“山”与“阜”意义本来就密切相关,用“倒山形”来表示“阜”字之义亦为顺理成章之事将该字释为“阜”而读为“覆”。

2014年,裘锡圭的大弟子郭永秉〈释清华简中倒山形的「覆」字〉(《中国文字》新39期)释原整理者的“邋”字为“辵真(颠)”字,认为那个“丁”乃应读为“覆”,即如侯乃锋之说,把山颠倒过来写,于是可能是“覆”字的『初文』。

子居〈清华简《芮良夫毖》解析〉里认为『“邋”当读为“越”,“丁”当读为“颠”,“邋丁”即“颠越”。』

按,要解决这两个字,一定要细检查字形。

(一)所谓的“邋”字,很可惜的说,一如丁若山所说,还真不是“邋”的字形,而且,也不是他所说的『上部是正、倒两个人形(与“化”字无关),下部实是“鼎”旁的一种省变写法』。其实,上部是“质”字上部的两个“斤”字,下部则是“贝”形,也就是,除了具有部首“辵”外,另一字形即是“质”,也就是,此字是[辵质],也就是“踬”字,造伪者去掉“足”而改加“辵”偏旁而已。

(二)那个李学勤、原整理者赵平安所认为的“丁”字,或后来诸君,蔡伟、子居读“颠”,丁若山、侯乃峰、郭永秉读“覆”,但字形依据都不足。细查字形,再核对一下《说文》,原来此一造伪古文字者,他造的是依《说文》而把声符留下,发倒山形之怪字的声,而此一倒山形的怪字,原来是个“𠄌”字,而把原方向向右开改成倒山形。

这个“1340;”的本字是“戉”,《说文》说此字是『从戈,𠄌声』,而此造假古字者他就留下了声符“𠄌”,实乃“戉”字,但他要表达的是个“越”字,即先秦文献所讲的『陨越』、『无越厥命』的“越”字,表示坠、颠坠之义。

为什么说造伪古文者造的是“越”字里的“戉”里的那个“𠄌”呢。请检读“戉”的金文,甚至甲骨文如小屯南地甲骨T2629A的“戉”的左侧的那个向右开的山形,都其实是个斧钺的斧刀,也就是所谓的“𠄌”,在甲骨文及金文里就是斧钺的刀子的形状。造伪者联合了《说文》释解而用甲骨文及金文内析出了“𠄌”,把它倒山形地放下成字,以考考学界。

故可以将此一多年来无法得解的造伪古文字者所造两个怪字,破解出原来只是“踬越”二字而已。(刘有恒,2020,5,19于台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