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局部引经药 上肢——桑枝;桂枝;片姜黄。 下肢——牛膝;木瓜;防己。 三焦——黄芩(上焦);黄连(中焦);黄柏(下焦)。 眉骨——白芷。 眼——石决明;菊花。 鼻——细辛;辛夷;苍耳子。 咽喉——射干。 耳——苍耳子。 颈——桔梗。 项——葛根。 胸——瓜蒌。 常用六经引经药: 太阳经——羌活;防风。 少阳经——柴胡;川芎; 阳明经——升麻;葛根;白芷。 太阴经——苍术。 少阴经——独活。 厥阴经——细辛;川芎;青皮。 治高血压伴小腿肿胀益母草是良效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为治疗妇女经血不调、产后瘀滞腹痛之要药。 其子名茺蔚子,尤擅解郁平肝、活血祛风。 益母草治疗高血压伴小腿肿胀有良效。 苍栀丸 【处方】 苍术 香附各15克 山栀30克 半夏 川芎 白芷各6克 【制法】 上药研末,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 清热化湿,行气解郁。主湿热内郁,手心发热。 【用法用量】 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胃火炽盛,血热上壅,鼻血,连及齿牙而出血者,脉洪大,甚则面红目赤,烦扰不安 苍玉潜龙汤 【处方】 生地、龟版、石膏、石斛、花粉、丹皮、知母。 【功能主治】 胃火炽盛,血热上壅,鼻血,连及齿牙而出血者,脉洪大,甚则面红目赤,烦扰不安。 【摘录】 《内科概要》 阴虚阳亢,龙雷之火冲激胃经,齿缝出血,牙并不宣,多则血流盈盏,昼夜十余次,面红目赤,烦扰不安 苍玉潜龙汤 【处方】 生地4钱,龟版6钱,石膏3钱,龙齿3钱,石斛3钱,花粉2钱,丹皮1钱5分,羚羊角1钱5分,沙参4钱,白芍1钱5分,藕节3两,茅根5钱。 【功能主治】 阴虚阳亢,龙雷之火冲激胃经,齿缝出血,牙并不宣,多则血流盈盏,昼夜十余次,面红目赤,烦扰不安。 【用法用量】 同煎汤,代水饮。 【摘录】 《医醇剩义》卷二 黄褐斑 【组成】白及、白薇、桑叶、白术、仙茅、茯苓、淫羊藿各10g,白芷5g,鹿角片(先煎)30g,黄芪20g,炙甘草、红花各6g。 【加减】肝郁气滞加柴胡、陈皮、香附各10g;肝肾阴虚加生地黄、熟地黄各15g,山茱萸10g。 每天1剂,水煎400ml,分早晚2~4次服,共服4~6周。 【适应症】肝热肾虚、肝郁气滞、肾虚血瘀引起的黄褐斑。 【体会】黄褐斑又称肝斑、蝴蝶斑,是面部黑变病的一种,是发生在颜面部的色素沉着斑。临床可见其边界较清,形状不规则,对称分布于眼眶附近、额部、眉弓、鼻部、两颊、唇及口周处,无自觉症状和全身不适。本病病机为肝失条达,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灼伤阴血,血行不畅,致颜面气血不和;脾气虚弱,运化失健,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不能润泽于颜面。此外肾阳不足、肾精亏虚等也可致颜面部黄褐斑。笔者采用清肝益肾化斑汤治疗黄褐斑,疗效满意。方中白及入肝经,清热祛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白薇清热凉血、解毒疗疮;桑叶清肝明目、疏散风热;仙茅入肝肾经,能温肾阳、壮筋骨;淫羊藿入肝肾经,补肾壮阳、补气;鹿角片入肾经,兼肝经,功效为益肾、行血、消肿;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敛疮生肌;白术燥湿健脾;茯苓健脾、安神、镇静、利尿,增加免疫力;炙甘草滋阴补血;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白芷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消肿排脓、除湿通窍。全方药证相符,故收效显著。 【练武必备】熏洗不出血的损伤一次见效 【配方】:当归10克木鳖子10克乳香10克红花10克续断10克骨碎补10克血竭10克自然铜10克透骨草15克。 【用法】:用脸盆加半盆水,浸泡半小时,再煎开,倒入白酒1----2两,趁热熏洗半小时,每天两次。 【主治】:专治扭伤脚踝,手腕青肿淤血等不出血的损伤。 【疗效】:疗效特好,一次即可见效。 几个常用跌打秘方 来源:《江氏伤科学》 1、吊药方 属性:专治接骨入骱,打伤骨头止痛去伤。 赤芍(二钱) 麝香(五分) 乳香(二钱) 没药(二钱) 各研细末,临用糯米饭烧酒调涂。 2、七厘散 属性:专治跌打血迷心窍,人事不省。服之可行,用冷粥即止。 硼砂(八钱) 朱砂(四钱) 血竭(八钱) 土狗(六钱) 地鳖(八钱) 归尾(五钱) 红花(五钱) 苏 木(四 钱) 广皮(四钱)猴 骨(三钱) 以上共研细。 3、飞龙夺命丹 属性:专治跌打接骨,皆可服之。 当归(五钱) 赤芍(二钱) 三棱(四钱) 寸香(二钱) 土狗(三钱) 土鳖(八钱) 莪术(四钱) 青 皮(三 钱)乌药(三钱) 羌活(三钱) 杜 仲(二钱) 猴骨(二钱) 韭菜子(二钱) 古钱(四个,醋酒浸) 共研细末,重服三分,轻分半,再轻一分酒下。 4、地鳖紫金丹 属性:专治远近跌打内伤,面黄肌瘦,四肢无力,并腰痛皆服之。 青皮 黄芩 赤苓 乌药 红花 赤芍(各三钱) 血竭(八钱) 朱砂(二钱) 自然铜(八钱) 土 狗(三钱) 土鳖(三钱) 猴骨(三钱) 虎骨(八钱) 牛膝(三钱) 灵仙(三钱) 灵脂(五钱) 木香(二钱) 寸 香(三 钱) 广皮(三钱) 苏木(三钱) 远志(二钱) 归尾(五钱) 桂枝(三钱) 木通(三钱) 三棱(四钱) 莪术(四钱) 秦艽(三钱) 葛根(三钱) 蒲黄(四钱)研细末,重服三分,轻二分。 内消乳痈汤治乳痈初起 【组成】 橘叶20g,大瓜蒌1个(切碎),荆芥9g,连翘12g,浙贝母12g,甘草节100g,赤芍10g。 【用法】 水煎服,一般3~6剂。以水250ml,先浸半小时,再以文火煎半小时,倒出药液后加水适量,第二煎煎20分钟。将两煎合匀,趁热服一半,即卧床休息,根据气候冷暖调节衣服,以温覆取微汗为度。 【加减】 恶寒重者荆芥加至12g,发热重者加僵蚕10g。 【功效】 用于凡妇女不论产前、产后,乳房(一侧或两侧)忽然红肿,时而作痛,全身酸楚,恶寒发热,纳减心烦,便干,舌质红或舌尖红绛,苔薄白或微黄,脉来浮数或滑数者。 【治验】 陈某,女,27岁。1972年4月就诊。产后12天,过食辛辣肥甘,脾胃蕴热,复外受外寒,全身酸困乏力,恶寒发热,加之乳汁分泌不畅,婴儿啼饥,而心情郁闷,急躁易怒,致左侧乳房内侧忽然红肿作痛,纳呆食减,夜寐不安,舌尖红绛,苔薄黄,脉滑数。诊为乳痈初历,急以清解消散,随投以本方,5剂后热退肿消,诸恙得平。 【注意】 忌过食辛辣肥甘;经常洗涤乳头,保持清洁;不养成婴儿叼乳头入睡的习惯。[《路志正医林集腋》] 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阳亢,龙雷之火冲激胃经,血热上涌,齿缝出血,面红目赤,烦扰不安者 苍玉潜龙汤 【处方】 生地1.2克 龟版18克 石膏9克 龙齿6克 石斛9克 花粉6克 丹皮4.5克 羚羊角4.5克 沙参12克 白芍4.5克 【功能主治】 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阳亢,龙雷之火冲激胃经,血热上涌,齿缝出血,面红目赤,烦扰不安者。 【用法用量】 用藕90克,茅根15克,同煎汤代水,再煎诸药。 【摘录】 《医醇剩义》卷二 胃中有虫,吃生米 苍术丸 【处方】 苍术(米泔浸1日,为末)。 【制法】 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胃中有虫,吃生米。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失饥伤饱,肚痛不食 苍术丸 【处方】 苍术(炒)、橘红各等分(为末)。 【制法】 上药生姜汁打炒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失饥伤饱,肚痛不食。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米饮送下。 【摘录】 《医学纲目》卷二十二 治胃溃疡、慢性腹泻 治胃溃疡方 处方:炒白术、炒白芍、浙贝母、川楝 子各30克,制香附20克,炒枳壳15克, 炙甘草6克。上药共研细粉,每日服2 次,每次10克,温开水调送。 主治:胃溃疡疼痛泛酸者。曹继祖 治慢性腹泻方 处方:谷芽、麦芽各15克,赤芍、白 芍、茯苓各12克,藿香、苍术、白术、厚 朴、外=香、大腹皮、通草、炙甘草各9克。 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慢性腹泻脾虚寒湿型。龙进升 空腹喝花生油治胃溃疡 中老年朋友胃肠虚弱,容易诱发胃溃疡,空腹服用花生油对防治胃溃疡大有帮助。花生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41.2%,亚油酸 32.6%。研究证明,空腹服用花生油时不饱和脂肪酸在消化过程中,能够激发机体释放胰高血糖素、促胰激素、胆囊收缩素等。其中,胰高血糖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促胰激素及胆囊收缩素可刺激胃黏膜表面上皮细胞分泌黏液,并增强黏膜抗损伤能力,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而平时用花生油炒菜时,由于与食物混合,相互发生反应,达不到治胃溃疡的效果。 空腹喝花生油治胃溃疡的方法是,每日清晨冲服花生油2叫匙,半小时后始可饮食,连服一周即可见效。 (中医硕士 王君) 养血生化汤加味结合外洗治疗斑秃 人认为本方可以推广,曾在1999年4月在第二届世界中医药科技大会上荣获创新发明奘。(在悉尼召开) 斑秃民间属称\"鬼剃头\",中医称之为\"油风\"。本病大多与精神紧张、刺激、创伤等有关,起病突然,患部头发迅速成片脱落,呈圆型或无规则,头皮平滑光泽,严重者全部脱光。甚至眉毛,胡须、腋毛等亦脱光,有痒感或无任何自觉症状。本病因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心肾不交,血虚不能荣养肌肤,腠理不固,风邪乘虚而入。风盛血燥,发失所养而脱落。 王某,男,24岁,工人,居住桂林,1997年3月14日就诊。患者自诉一年前头皮时痒时不痒,一洗头每次至少有百佘根头发脱落,晚上睡觉经常梦多,睡不安,饮食较差,精神不振,加之1996年12月15日结婚,跑上跑下,身体较疲倦,在12月22日清晨起床,发现枕头周围全是头发,一摸头全是光溜溜,夫妻俩痛哭一场,曾多次求医效果欠佳,当时精神十分痛苦,查头皮光亮,眉毛脱落3/4,脉缓弱,舌苔薄白。此系肝肾不足,血虚脱落。治宜滋补肝肾,养血生发。余投以养血生化汤加味及外洗治疗。 内服方:代赭石30g,熟地15g、生地15g、鸡血藤15g、木瓜8g、何首乌15g、旱莲草15g、桑椹子15g等。水煎服每日早晚饭后各服一次,七剂。 外洗方:五倍子15g、生侧柏叶50g、生骨碎补50g、生姜20g等,煎水洗患处,每日洗二次。 二诊服完上药7剂,精神好转,睡眠安定,饮食己增,头部、眉毛脱落的地方己长出新毛,守上方再进20剂告愈。 按:代赭石具有养血祛风,推陈致新之功效,血虚能补之为君;以生地、熟地.桑椹子、旱莲草养血滋补肝肾,为方中之臣药:黄芪、川芎、当归具有益气补中,舒筋活络,养血润燥之为佐药;鸡血藤、木瓜散风活络为使药,使整方具有滋补肝肾,养血生发祛风的功效,加之外洗方有杀虫止痒,扩张毛细血管之功。内服外治,里应外合,药症相辅,而达到整体治疗的目的。 活血止痛散 活血止痛散的用法用量 组成:当归400g,三七80g,乳香(制)80g,冰片20g,土鳖虫200g,自然铜(煅)120g。 制法:上六味,除冰片外,其余当归等五味粉碎成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用法: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5g,一日2次。 活血止痛散的功效主治 功效: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活血止痛散的禁忌 孕妇禁用。 活血止痛散的不同处方一 《跌打损伤方》:活血止痛散 【药方名称】活血止痛散 【处方】当归8分,羌活8分,独活8分,荆芥8分,川芎8分,桃仁8分,木通3分,乌药3分,川断3分,陈皮3分,五加皮3分,红花3分,防风3分,苏木3分,乳香3分,没药3分,甘草3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每服3钱。 【摘录】《跌打损伤方》 活血止痛散的不同处方二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活血止痛散 【药方名称】活血止痛散 【处方】土鳖虫10两,当归20两,乳香(醋炙)4两,自然铜(煅,醋淬)6两,三七4两。 【制法】上为细末,每8两8钱细粉兑研冰片2钱。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5分,1日2次,温黄酒或温开水冲服。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活血止痛散的不同处方三 《古今医鉴》卷十六:活血止痛散 【药方名称】活血止痛散 【处方】乳香1两,没药1两,赤芍1两,白芷1两,川芎1两,当归2两,生地黄2两,牡丹皮2两,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打扑损伤,落马坠车,一切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温酒入童便调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 健脾燥湿,壮筋骨,明目。主风湿 苍术丸 【处方】 苍术1斤。 【制法】 米泔水浸,竹刀刮去皮,晒干为片,用童便、酒各浸半斤,过一宿,晒干为末。 【功能主治】 健脾燥湿,壮筋骨,明目。主风湿。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苍术散”。 【摘录】 《济阳纲目》卷四 干湿脚气,筋脉拘挛,疼痛不能行履 苍术丸 【处方】 乳香2钱,没药2钱(别研),川牛膝半两,青盐半两(研),熟艾4钱,川乌3钱,全蝎1钱(炒)。 【制法】 上除研药,为细末,入研药令匀。以木瓜一个,大者,切一头留作盖,去瓤,入上件药于木瓜内,将盖签定,安木瓜于黑豆中蒸令极烂,取出去皮,连药研成膏;却入生苍术末拌令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干湿脚气,筋脉拘挛,疼痛不能行履。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木瓜汤送下,或温盐酒亦得,日3次。 【注意】 忌血与蒜。 【临床应用】 脚气:乙巳年,罗安人病,发热自汗,心烦,身体骨立,足痛拘挛,不能屈伸,饮食不进,虽老医亦不能疗,召仆治之,六脉弦弱。仆曰:虽脉似劳,实非劳也。似脚气,而非正脚气。但当调脾生血,其热必退;然后攻足,则可望安。遍寻诸方,皆无对证之药,遂处四白散子与服,不半剂,热退能食。又处苍术丸继之,筋脉伸、足能行而愈。 【摘录】 《妇人良方》卷四 骨蒸,腹中痃癖妨痛,兼下痢,日夜数十行 苍术丸 【处方】 苍术1两半,诃黎勒皮1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木香1两,芍药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白龙骨1两,生姜(切,焙)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骨蒸,腹中痃癖妨痛,兼下痢,日夜数十行。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人参汤送下,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
|
来自: 随缘522 > 《5...秘方、偏方、验方\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