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本草之【红芪】图文

 湖南周慎 2020-05-24

【红芪

【历史沿革】

陶弘景最早曾在黄芪项下提及:“又有赤色者,可作膏贴,用消瘺肿,俗方多用,道家不须。”可见红芪的应用已有较长的历史。《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开始收载。

【别名】

纳洼善马、真盘子《四川高原阿坝中草药》,岩黄芪、黒芪《全国中草药汇编》。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 Hand. -Mazz.的干燥根。

【生态环境】

生于山地石质山坡和灌丛、林缘等。

【主要产地】

主产于甘肃南部岷县、宕昌、武都、西和、正宁、临潭,四川的松潘、南坪和茂汶等地,主销甘肃、广东、福建并有出口。目前野生品减少,一般为栽培品。

【采集方式】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

【炮制】

除去杂质,大小分开,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红棕色或黄棕色。切面皮部黄白色,形成层环浅棕色,木质部淡黄棕色,呈放射状纹理。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少有分枝,上端略粗,长1050cm,直径0.62cm。表面灰红棕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突起及少数支根痕,外皮易脱落,剥落处淡黄色。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形成层环浅棕色。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习用分级】

一等:干货。呈圆柱形、单条,斩去疙痞头或喇叭头,表面红褐色:断面外层白色,中间黄白色:质坚,粉足、味甜:上中部直径13cm以上,长33cm以上:无须根、虫蛀、霉变。

二等:干货。呈圆柱形、单条,斩去疙瘩头。表面红褐色。断面外层白色。质坚、粉足味甜。上中部直径1cm以上,长23cm以以上。无须尾、朵质、虫蛀、霉变。

三等:干货:呈圆柱形、单条,斩去疙痞头:表面红褐色。断面外层白色,中间黄白色质坚,粉足,味味甜甜,上中部直径07cm以上。长短不分,间有破短节子:无须尾、朵质虫蛀、霉变。

【性味与归经】

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含量测定】

水分   不得过10.0%(通则0832第二法)。

总灰分  不得过6.0% (通则2302)。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通则2201)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45%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5.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