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魔鬼撰写了艺术史,一定会有一个这样的开头—— 艺术的永恒或许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 最初人们因为需要崇拜,所以有了艺术,而艺术是人与兽的区分。当我们回看整个艺术史,就会发现各种惊喜。 - 1 - 这些惊喜被艺术家放大:联想非常丰富,讲述方式也是跳跃有趣的。 上帝是艺术家 艺术家写道:“先有世界,然后有艺术。先有宇宙、地球、微生物、植物、鱼类、哺乳动物、人类……然后有艺术家。”也就是说,我们先从艺术史的开头讲起。艺术史的开头在哪?必须是洞窟艺术! 洞窟艺术 目前已知最早的艺术品是在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在洞窟中摸索和创作的壁画,这是在南非一个十万年前的洞窟中发现的,还有著名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和拉斯科洞窟的公牛们。这个时期不光有动物,还有维纳斯——虽然长得有点不符合现代审美,但是,表现女神的传统已经开启了!这之后才有了《米诺斯的维纳斯》,才有了《纳菲尔提提像》,才有了《蒙娜丽莎》和毕加索笔下的缪斯们。 四女神 - 2 -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的艺术,往往和宗教信仰有关。 比如在古文明两河流域一带,苏美尔人的雕像总是有着硕大的眼睛——这可不是因为萌,而是苏美尔人觉得,“看”是与神祗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要用大眼睛表示敬畏。 苏美尔大眼睛人像 再比如古埃及,为什么造型的方式三千年不变,总是正面律,并且还如此重视金字塔和陵墓等墓葬形式,甚至书写供死者阅读的“死者之书”? 因为他们的宗教信奉灵魂不灭,人人都在以另外的方式永生。 “永生”的法老 - 3 - 那么,文艺是什么时候才真正地繁荣起来的呢?我们不得不把艺术之船驶入地中海地区,看看繁盛的古希腊文化。 驶向希腊文明 雅典孕育了著名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所说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的雕塑艺术,它们到现在还在为现世艺术家提供灵感。比如,一个和米开朗基罗同名的当代艺术家曾根据古希腊雕像的形式,创作了作品《维纳斯撕衣服》;而当代艺术市场的弄潮儿杰夫·昆斯,更是直接在其系列作品《凝视球》中挪用了经典的古希腊塑像。 古希腊雕塑 古希腊的建筑艺术也值得称道:人们到现在也没弄明白,米诺斯宫的红柱子为什么是上粗下细的,还那么结实;而帕特农神庙更是建筑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这里有建筑的经典柱式多立克柱式;这里有金碧辉煌的雅典娜和优雅高贵的三女神,而其经典的立面更是直接被古罗马的万神殿效仿。 雅典娜胜利女神像 - 4 - 可好景不长,“万恶”的中世纪,技艺的发展仿佛被抹去,艺术犹如回到了原点,相似已经不是中世纪人的重点了!就算是伟大如乔托,作品也不是写实的风格。 中世纪艺术有一种稚拙感 不过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上帝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给你开一扇窗”——中世纪建筑艺术的成就可不是盖的。阿尔罕布拉宫、比利时图尔奈教堂、巴黎圣母院、佛罗伦萨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 - 5 - 星光般璀璨的三杰 过完中世纪,艺术就否极泰来,全面开花了——因为,文艺复兴来了!我们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闪亮登场了。 《梦娜·丽莎》的幻影 谈到达芬奇,书中不仅细数了他的几幅经典名作,还描绘了作为全才的他对科学的各种探索;谈到米开朗基罗,他为西斯廷教堂画天顶画的人生经历不得不提,而他历时三四年完成的天顶画当初竟然是拉斐尔挖的坑;而谈到拉斐尔,则必须要提到那幅各路神仙济济一堂的名壁画《雅典学院》。 《雅典学院》局部 文艺复兴后期,充满动感与激情,甚至有点drama的巴洛克艺术来临了。在建筑界和雕塑界有贝尼尼,圣彼得大教堂的广场和《圣特蕾莎的狂喜》是其经典作品;在绘画界,我们有暗黑系的卡拉瓦乔,戳伤口、厮杀和砍头是他特别喜欢表现的内容。 贝尼尼的《受诅咒的灵魂》和卡拉瓦乔的《美杜莎》 - 6 - 之后的故事,就有些眼花缭乱了!因为艺术的流派越来越多,越来越目不暇接!比如,古典的热潮还没过去,新古典就已经来了!大卫将其政治热情,皆放入了新古典主义的绘画中;然后就是浪漫主义,热里科的《梅杜萨之伐》抒发了画家对不公平世界的满腔愤懑,德拉克罗瓦画下为自由而奋斗的《自由引导人民》;接着是现实主义,受左拉和福楼拜影响颇深的库尔贝坚决不再描绘天使,因为他说“他从来没有见到过”;然后是印象派,莫奈的一幅《日出·印象》拉开了光与影争奇斗艳的篇章。 大卫笔下的拿破仑 不可不说的还有后印象派——这脱胎于印象派,但更注重内心而并非表象世界的流派。其中,每个人都大名鼎鼎:梵高自不用说,见其画如见其怒放的生命;舍弃银行工作转行当画家的高更,他告诉了我们如何追随内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衣食无忧但醉心绘画的塞尚,不厌其烦地描绘着静物和身边的风景,终于成为了“现代绘画之父”。 莫奈、梵高、高更、塞尚 - 7 - 不知不觉,我们就到了20世纪,更激动人心的艺术变革正在孕育!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彻底推翻了之前的美学!艺术不再是美的,它还可以是奇形怪状的,艺术家获得了更多的表达自由。很多艺术家:马克·夏加尔、保罗·克利等,都开始运用更多的想象,而不是针对现实世界作画。而到了20世纪中叶,随着经济的发展,美国纽约成了艺术的新天堂。杰克逊·波洛克的滴溅画、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德·玛利亚的大地艺术,都让人目不暇接!而这些艺术形式,在如今的21世纪也依旧闪烁着光彩。 保罗·克利笔下的天使 正如你前面所看到的,这些内容都在《手绘艺术史》这本书里。但书有趣的部分并不只是内容和插图。本书的文字并不是工整的印刷体。是的!为了符合这本书整体的调性,书的文字内容是找中国的青年书法家手写的,书法家刘彭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亲笔写下了全部的正文内容——
|
|